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小娃娃,长大后竟靠着普通话闯出了一番天地。
铁饭碗和难得一遇的机会都摆在眼前,你会挑哪个呢?
在这二选一的抉择中,有个人提出了新的方案:
成年人不纠结。鱼和熊掌,统统收入囊中。
这个不按规则出牌的家伙,叫潘涛。
他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咋就蹦出这么一句话来呢?
他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光在那儿装牛皮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全藏在潘涛说的那口普通话里。
潘涛在1971年诞生于北京。
谁能想到,那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小娃娃,长大后竟靠着普通话闯出了一番天地。
潘涛六岁那会儿,跟着爸妈一块儿回到了故乡四川成都。
说来也怪,不晓得是北京那边的语言习惯带过来的,还是其它啥因素作怪。
比起同龄人那般普通话,潘涛的发音倒是格外地正儿八经。
按理说这本该只是潘涛的一项本领,可老天倒是顺势帮他打开了扇门。
潘涛收到了邀请,去参加《西安事变》这部话剧的演出。
虽说扮演的角色不过是个“小萝卜头”,潘涛倒是挺看重这次机会的。
他跟着四川人艺的老前辈们学艺。
他从不因为年龄小就懈怠,这一点让人艺的老一辈们对他格外喜欢。
经常一边逗弄这个小孩儿,一边传授他几手真功夫。
那会儿,小潘涛年纪轻轻,根本没觉得演出累人。
反倒成天盼着能登台亮相。
他就这么盼着,演了足足180多场呢。
高中一毕业,潘涛就没再接着演话剧了。
并非他被淘汰了,而是人艺给了他一个别样的机会。
他成了广播电视台《中学生的世界》的主持人。
潘涛第一次当主持,心里多少有点儿紧张。
幸亏人艺的老前辈们都在给他打气,帮他一遍遍调试。
就这么一点点捣鼓,他总算能稳稳当当地主持这个节目了。
这回主持的感受,让潘涛觉得特别“带劲”。
那会儿,他手捧麦克风,盯着摄像机,心里咯噔一下,决定了:主持这活儿,干一辈子!
说干就干,大学一毕业,他就返程回成都了。
小时候演过话剧,身边还有几个资深前辈给点拨。
所以到了1990年,潘涛顺利进了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干活。
这就是潘涛一毕业就拿下的头一份正经差事。
照理说,刚毕业的学生都会有点不习惯,可没想到,他干得格外出色。
潘涛刚在电台干没多久,就拿下了人生头一个含金量超高的奖——金话筒奖。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在四川广播电台干上一辈子。
他真没料到,老天又给了他一次挑选的机会。
在拿到金话筒奖一年后的某天,潘涛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上海东方卫视找他问,愿不愿意去上海工作。
这机会杠杠的,毕竟上海热闹得很,谁都看得见。
可要是真丢开成都这个安逸的窝,远离那些前辈们,潘涛还能有之前那股子劲头吗?
答案是能。
他一离开成都直奔上海,就立马决定得闯出点名堂来。
上海东方卫视把他当作重点主持来栽培。
不仅给他安排了收视率挺不错的新闻部,后来还让他主持了《每日财经》和《投资上海》这些节目。
一开始还忐忑着潘涛能不能应付得来。
没想到,这位来自四川的主持人竟然没让上海东方卫视掉链子。
他那普通话特别地道,主持的时候也特别稳,马上就赢得了各个年龄层观众的青睐。
眼看着事业风生水起,另一个麻烦也跟着来了。
他年纪不小了,身边却没几个懂他心思的人。
照理说,潘涛身形颜值都挺在线,事业也正当红。
这条件摆着呢,找个伴儿也不算难的。
话说回来,潘涛天天围着工作和家转,根本没啥机会跟姑娘们打照面。
眼看这状况,他那帮亲戚朋友都急得不行。
有几位热心的哥们给他牵线搭桥,介绍了一个姑娘。
潘涛开始是不太想去,可被朋友们一说,才挤出空儿去见了姑娘一回。
这事儿不瞅不知道,一瞅吓一跳。
朋友介绍的姑娘比潘涛小整整十岁,长相那叫一个美丽。
两人聊着聊着,女孩自己说,她是个舞蹈演员,如今也在文艺单位上班。
听女孩子那落落大方的介绍,潘涛立马对她产生了好感。
后来两人又碰了几面,每次见面,潘涛都觉得这姑娘有点特别。
俩人志向相投,业余活动也差不多,聊起天来话题竟然特别投胃口。
所以没大多久,潘涛就跟这姑娘谈起了恋爱。
接下去还顺风顺水地结了婚,成了家。
眼看着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事业稳步发展,人生大事也都安顿妥当了。
潘涛本想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谁知道,麻烦接踵而至。
他爸他妈老催着要抱孙子,翻来覆去说潘涛结婚都算晚的,不能再拖了。
听着爸妈一直催,他潘涛真有点儿难办。
他清楚媳妇儿跟他一个样,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事业上。
可要是不生娃,爸妈那边可就不好交代了。
听到这消息,老婆决定先让一步,暂时不工作,专心准备要孩子。
2004年,他们迎来了孩子的诞生。
潘涛和他老婆都倍儿开心。
他爹妈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专程跑上海来帮忙带孩子。
看到一家子团结一致都把重心放在孩子上,潘涛下定决心:
非得给家里人谋个更滋润的日子不可。
或许是潘涛的决心感动了上天。2015年,他迎来了主持事业上最大的肯定:
北京央视的老前辈主动邀他一起共事。
央视可都是主持人们梦寐以求的舞台,价值那可真不用多说。
面对这份邀请,潘涛心里还是有点踌躇。
这可不是因为工资啥的难题,主要是潘涛年纪也不小了,背后还得顾着一个家。
好不容易在上海站稳脚跟,要是贸然跑北京,万一后头不顺怎么办?
人老了,哪还有多少机会能重新来过呀?
想着这些事儿,潘涛就是没能快点做决定。
可你说央视,那吸引力真不是盖的。
你看潘涛,那小子梦里都念着央视呢。
家里人都明白,要是错过这次机遇,潘涛肯定会遗憾终身。
2016年,全家冒冒失失地跑到了北京。
最初潘涛只是个实习生,上下班的条件那真是相当辛苦。
他没轻言放弃,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活儿干好。
潘涛心里想着:既然来了,就得拼尽全力,撑不住再说呗。
可能是好心态发挥了作用,一年后他顺利转正了。
潘涛一家人都说终于扛过来了,可让人更开心的事还等着呢。
潘涛连续主持了好几档节目,到了2020年,观众们就亲切地称他为“国脸”潘老师,喜爱得不得了。
看见潘涛在《新闻联播》主持,妻子忍不住感叹:他真的实现了。
本来还以为潘涛会一直主持下去呢。
偏偏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快退休的时候,他竟然干出了件让人咋舌的事。
五月份的时候,外面都在说潘涛打算考研。
因为那会儿潘涛还在央视当主持,没出来公开说啥。
所以啊,大家都当这消息没啥真凭实据,也没太在意。
谁能料到,9月15号,潘涛竟然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了。
见到五十来岁左右的潘涛居然考研成功,网友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惊。
一般人眼里,五十出头能有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家里和和美美,这就算相当不错了。
那潘涛干嘛还偏偏往火坑里跳,非得去考研深造呢?
原因很简单,他就是想甩开套路,按着自个儿的节奏过日子。
从上海一路到北京,从四川电台转战央视,从安稳的铁饭碗到如今成了新生菜鸟。
潘涛的每一步都让人琢磨不透。
他每走一步,都踩得牢牢的,满满都是劲儿。
看到学霸01机器人跟潘涛对话合影,忽然就懂了为什么他有底气说出那句:
成年人不光得做选择,他啥都想要。
敢于突破自我极限的人,永远不只安于一隅。
衷心希望潘涛越来越棒!
来源:娱乐时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