达拉特旗公安局白泥井派出所:深耕“田间警务”筑防线 警民携手绘就春耕“平安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5:36 1

摘要:春耕时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公安局白泥井派出所结合辖区春耕生产特点,走进田间地头、农资商铺等地全面开启“田间警务”模式,将警务前移至春耕一线,织密春耕安全防护网,为农业生产注入平安动能。

春耕时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公安局白泥井派出所结合辖区春耕生产特点,走进田间地头、农资商铺等地全面开启“田间警务”模式,将警务前移至春耕一线,织密春耕安全防护网,为农业生产注入平安动能。

隐患排查农资打假 护好春耕“第一关”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既是春耕备耕关键期,也是销售和播种农资产品的集中期、高峰期。为进一步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筑牢春耕时节安全屏障,确保辖区治安与营商秩序稳定,白泥井派出所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主防”职能作用,结合辖区实际,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和专项检查工作。

派出所民警辅警对全镇农资经营店开展全覆盖检查,仔细查看店铺证照是否齐全,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是否合格、有无过期产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杜绝“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同时,耐心细致地向农资产品经营者讲解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经营者法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引导其诚信守法经营,从源头上保障农资安全,严防坑农害农事件。

村民李大姐看到忙碌的民警辅警们,感慨道:“每天能看到你们,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此外,派出所民警辅警采取步巡与车巡结合的方式,加大对田间地头、村主干道、农机具与农产品储存场所、空屋等重点区域的巡逻,进一步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降低发案率,确保乡村治安稳定,为群众守好春耕“第一关”。

田间地头话平安 安全宣传“零距离”

“春耕备耕作业忙,安全防范不能忘!”

“大娘你看,这种以政府耕种补贴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手法迷惑性强,咱们可要好好注意不要轻信……”

“来路不明的网址不要点,非正规的软件不要下载!”

“大爷,现在涉农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花样百出,大家一定要注意甄别。最近还有不少骗子冒充农资公司搞低价团购,收了钱就拉黑,您可别上当。”民警辅警利用群众劳作间隙,给老乡们科普反诈知识。

民警辅警们拿着反诈宣传页,一边发给围过来的农户,一边讲解:“还有那种打电话说您账户违法,要转账解冻的,都是骗人的。”一桩桩真实的案例,听得农户们直点头。在田间地头开设的“安全小课堂”,民警辅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讲解“春耕补贴”“农业项目投资”等诈骗套路,向农户们普及传授识别农资真伪、防火防盗、识毒禁毒等知识,巧借春耕之风广撒“平安种子”。

矛盾化解在源头 春耕纠纷“不出村”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两家怕是要耽误春耕了!”

春耕时节,也是地界划分、土地权属等涉农纠纷的高发期。这些看似琐碎的纠纷,实则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冲突。

不久前,辖区内的张大爷和王大爷就因耕地边界问题起了争执。这片耕地位于村子的边缘,是两人农田的交界之处,由于多年来边界标记逐渐模糊,加上今年春耕时双方都想多种一些地,矛盾便由此产生。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一度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周边的邻里见状,纷纷上前劝阻,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民警迅速到场,凭借着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第一时间联系了村里的网格员和熟悉这片土地的老一辈村民了解情况,在掌握证据后组织调解。民警摆事实、讲法律,邀请村里长辈做思想工作,经过数小时的耐心调解,张大爷和王大爷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态度逐渐缓和。他们在民警、网格员和村民们的见证下,重新确定了耕地边界,并握手言和。

“谢谢警察同志!地界定了,我多年的心病也治好了。” 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道。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只是白泥井派出所“一村一警”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通过这种模式,驻村民警与网格员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主动进农家门、走田间道、问农家事,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线索,从根源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避免矛盾升级。据统计,今年以来,白泥井派出所已成功化解涉农矛盾纠纷十余起,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警务室设在百姓田边,人民警察行走在群众身边……春日“田间警务”的开展,不仅是白泥井派出所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的具体行动,更是警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郝嘉懿)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