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伏又绿了!三天亏了一辆电瓶车钱!”最近光伏投资者的心情,大概和连续阴雨天一样郁闷。但在这一片“绿油油”的行情里,有人割肉离场,有人却在偷偷加仓——光伏到底是被错杀的黄金坑,还是趋势逆转的无底洞?作为深耕光伏行业5年的财经博主,今天就把光伏产业链的里子面子全
光伏跌麻了?别急,先搞懂这波调整的底层逻辑
“光伏又绿了!三天亏了一辆电瓶车钱!”最近光伏投资者的心情,大概和连续阴雨天一样郁闷。但在这一片“绿油油”的行情里,有人割肉离场,有人却在偷偷加仓——光伏到底是被错杀的黄金坑,还是趋势逆转的无底洞?作为深耕光伏行业5年的财经博主,今天就把光伏产业链的里子面子全扒开,让你看清现在到底该不该下手!
这波下跌,首先是资金层面的情绪宣泄。节后机构资金从新能源板块向消费、科技切换,导致光伏板块短期流动性紧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市场对“光伏产能过剩”的担忧达到顶点。
据行业数据,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预计突破1.2TW,而全年全球需求仅约600GW,产能利用率或不足50%。上游硅料、硅片企业扩产更是“卷到飞起”,通威、协鑫、隆基等龙头疯狂扩产,市场担忧“价格战”会吞噬全行业利润。
光伏产业链利润分配向来“上游吃肉,中游喝汤”。2025年上半年硅料价格从高位回落30%,本以为组件厂能喘口气,结果硅料价格又现反弹迹象,组件企业盈利预期被反复拉扯。
以隆基绿能为例,其组件业务毛利率二季度刚回升至18%,市场又担忧硅料价格反弹会侵蚀这一“成果”。这种盈利不确定性,让资金对中游企业信心动摇。
光伏技术路线迭代从未停止。当前市场聚焦TOPCon和HJT两种电池技术的较量:TOPCon技术成熟,量产效率可达25.5%,但设备改造成本高;HJT效率潜力更大(实验室效率超27%),但量产成本居高不下。
投资者担心:押错技术路线,手里的股票可能成“过气龙头”。比如曾经的PERC电池龙头因技术迭代被市场抛弃,这种“前车之鉴”让资金对光伏技术不确定性充满警惕。
要判断光伏能不能加仓,必须先看清产业链各环节真实处境:
硅料: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是绝对龙头。2025年9月硅料价格报6.8万元/吨,较年初高点下跌35%,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成本线(约5万元/吨),龙头仍有利润空间。中小硅料厂已开始亏损,行业出清加速。
硅片:隆基绿能、中环股份占据超60%市场份额。硅片价格从年初的3.2元/片跌至2.5元/片,隆基通过“以量换价”策略,上半年硅片出货量增长2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这种“龙头通吃”格局,让硅片环节风险反而小于预期。
电池:TOPCon是当前“主流玩家”,钧达股份、爱旭股份的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5.2%,上半年出货量增长100%。HJT方面,异质结龙头企业加速量产,实验室效率突破28%,但量产成本仍比TOPCon高0.15元/W,大规模替代尚需时间。
组件: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是海外出口主力。2025年1-8月中国组件出口量180GW,同比增长15%,欧洲、东南亚是主要市场。但组件价格从年初的1.6元/W跌至1.3元/W,企业利润被压缩,仅具备品牌、渠道优势的龙头能在价格战中存活。
集中式电站:国内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目标150GW,上半年已完成80GW,下半年“抢装潮”可期。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等央企是主力,电站EPC企业如特变电工、阳光电源订单饱满。
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成“新蓝海”,2025年上半年户用装机增长40%,浙江、山东、河南是TOP3市场。锦浪科技、固德威的逆变器产品在分布式市场市占率超30%,受益于户用光伏爆发。
若只看短期波动,光伏确实让人焦虑,但把时间拉长到3-5年,其成长逻辑依然硬核:
全球主要经济体推进碳中和,欧盟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光伏作为成本最低的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已低于火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力量。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将突破8TW,是当前的10倍以上。
光伏技术迭代从未停止,PERC→TOPCon→HJT→钙钛矿,每一次突破都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当前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5.5%,HJT潜力超27%,未来光伏电站度电成本还能再降20%,进一步打开市场需求。
国内:2025年出台《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高效组件、分布式光伏给予补贴,同时推进“光伏+”(光伏+农业、光伏+建筑)模式,打开应用场景。
海外:欧洲“Repower EU”计划推动光伏装机增长,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光伏需求爆发,中国组件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光伏能不能加仓,因人而异。动手前,建议先想清楚这3点:
短期(1-3个月):光伏板块或仍受情绪和资金面影响,波动较大。短线选手需密切跟踪硅料价格、组件出口数据,博弈“超跌反弹”。
长期(1年以上):光伏长期逻辑未变,现在的调整或为布局优质标的的机会。可逢低配置产业链龙头,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和价格战是常态,若不能接受持仓标的因技术路线失败而下跌,光伏可能不适合你;若相信龙头企业的技术迭代能力(如隆基、通威研发投入常年超5%),则可忽略短期波动。
上游硅料/硅片:通威股份(硅料+电池)、隆基绿能(硅片+组件),龙头地位稳固,适合长期持有。
中游电池/组件:钧达股份(TOPCon电池龙头)、晶科能源(海外组件龙头),弹性大但风险也高。
下游电站/逆变器:阳光电源(逆变器全球龙头)、特变电工(电站EPC+硅料),业绩确定性强。
光伏三连绿,是市场情绪的短期宣泄,而非行业逻辑的根本逆转。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被每日涨跌牵动情绪,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产业链、跟踪龙头企业基本面。
记住:光伏是长期赛道,短期波动只是“插曲”。现在的调整,或许正是为明年的爆发“蓄力”。
互动话题:你手里的光伏股是哪只?你觉得这次调整后还有机会吗?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9月22日,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星愈情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