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办奥运,好多人脑海里蹦出来的都是宏伟场馆、国旗飘飘、运动员拼命冲刺。可您要真往腰包里瞅一瞅,奥运会这事儿跟买彩票没啥两样,亏得倾家荡产的还不少。别以为只有刚发家那几个国家才会赔,正经发达国家也能掉坑里摔个狗啃泥。
说起办奥运,好多人脑海里蹦出来的都是宏伟场馆、国旗飘飘、运动员拼命冲刺。可您要真往腰包里瞅一瞅,奥运会这事儿跟买彩票没啥两样,亏得倾家荡产的还不少。别以为只有刚发家那几个国家才会赔,正经发达国家也能掉坑里摔个狗啃泥。
您要问有多惨?头一桩得数蒙特利尔那档子事。1976年,加拿大这“邻居家孩子”亮相,主办权刚到手,市长当众放话“赔钱才怪!”这口气比小区大妈抢菜还硬。城市一片欢腾,动工不也都是雷厉风行。结果好嘛,改天就让现实踩断了腰场馆请来法国设计师,给搞了个科幻感的“大飞船”,屋顶175米,塔斜到能当打卡地。但技术是一回事,预算是另一回事,液压老坏、钢缆老断,工期拖得比冬天的黑夜还长。
关键那年代还碰上石油暴涨,钢材水涨船高,从200美刀一吨窜到1200,可谁还真按预算过日子?最后账一剖,花出去的钱从1.2亿加元蹭蹭窜到24亿!那当年没见过这么烧钱的局,官员和包工头里不少人趁乱“挣外快”,虚报乱报,甚至有人暗自给自家别墅也花了奥运票子。都说加油搞基建,结果给少数人点了明火。
奥运一散场,债务像大山,魁北克苦了三十年,每包烟都得多掏19分“奥运税”,直到2006年才脱身。砸钱归砸钱,关键加拿大一块金牌也没混上,场馆建好都晚了11年,屋顶比小区电梯还要不靠谱,最后只能焊死不让动。
扯回头再说说雅典。2004那届希腊奥运,开场情怀满满——“祖宗的荣耀要回家”。但情怀冲不抵债,预算一拍胸说只要24亿欧元,工期一压缩,承包商咔咔涨价,主体育场光钢结构就比本来贵了3亿多。安保说花4亿,结果刷卡做到15亿,赛后警察养成财政包袱。门票收入5亿,连亚运都比不上的水平,加上赞助、转播,整体还不到总花销三分之一。
更扎心的是,那年奥运一结束,国家财政赤字涨到GDP的3.7%。这下子欧盟脸都绿了,谁还敢贷钱给希腊?直接引爆了欧债风暴的第一个雷。场馆呢?35个,大部分塞灰吃尘,没人用。游泳池水换得比我家阳台花盆还慢,2023来场暴雨直接冲塌,锈迹斑斑。每年维护都得花钱,砸了20亿进去,冤不冤?真不是夸张,比他们一整年国防预算还多。
这些烂账一摆,哪个国家还不打哆嗦?当然也有例外。洛杉矶那帮人精明,1984年奥运商业化运作,净赚1.5亿美元;2000年悉尼靠旅游,先赚门票后赚人气。可别觉得这是常态,这两家是赶上了好时候。现在奥运成本疯涨,观众也不总买账,赞助商挑三拣四,风光早成往事。
瞅瞅索契,冬奥预算本来定120亿刀,最后结账出来花了510亿,账本都数不过来。东京奥运赶上疫情,门票卖不了,空场比赛,最终亏了6408亿日元,可比做个小城拆迁还凄惨。国际奥委会不是傻子,2017年招标选2024主办城市,只有巴黎洛杉矶扛旗,干脆两家分了两个年份,省得再来没人接应。
最近几年奥委会官员都快成“跑单帮”,三天两头来中国“问问行情”,有的小道消息甚至说只要中国愿意,流程都能变通到“直接指定”。你要说这是看得上中国,高看了。当然是缺人接盘。可中国这边死活不搭茬,上海体育局一句“没计划”,北京冬奥组委再加一刀“中国故事早就讲明白了。”这话听着谦虚,实际就是“咱们不吃这套”。
为啥中国能如此淡定?我们办奥运不是为了张扬脸面,而是看准长远发展。北京2008年奥运,小算盘一打,净赚10.5亿人民币,场馆利用率达92%,奥运村直接改成人才公寓,入住率95%都不带虚标。那会北京地铁才4条线,现在两手一数27条。去年冬奥张家口雪场落地,每年接待200万游客,拉动了周边经济,三百多个村都跟着吃上“旅游饭”。这不是烧钱,是把钱变成产业回流,把办赛变成百姓受益。
换句话说,中国已经不是那个非得靠奥运刷存在感的国家了。不能说再不办,但肯定得算清楚性价比,对老百姓真的有好处,才会拍板。2022年我们连2030年世界杯申办都婉拒了,理由很扎实“国内联赛基础还要打牢”,不硬撑大项目,说白了就是底气足——想办就办,不办也不缺啥。
回到国际奥委会的小算盘吧,他们盼着中国接盘,实在是因为全球经济都在放缓,巴黎奥运招赞助都发愁,九大品牌还掉了仨,票卖得也冷清。硬着头皮就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从蒙特利尔的债山,到雅典的泳池绿水,再到索契和东京的天价亏损,这年头奥运会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面子上风光一时,账本里满是坑。反观中国,每次办赛都结合长远规划,场馆变成民生投入,基础设施直接升级,赛后一个个“遗产”看得见摸得着。
国际奥委会当然希望中国接力,但咱们已经不需要这种“证明自己”。最在意的是能否带动产业、能否让老百姓沾光、能否留下长久效益,不是摊一堆废场馆和冷冰冰的账本。办奥运理性,不昏头、不赶时髦、不替谁背锅。这算账,是给自家人过日子。
以后有机会再接奥运,肯定是中国自己觉得“合适”,而不是给别人收拾烂摊子。奥运不是啥天降神物,也不是救命稻草,就是一个工具,看怎么用,看智慧和远见。
您瞅瞅吧,这全球大项目是炫技还是找麻烦?烧了的钱最后是谁心疼?咱老百姓最知道划算不划算。
来源:匹夫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