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有3根冠状动脉,堵了一两根,会怎么样?3种影响要重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5 00:19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根据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冠心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150万人,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家庭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负担。人们常听医生说“你的冠脉堵了”,但对“堵的是哪一根”和“堵的后果”缺乏科学认知。

本篇文章将从结构、功能、临床影响、治疗策略及中西医结合养护等角度,全面解析三根冠状动脉的重要性及堵塞所带来的三大危害。

心脏是个“泵”,但它自身也需要“供电”和“供油”才能维持跳动,而为它供应“营养和氧气”的,就是三根冠状动脉。这三根血管分别为:

· 左前降支(LAD)

· 左回旋支(LCX)

· 右冠状动脉(RCA)

每一根都不是“摆设”,而是维系心肌功能的主力军。左前降支被称为“生命之血管”,因其供应的是左心室前壁,这部分心肌参与了全身血液的泵出功能,一旦堵塞,死亡风险极高。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2020年发表的研究,左前降支近端堵塞的患者,其住院死亡率高达11.2%,远高于其他部位堵塞者。

冠状动脉堵塞的本质,是动脉内壁出现了脂质斑块,这些斑块像是“水垢”,逐渐变厚,堵住血管,使血流变慢甚至中断。血流一旦受阻,心肌就像“干旱的土地”得不到灌溉,会出现疼痛、乏力,甚至坏死。

堵一根血管,心肌供血减少;堵两根或三根,心脏就会进入“供血危机”状态。

冠状动脉堵塞初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它不是普通的“胸口疼”,而是一种因心肌短暂供血不足引起的压榨样疼痛,多发生在劳累、情绪激动、饭后或清晨。

患者通常表现为:

· 胸骨后压迫感或灼烧感;

· 疼痛向左肩、颈部放射;

· 持续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反复的心绞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意味着心脏在频繁报警,提示血管堵塞已达临界点。

202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载的研究指出,反复心绞痛患者中,近70%存在至少一根冠脉中度以上狭窄,其中左前降支堵塞者比例最高。

当冠脉堵塞超过70%,尤其是当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完全阻断血流,就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医学界公认的“高危急症”。

心肌梗死带来的后果包括:

· 心律紊乱;

· 心力衰竭;

· 猝死。

据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赵静教授在《中国循环杂志》2021年发布的数据,左前降支闭塞超过90%的患者,若在6小时内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死亡率高达30%。

这就是为何临床上常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堵塞一旦持续,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会出现心肌纤维化,心脏泵血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的表现不再是“突发事件”,而是一种“渐进式崩溃”:

· 走几步就喘;

· 夜间憋醒;

· 下肢浮肿;

· 食欲不振、乏力。

心衰是一种不可逆的终末状态,治疗难度大,生活质量低,且年再住院率高达30%。据《柳叶刀·公共卫生》期刊2021年报道,中国65岁以上人群中,冠心病导致的心衰比例超过45%。

堵塞程度决定治疗方式:

· 轻度堵塞(: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血小板药、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

· 中度堵塞(50%~70%):根据症状和功能评估决定是否干预。

· 重度堵塞(>70%):通常需要冠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李玉林教授强调:不是所有堵塞都一定要放支架,关键看症状是否典型、心肌功能是否受损。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皆听命于心”,若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便会出现胸闷、心痛等症。

中医治疗冠脉堵塞,多从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入手,常用药材包括:

· 丹参: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 三七: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

· 红花:通络止痛;

· 黄芪:补气升阳、增强心肌耐力。

现代研究已证实,丹参酮ⅡA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见《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0年第3期)。但需强调,中药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辨证用药。

即便已经发现血管堵塞,只要管理得当,完全可以“带病生存”,甚至避免发病。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 控制油脂摄入,限制动物脂肪;

· 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

· 每日摄入盐分控制在6克以内

· 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太极;

·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绞痛。

· 建议练习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

· 每6~12个月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脂、心脏彩超

冠状动脉像高速公路一样,一旦发生“拥堵”,交通就瘫痪。但只要及时疏通、科学管理,依旧可以畅通无阻。

堵了一根,不等于失去希望;堵了两根,也不是绝路。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早调整。血管通,心脏强;心脏好,人自然长寿安康。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 2020年,左前降支堵塞预测死亡率研究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50卷第3期,心绞痛与冠脉狭窄的关系

4. 《柳叶刀·公共卫生》,2021年,中国心衰住院率分析

5. 《中国循环杂志》,赵静教授,2021年,冠脉病变的再灌注治疗分析

6.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0年第3期,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7. 李玉林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疾病管理讲座,2022年录制资料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竹节健康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