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院发育行为科,一位母亲带着9岁的儿子前来咨询。“只要老师给我发消息或是打电话,一定是关于儿子表现差的反馈,上课离开座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之类的。”
上课听讲困难,小动作不断,作业磨蹭到深夜......开学后,您是否正在为孩子的这些行为苦恼不堪?
被误解的A娃困境
在医院发育行为科,一位母亲带着9岁的儿子前来咨询。“只要老师给我发消息或是打电话,一定是关于儿子表现差的反馈,上课离开座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之类的。”
母亲满脸疲惫地说:“最让我担心的是,他几乎没有朋友。我们试过严厉管教,也试过耐心劝说,但好像都没有用。是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太失败?”
接待他们的是在儿童青少年发育行为领域深耕30多年的专家——陈虹主任,她在仔细听取了描述后温和地说:“这不是谁的失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经过全面评估后,男孩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陈虹主任解释说:“这不是孩子故意‘不听话’或‘懒散’,而是大脑功能发展上的差异。”
陈主任为男孩制定了综合干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家庭支持。一个疗程之后,男孩和母亲再次来到诊室复诊,这次男孩母亲的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
“孩子进步了,老师上周特意打电话表扬了他,说他现在能安静听课了,学习成绩也有一定提升!”男孩母亲高兴地和陈主任分享,而复诊报告中的各项数据也映证着了孩子进步明显。
陈虹主任指出:“很多A娃家长等到孩子问题严重时才寻求帮助。其实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越早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越能有效帮助孩子。”
A娃没耐心、冲动背后的4个真相
真相一:大脑执行功能发育滞后
ADHD儿童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通常比同龄人晚2-3年,这个区域相当于大脑的“指挥中心”,负责高级执行功能,包括:计划制定、组织协调、注意力控制和冲动抑制。
从神经发育角度看,不是因为他们不想遵守规则,而是大脑的冲动控制能力确实跟不上同龄人的水平。在日常表现中,这会导致孩子很难完成多步骤指令,做事缺乏条理,经常丢三落四。
真相二:神经递质失衡的多巴胺系统
研究发现,ADHD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功能存在显著异常。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奖励机制、动机产生和注意力调节。
多巴胺水平不足导致A娃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维持注意力,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很难坚持完成枯燥任务,但对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却能高度专注。
真相三:情绪调节机制的特殊性
A娃的情绪调节能力通常明显较弱,他们更容易感到挫败和愤怒,且需要更长时间来平复情绪。这不是简单的"脾气坏"问题,而是情绪自我调节的生理基础有所不同。
大脑中负责情绪管理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之间的连接存在异常,导致他们情绪反应更强烈,恢复更缓慢。在日常生活中,这表现为情绪爆发突然而强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就大哭大闹或大发雷霆。
真相四:同时有其他心理或行为问题(共患病)
多动症的常见治疗方式
资深专家陈虹主任强调:“ADHD需要综合干预,没有任何单一治疗方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多维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有效改善注意力和减少冲动行为。但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剂量。
许多家长对药物存在误解,事实上,恰当的药物干预能为其他治疗提供基础,让孩子首先能够"静得下来,听得进去"。
2. 行为干预
通过专业的行为训练,如注意力训练、冲动控制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帮助孩子学习适应社会的规则和技巧,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行为干预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形成一致的支持环境。
3.物理治疗
包括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等物理治疗方式,刺激大脑神经,从根源调理孩子多动情况。减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问题,无副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没有影响。
4.家庭支持
家长需要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避免过度批评或放任不管,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为孩子创造稳定、支持性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要与学校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状况,共同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作为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儿童发育行为与学习能力研究基地,对就诊儿童进行全面评估,分型分诊,采用医教家心理结合康复模式,多元化的治疗方案,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系统干预。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没耐心、冲动、记性差”等行为,且持续超过6个月,影响学习、社交,建议尽快带孩子到发育行为门诊评估。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发育行为门诊将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共病情况及家庭环境,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同时为家长提供持续的育儿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孩子的康复过程。
来源:育儿澎湖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