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新iPhone开售日,果粉总是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去排队、抢购、开箱,仿佛手里多了一张进入“高端人类俱乐部”的门票。可今年的iPhone17ProMax刚一上手,不少用户的蜜月期直接被打破了——铝合金机身太软,轻轻一磕就掉漆凹陷。社交平台上一度掀起“掉漆
一、首发日的“蜜月期”,被掉漆打破
每年的新iPhone开售日,果粉总是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去排队、抢购、开箱,仿佛手里多了一张进入“高端人类俱乐部”的门票。可今年的iPhone17ProMax刚一上手,不少用户的蜜月期直接被打破了——铝合金机身太软,轻轻一磕就掉漆凹陷。社交平台上一度掀起“掉漆大赏”,新机开箱秒变二手机,瞬间让果粉从喜悦掉进焦虑。
二、国外博主的“暴力美学”登场
为了验证这次苹果的品控是否真的翻车,国外知名数码博主干脆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暴力测试。刀子、锤子一应俱全,场面一度比装修工地还刺激。网友们看直播时心情复杂:既想劝“别啊别啊”,又忍不住想知道这台万元新机究竟能撑几下。
三、开箱第一眼:橙色机身翻车,屏幕惊艳
开箱时,橙色版本的后盖被吐槽最多——色差明显,甚至有种“塑料感+油漆感”的廉价错觉。对比之下,屏幕却依旧保持苹果水准,窄边框+细腻质感,拿在手里那份“面子工程”还是在的。简单来说:脸能打,身子骨却先软了。
四、刀刮测试:中框秒留疤,背板稳如老狗
博主首先拿出小刀在铝合金中框上轻轻一划,结果金属毫不犹豫地留下划痕,油漆还掉了一层,仿佛在提醒大家:“我就是脆皮”。但令人意外的是,超瓷晶玻璃背板却丝毫无损。进一步加大力度,镜框油漆剥落,背板依然岿然不动。这反差简直像“钢铁侠穿了塑料裤衩”。
五、锤子初试:中框先跪,玻璃依旧倔强
博主手起锤落,第一次自由砸击落在屏幕和背板,结果令人意外:屏幕、背板居然毫发无伤,只是中框出现凹陷。看来苹果在玻璃上下了功夫,而铝合金机身却像是偷工减料的“短板”。
六、加码重击:玻璃开裂,屏幕掉链子
当博主加大力度直砸背板时,玻璃终于出现裂缝,但并未碎裂成渣,依旧保持整体性。而屏幕则在几次猛砸后“掉链子”:部分黑屏、白屏,只剩小区域能正常显示。虽然手机还能“苟延残喘”,但基本已经失去实用价值。
七、最终形态:彻底报废,惨不忍睹
经过几轮猛砸,镜头彻底碎裂、背板粉碎、零部件裸露,铝合金机身遍布凹痕,整个iPhone17ProMax惨不忍睹。那画面,让人怀疑博主其实兼职拆迁队。
八、实验结论:屏幕背板硬,中框拉胯
暴力测试得出的结论非常清晰:
屏幕和背板:耐刮抗摔,超瓷晶玻璃名副其实。
铝合金机身:偏软脆弱,掉漆严重。
一句话总结就是:苹果把“看得见的面子”做到了极致,却把“摸得着的里子”放弃了。
九、果粉的两极反应:骂归骂,买照买
面对这样的品控表现,果粉群体出现了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吐槽苹果“工艺倒退”,觉得万元手机掉漆掉得比小玩具还快。
另一部分人则安慰自己:“反正套壳党不怕”、“手机本来就是消耗品”。
有意思的是,销量依旧火爆,苹果依旧赚得盆满钵满。果粉嘴上骂,身体却很诚实。
十、我的看法:玻璃进化了,但苹果在“玩火”
其实,这次测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苹果的取舍:它在玻璃和显示上不断突破,却在机身材质上选择了“成本友好型”方案。长远看,苹果可能会用掉漆换取轻量化和成本控制,但这条路能走多久,还得看消费者的耐心。
毕竟,大家花一万块买的,不只是一个功能机,更是“身份象征”。如果外壳一磕就掉漆,再硬的玻璃也难以挽回那份失落感。
iPhone17ProMax首销首日就翻车吐槽,国外博主的暴力实测更是让“果粉看傻了”。它依旧强大,却不再完美。苹果这次的取舍,既像是赌勇气,也像是试底线。未来的iPhone18,会不会在“里子”和“面子”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小璇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