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鲁克菲尔德的康纳·特斯基(Connor Teskey)说:“我们拥有一个能够在不到5年内实现规模翻倍的平台。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产品、合作伙伴关系和个人市场,我们持续以一致且可复制的方式为我们的业务增加新的增长杠杆。我们这样做的能力将使我们不仅在短期内,而且在
布鲁克菲尔德的康纳·特斯基(Connor Teskey)说:“我们拥有一个能够在不到5年内实现规模翻倍的平台。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产品、合作伙伴关系和个人市场,我们持续以一致且可复制的方式为我们的业务增加新的增长杠杆。我们这样做的能力将使我们不仅在短期内,而且在更远的未来,都能超越我们的长期盈利目标。”
Brookfield作为全球顶级的另类资产管理巨头,其总裁的演讲稿信息量巨大。它不仅揭示了这家公司未来的增长蓝图,更重要的是,这套打法对我们这些在二级市场(股市)里寻找优质投资标的的人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禅兄解读】
禅兄提炼了四大核心观点,并结合我们熟悉的股市案例进行解读。这套分析框架,可以作为我们筛选“长牛”公司的重要参考。
核心观点一:产品力——从“爆款单品”进化为“产品矩阵”
Brookfield不再仅仅依赖几个大型的旗舰基金(爆款单品),而是利用现有平台的优势,不断孵化出互补、邻近的新产品线(如信贷、能源转型、AI基础设施基金等),形成一个强大的“产品矩阵”。这些新产品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嫁接在成熟的全球平台上,因此成功率高、利润好、起量快。
这就像一家手机公司,最早只靠一款旗舰手机(比如iPhone 4)打天下。但真正厉害的公司,会利用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迅速推出平板、手表、耳机、云服务等一系列产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里的每个产品都能互相引流、共享技术,让客户一旦进来就离不开,公司的增长也从单引擎变成了多引擎驱动,更加稳健和持久。
股市案例:
1、中国 - 宁德时代 (CATL)
爆款单品: 动力电池。凭借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的“旗舰产品”。
产品矩阵: 依托电池核心技术,宁德时代迅速横向扩张。它推出了大规模储能系统(解决电网波动问题)、电池回收业务(解决资源循环问题)、换电服务(解决补能焦虑问题),甚至授权技术给福特等海外车企。它把“电芯”这个核心能力,赋能到了整个能源产业链,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宁德生态”。
2、美国 - 英伟达 (NVIDIA)
爆款单品: 游戏显卡(GPU)。这是它的起家之本。
产品矩阵: 英伟达敏锐地发现GPU在并行计算上的巨大潜力,于是开发了CUDA软件平台,一举将GPU变成了AI时代的“超级算力引擎”。随后,它的产品线扩展到数据中心GPU(A100, H100系列)、自动驾驶芯片(Drive Orin)、专业设计(Quadro)和元宇宙平台(Omniverse)。它通过“硬件+软件”的组合拳,将一个游戏配件公司,升级为了定义未来计算的平台型巨头。
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季度财务数据,英伟达各项终端市场业务的收入占比如下: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收入: 410.96亿美元
占比: 约 87.9% ($410.96 / $467.43)
游戏 (Gaming):
收入: 42.87亿美元
占比: 约 9.2% ($42.87 / $467.43)
专业可视化 (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
收入: 6.01亿美元
占比: 约 1.3% ($6.01 / $467.43)
汽车 (Automotive):
收入: 5.86亿美元
占比: 约 1.3% ($5.86 / $467.43)
OEM及其他 (OEM and Other):
收入: 1.73亿美元
占比: 约 0.4% ($1.73 / $467.43)
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是英伟达绝对的支柱和增长引擎,贡献了近九成的收入。相比之下,传统的游戏业务虽然收入体量依然可观,但已降至公司总收入的10%以下。汽车和专业可视化业务则占比较小。
3、欧洲 - 阿斯麦 (ASML)
爆款单品: EUV光刻机。这是全球芯片制造皇冠上的明珠,ASML在此领域是绝对的垄断者。
产品矩阵: 在EUV这个“旗舰”之外,ASML还提供上一代的DUV光刻机(满足成熟制程需求),并围绕光刻机提供了一整套计算光刻软件、良率管理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客户买的不仅是一台机器,而是整个生态的服务和保障。这使得ASML的业务护城河极深,客户黏性极强。
ASML的2024年财报附注中“按技术划分的系统净销售额”,总销售额为217.607亿欧元,各项业务收入占比如下:
2024年ASML系统净销售额(按技术)占比
浸润式ArF光刻机 (ArF immersion)
占比:约 44.4%,这是ASML目前收入最高的业务,属于深紫外光刻(DUV)中最顶尖的技术,是制造先进制程芯片(如7nm及部分5nm)的关键设备。(这也是中芯国际在搞的事情)
EUV光刻机 (NXE)
占比:约 36.1%,EUV(极紫外光刻)是制造最尖端芯片(5nm及以下)的唯一选择,单价极高。这是ASML技术壁垒最高、最具战略意义的产品线,也是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KrF光刻机 (KrF)
占比:约 9.2%,这是一种成熟的深紫外光刻技术,广泛用于生产汽车芯片、物联网设备等成熟制程芯片,虽然技术不是最新,但市场需求稳定且巨大。
干式ArF光刻机 (ArF dry)
占比:约 3.6%,这是浸润式技术出现之前的主流光刻技术,现在主要用于一些非关键层的成熟制程生产。
量测与检测设备 (Metrology & Inspection)
占比:约 3.0%,这些设备用于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良率。它是光刻工艺的重要配套部分。
I-line光刻机 (I-line)
占比:约 1.7%,这是更早期的光刻技术,用于功率半导体、MEMS等特种芯片的制造。
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机 (EXE)
占比:约 0.0%,虽然2024年交付了2台,但财报中未确认相关收入(可能与收入确认准则有关)。这是下一代EUV技术,将用于未来2nm及以下制程的研发和生产,是ASML的未来。
核心观点二:伙伴力——绑定巨头,创造“非卖品”机会
Brookfield通过与全球顶尖企业、主权基金等建立深度战略合作,获得大量“专有交易流”(Proprietary Deal Flow)。这意味着很多优质资产根本不会进入公开竞价市场,就被Brookfield锁定了。
这和我们在市场上抢项目不一样。公开竞价就像是去拍卖会,大家拼的是谁钱多、出价狠。而Brookfield的玩法是,直接找到最顶级的卖家(比如英特尔、巴克莱银行),跟他们说:“我们不只给你钱,还能帮你运营、给你资源、共同成长。” 这种深度绑定,让它能拿到别人看不到、买不到的“私房菜”和“独家货”,不仅价格更好,确定性也更高。
股市案例:
1、中国 - 药明康德 (WuXi AppTec)
作为全球领先的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药明康德的商业模式就是与全球各大药企和初创生物科技公司深度绑定。它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成为客户研发管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伙伴关系”让它能接触到全球最新、最有潜力的药物分子,形成了源源不断的“项目流”。很多未来的重磅新药,在诞生之初就流淌在药明康德的实验室里。
2、美国 - Palantir
Palantir的业务完全建立在与政府(特别是国防和情报部门)和大型企业(如空客、法拉利)的深度合作上。它的软件平台需要与客户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深度整合,合同金额巨大且周期极长。这种合作一旦建立,替换成本极高,形成了极强的客户粘性。它拿到的项目,都是解决核心痛点的战略级项目,根本不存在公开招标的可能性。
3、欧洲 - SAP
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巨头,SAP的增长同样依赖于与全球500强企业的深度战略合作。企业一旦采用SAP的ERP系统,就意味着整个业务流程都构建在其上。这种合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SAP通过与埃森哲、德勤等顶级咨询公司合作,共同为大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这种生态系统级别的合作,为它带来了别人无法企及的订单和市场份额。
核心观点三:业绩力——穿越周期的“现金流”压舱石
Brookfield强调其投资聚焦于“全球经济的支柱”——即能产生稳定、长期现金流的核心资产。在市场波动时,这种策略能提供强大的下行保护,并且不依赖于高估值退出才能实现回报。
在牛市里,人人都是股神,都喜欢追逐高增长、高概念的股票。但作为投资人,禅兄深知周期的残酷。Brookfield的策略就像是给资产组合配置了“压舱石”。它投资的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像高速公路、港口、数据中心、发电站这类“收费站”生意。无论经济好坏,人们总要用电、上网、运输货物。这些资产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现金,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现金奶牛”,让它在熊市里也能睡得安稳,甚至有钱去收购别人抛售的廉价资产。
股市案例:
1、中国 - 中国海洋石油 (CNOOC)
作为能源巨头,其核心业务是勘探和开采石油天然气。这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需求具有刚性。中海油的优势在于其极低的“桶油成本”,这使得它在油价高时能赚取超额利润,在油价低时依然能保持盈利和健康的现金流。公司还以高分红著称,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回报,是典型的“现金牛”型价值股。
2、美国 - 微软 (Microsoft)
转型云计算后,微软的商业模式堪称完美。Azure云服务和Office 365订阅服务,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这创造了海量的、可预测的、高利润的经常性收入。这种基于订阅的模式,让微软的现金流极为充沛和稳定,使其能够从容应对经济波动,并持续进行高额的研发投入和股东回报。
3、欧洲 - 诺和诺德 (Novo Nordisk)
诺和诺德专注于糖尿病和肥胖症两大慢性病领域。这些疾病的用药需求是长期且稳定的,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凭借其在GLP-1领域的革命性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公司不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极深的专利护城河和品牌忠诚度,确保了未来十几年稳定且强劲的现金流入。
核心观点四:渠道力——开拓“个人投资者”新蓝海
另类资产的主要客户一直是大型机构。但Brookfield认为,未来最大的增量来自个人投资者市场(高净值人群、零售投资者、养老金等)。这个市场比机构市场更大,但配置另类资产的比例却很低,是片巨大的蓝海。
过去,像私募股权、基础设施这类高门槛的投资,只有保险公司、主权基金这些“大户”才能参与。现在,Brookfield要做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正在设计专门的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让有钱的个人也能买到这些曾经的“机构专享”资产。这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潜力无穷的资金水龙头,将极大地推动其管理规模(AUM)的增长。
股市案例:
1、中国 - 东方财富
东方财富的崛起,就是成功开拓“个人投资者”渠道的典范。
之前券商经纪业务都是“做市商”,等客户上门开户;2009年后,三方存管业务兴起,开拓银行渠道成为经纪业务的核心;2011年后,随着智能手机兴起,券商开放线上开户业务,这才成就了东方财富的今天。它最初只是一个财经资讯门户网站,通过“股吧”等社区积累了中国最庞大的散户投资者流量。然后,它顺势而为,申请了券商牌照和基金销售牌照(天天基金网),将巨大的流量成功变现。它把原本分散、服务不足的零售客户,变成了一个强大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美国 - 贝莱德 (BlackRock)
贝莱德是渠道力的王者。它不仅服务于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更通过其iShares ETF产品线,彻底改变了个人投资的方式。ETF将复杂的指数、资产类别打包成一个像股票一样可以轻松交易的产品,极大地降低了个人投资全球资产的门槛。通过将专业投资策略“产品化”和“零售化”,贝莱德成功触达了数以亿计的个人投资者,奠定了其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地位。
3、欧洲 - LVMH集团
奢侈品行业本身就是直接面向富裕个人投资者的。LVMH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不断拓展和深化触达这些高净值人群的渠道。从传统的顶级商圈旗舰店,到与潮流艺术家的联名合作,再到在抖音、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精准的内容营销,LVMH总能用最前沿的方式抓住新一代富裕人群的眼球和钱包,不断巩固其品牌在个人心目中的“顶级资产”地位。
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Brookfield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这篇演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分析框架:
1、看产品: 这家公司是否在核心优势上,长出了新的、有竞争力的增长曲线?
2、看伙伴: 它的生意是靠拼价格,还是靠与巨头深度绑定,获得独家优势?
3、看业绩: 它的利润是来自一次性的交易,还是来自穿越周期的、可持续的现金流?
4、看渠道: 它是否在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打开了新的市场天花板?
用这份“清单”去审视我们投资组合里的公司,乃至整个市场,或许能帮我们更清晰地识别出那些真正“立足今日,赢在未来”的卓越企业。
附:
一、布鲁克菲尔德的产品光谱变化
如果说2015年的那张图是布鲁克菲尔德的“专家画像”,那么这张“今天”的图就是它的“全能冠军画像”。这张图生动地展示了公司在过去几年里战略执行的惊人成果。
核心变化:
1、产品线密度爆炸式增长: 最直观的感受是,图表上的圆点(产品)变得密集了许多。2015年时还很空旷的区域,现在都被填满了。这表明布鲁克菲尔德不再仅仅提供少数几个旗舰产品,而是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产品矩阵”,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和回报区间。
2、大力补强“信贷”短板(图表左侧):
2015年时,图表左侧的“债务策略”区域非常空虚,只有一个房地产债务基金。
今天,左侧区域已经星罗棋布。 新增了直接贷款 (Direct Lending)、保险解决方案 (Insurance Solutions)、机会型信贷 (Opportunistic Credit) 等多个产品。这完美印证了演讲中提到的“我们用十年时间建立了一个占全球收入30%的信贷业务”,从这张图上就能清晰地看到成果。
3、填补“中等风险”地带(图表中间):
布鲁克菲尔德不再只专注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型”投资。
他们新增了全球核心型房地产/基础设施 (Global Core) 等产品,这些属于风险和回报都更稳健的“核心型”策略,吸引的是更保守的长期投资者。
4、为“个人投资者”量身定制新产品:
注意图上出现了基础设施财富基金 (Infrastructure Wealth)、私募股权财富基金 (Private Equity Wealth) 和 非交易型REIT (Non-Traded REIT) 这类新产品。
这些产品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我们在之前访谈解读中提到的“个人投资者”(高净值客户和零售客户),这是他们开拓新蓝海市场的关键一步。
二、布鲁克菲尔德的下一个风口(The next big thing):AI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是继能源转型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风口,而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凭借其在各大实物资产领域的全面领导地位,是唯一能够满足这一复杂而庞大投资需求的公司。
这张图清晰地传达了三个关键信息:
1. 定义了“下一个风口”的巨大规模
图中心的 “超7万亿美元 ($7T+)” 是这张图的“题眼”。它量化了未来十年全球在AI基础设施上预期的资本支出。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旨在说明这不仅仅是一个趋势,而是未来十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投资机遇之一。
2. 揭示了AI基础设施的复杂性
这张图最重要的洞见在于,它告诉我们AI基础设施不是一个单一的资产类别,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建成一个“AI工厂”(AI Factories),你需要的远不止是芯片和服务器。你需要:
房地产 (Real Estate): 提供数据中心所需的土地和建筑。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Power): 提供驱动AI算力所需的海量、稳定、清洁的电力。
电力与输电 (Power & Transmission): 建立强大的电网来输送这些电力。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建设光纤网络、冷却系统等关键配套设施。
信贷 (Credit) 和 私募股权 (Private Equity): 提供建设和运营这些庞大项目所需的巨额融资和资本。
3. 布鲁克菲尔德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
通过将AI基础设施的各项需求(外圈文字)与布鲁克菲尔德现有的核心业务(内圈生态图)一一对应,它有力地论证了:只有像布鲁克菲尔德这样,在构成AI基础设施的所有“拼图”板块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总包商”和核心玩家。
一个专门的房地产基金只能提供土地。
一个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基金只能提供电力。
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基金只能提供光纤。
而布鲁克菲尔德可以整合其所有业务线,提供一个完整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这是布鲁克菲尔德对其未来增长战略的宣言。它在告诉投资者:我们之前成功地利用平台优势抓住了信贷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现在,历史将再次重演。AI基础设施这个更大的浪潮已经到来,而我们独特的、全能的业务生态系统,使我们成为驾驭这个浪潮、赢得未来的最佳选择。
三、布鲁克菲尔德:如何赢得未来?
其核心思想是:布鲁克菲尔德已经构建了一个能够持续成功的强大平台,在四大核心驱动力的加持下,公司有清晰的路径实现超越预期的长期高速增长。可以从三个层面解读:
第一,宏观背景(Why We Win): 公司的成功并非依赖短期市场波动,而是建立在“长期的、结构性的顺风”之上。这呼应了之前提到的三大趋势(数字化、去全球化、脱碳化),表明公司的战略与时代发展大势相符,为其未来几十年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核心驱动力(How We Win): 驱动未来增长的四大引擎——产品、合作伙伴关系、业绩表现、个人投资者。这四点正是整个演讲中分章节详细阐述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增长的具体“方法论”。
第三,最终承诺(What We Will Deliver): 具体、可量化的成果预期:
超越目标: 公司的计划不仅是完成,而是要“超越”15%以上的长期目标。
持续增长: 公司的平台能够不断“增加新的增长杠杆”,意味着增长是可持续、可进化的,而非一次性的。
最终数字: 最重磅的承诺是——公司有清晰的路径实现“约20%的年化收益增长”,并且这个增长目标不仅限于未来五年,而是更长远的未来。
总结来说, 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将复杂的战略浓缩为“顺应大势、四大驱动、20%增长”这几个简单清晰的要点。
禅兄认为,投资布鲁克菲尔德,就是投资一个既能赢在当下,更能赢在未来的增长机器。
原创观点不易,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你的一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禅师前进的最大动力~
日拱一卒,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来源:燕青策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