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续两年亏损后,罗欣药业(002793.SZ)原本寄望于2024年能够扭转颓势,然而结果并不如意。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罗欣药业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62亿元,同比扩大45.58%。
受推广成本飙升、子公司业绩不佳等因素影响,罗欣药业在2024年净亏损同比扩大45.58%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习羽
连续两年亏损后,罗欣药业(002793.SZ)原本寄望于2024年能够扭转颓势,然而结果并不如意。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罗欣药业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62亿元,同比扩大45.58%。
2024年罗欣药业业绩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罗欣药业创立于1988年,成立十余年后,该公司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此后,由于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难题,罗欣药业多次冲击港交所主板均未成功。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港股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其股票估值持续走低。2017年6月,罗欣药业终以私有化方式从港交所退市。
退市后,罗欣药业并没有放弃资本市场之路,其将目光投向了A股市场。2020年,该公司通过借壳东音股份成功登陆A股。
于A股上市后,该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呈现出较大波动。由于仿制药业务受到集采政策、医疗终端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2022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12.2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次年,公司亏损收窄至6.61亿元。但2024年,在营收同比增长11.99%的情况下,该公司亏损额再度扩大至9.62亿元。
对于前述变化,罗欣药业方面解释称,推广费用高企是导致公司亏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Wind数据显示,2021年,罗欣药业销售费用为18.66亿元,其中市场推广费高达16.40亿元,占比超过80%。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17.30亿元,广告宣传推广费用为13.11亿元,占比也高达76%。时至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有所减少,为9.64亿元。这一收缩,可能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非核心投入有关。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费用为4.43亿元,暂未出现大幅增长态势。
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情况是,早先罗欣药业与韩国HK inno.N Corporation达成合作协议,获得替戈拉生片在中国境内独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替戈拉生片是首个获批的境内生产企业持有及生产的P-CAB类药物。2024年,罗欣药业的替戈拉生片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并推进医院准入。为提升替戈拉生片的品牌和产品认知度,罗欣药业加大了市场推广投入。
同时,罗欣药业也希望通过创新药物的研发,寻求在业绩上的重大突破。2024年底,公司增资1.2亿元,旨在增强对北京健康的控制力,进而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但是实际上,这些投资短期内无法明显提升销售收入,反而因为成本的上升,成为当期利润的一个沉重负担。2022年至2024年,罗欣药业已累计亏损约28.48亿元。
罗欣药业近年销售费用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Wind
除了市场推广费用增加外,子公司上药罗欣的业绩未达预期也是导致罗欣药业亏损扩大的关键因素。
罗欣药业的业务版图广阔,涵盖了医药工业与商业两大领域。其中,上药罗新作为子公司,主要负责药物流通业务。而罗欣药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则更加侧重于医药工业领域,特别是在消化、呼吸、抗生素类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
为了聚焦主业并实现资源优化,罗欣药业决定出售上药罗欣股权,以便将更多资源倾斜至医药工业板块的研发与生产,从而更好地契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其实早在2022年,罗欣药业就已经做出了转让子公司上药罗欣70%股权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原本可以让罗欣药业迅速回笼资金、缓解财务紧张的状况。然而,现实往往与预期存在差距。
罗欣药业方面透露,由于子公司上药罗欣2024年的业绩承诺完成率显著低于预期,根据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公司对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其确认为当期损失。该损失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会对公司年度业绩产生影响。
投时关键词:罗欣药业(002793.SZ)
来源:投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