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时评】以文化为纽带,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1:59 1

摘要:□ 黄子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发展的深层力量。文化不仅是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民心相通、增强价值认同的关键纽带。西双版纳州作为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多民族文化资源,我们要以文化为纽带,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文

□ 黄子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发展的深层力量。文化不仅是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民心相通、增强价值认同的关键纽带。西双版纳州作为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多民族文化资源,我们要以文化为纽带,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文化共融共生,为区域合作夯实资源共享基础。西双版纳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核心地带,与老挝、缅甸接壤,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多民族长期交流交融,孕育出独特的雨林文化、傣医药文化、茶文化等,为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以文化交往推动区域合作。一方面,通过开展民族交流等活动,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文化往来,推动傣医药、民族文化等走出去,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另一方面,中老铁路全线贯通,使西双版纳从边陲末梢跃升为开放前沿,不仅人流物流更畅通,文化也借助中老铁路走得更远、传得更广,有效提升了文化辐射力与合作亲和力。

文旅融合发展,为边疆开放注入文化创新活力。2024年,西双版纳州接待游客7043.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8.09亿元,文化旅游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柱。自2025年2月10日起,西双版纳州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18条特色旅游线路,将告庄西双景、勐景来等打造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和文化认同的窗口,使跨境人文交流更加活跃,文化传播更具国际吸引力。同时,还不断开发文创产品与沉浸式体验场景,推动非遗技艺、民俗节庆、服饰文化等融入现代消费体系,打造出具有边疆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此外,大力推动“智慧口岸”建设,依托中老铁路和多个国家级口岸,打造“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实现通关数字化、监管高效化,为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生态共建共享,为跨境协同凝聚绿色发展共识。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西双版纳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参与区域生态治理。当前,全州森林覆盖率已达81.34%,亚洲象种群数量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40多头增长至目前的300多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模式不断走向制度化。同时,为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西双版纳州与湄公河沿岸国家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境水资源调度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来 源:《西双版纳报》2025年9月19日要闻版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