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访问路线遇伏击,印度准军事部队2死5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1:48 1

摘要:2025年9月19日傍晚5点50分,印度曼尼普尔邦英帕尔市郊的一条高速公路上,直接出了大事。

2025年9月19日傍晚5点50分,印度曼尼普尔邦英帕尔市郊的一条高速公路上,直接出了大事。

一群身份不明的枪手,突然朝着阿萨姆步枪队的一辆卡车开火。

这场伏击下来,两名士兵没了性命,还有五个人受了伤。

现在伤者已经被送到英帕尔的地区医学科学研究所接受治疗,至于动手的枪手,目前还没抓到。

老实讲,这事儿还有个更让人在意的点,一周前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曼尼普尔邦时,走的就是这条被伏击的路。

本来想觉得总理走过的路线,安保肯定经过层层排查,结果后来发现,准军事部队走的时候还是出了意外。

你说这路线的安全保障,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

伏击发生的时候,这支阿萨姆步枪队正坐着407塔塔卡车,从帕措伊连队的行动基地往南博尔基地赶。

伏击的地点就在英帕尔和丘拉昌德布尔之间,属于曼尼普尔邦的非指定地区高速公路。

官方后来发了声明,说这是“不明身份恐怖分子发起的袭击”,现在已经开始搜捕涉案人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组织站出来说这事儿是自己干的。

其实这条被伏击的路,本身就不简单。

它不光是阿萨姆步枪队两个基地之间的通勤路,平时还有不少民用车辆走,算是军民共用的关键通道。

你想啊,部队天天走这条路换防、运东西,伏击者要是摸清了他们的行动规律,在这条路上动手,简直是“守株待兔”。

更让人揪心的是,曼尼普尔邦今年的安全形势本来就不太行。

我查了下当地安全部门的信息,2025年1到8月,这里已经发生了12起针对准军事部队的袭击,18人伤亡。

去年同期才5起,8人伤亡。

这么算下来,今年的袭击次数和伤亡人数都翻了倍还多。

说实话,出现这种情况,很难让人觉得当地的安保措施是到位的。

这次遇袭的部队,坐的还是普通的407塔塔卡车,不是装甲车辆,也没看到有随行的护卫力量。

你对比下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准军事部队,人家跨基地行动的时候,要么坐装甲车,要么提前用无人机查路线安全。

这么一对比,曼尼普尔邦这边的部队,防护措施确实差了点意思。

很显然,他们可能没意识到,就算是“总理走过的路”,也未必能一直安全。

曼尼普尔邦总督阿贾伊·库马尔·巴哈勒,后来也出来谴责了这次袭击。

他说对牺牲士兵的家属感到悲痛,也给伤者祈祷早日康复,还放话“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容忍这种暴力行为”。

这话听着挺有力度,但关键是之后能不能落到实处。

毕竟光靠谴责没用,得真能抓到凶手,还得想办法不让类似的事再发生,这才是老百姓和士兵家属最想看到的。

说到怎么预防这类袭击,就不得不提一个叫《武装部队特别权力法案》(AFSPA)的东西。

这个法案在曼尼普尔邦大部分地区都能用,除了五个山谷地区的13个警察局辖区。

有意思的是,这次伏击发生的南博尔,隶属比什努普尔县,正好不在这个法案的适用范围内。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说,部队在南博尔这种“非适用区”行动,权限会受限。

比如想搜查可疑人员或者地点,得提前申请搜查令,不能像在“适用区”那样灵活应对。

老实讲,这种“一刀切”的规定,很容易留下安全漏洞。

这次袭击偏偏就发生在非适用区,很难说和这种权限限制没关系。

而且这个AFSPA法案,本身争议就不小。

支持者觉得它能给部队“尚方宝剑”,让他们更快打击武装分子;反对者,比如一些当地民众和人权组织,觉得法案容易让部队滥用权力,反而激化民族矛盾。

更巧的是,这个法案最近一次延期是在2025年3月,期限六个月,月底就要再审议了。

这次伏击事件一出来,估计会影响审议的结果。

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家肯定会讨论,是不是该调整法案的适用范围,或者改改里面的条款。

另外,曼尼普尔邦本身就有不少被禁的武装组织。

根据印度内政部的名单,这里有9个被禁的梅泰族恐怖组织,以前就经常找阿萨姆步枪队的麻烦。

比如2021年11月,在丘拉昌德布尔县,这些组织就伏击了维普拉夫·特里帕蒂上校的车队,不光上校死了,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三名快速反应小组的士兵也没能幸免。

后来我还了解到,2024年8月,Thoubal县也发生过类似的伏击,1名阿萨姆步枪队士兵牺牲;2025年5月,ImphalWest县的一个警察哨所被袭击,2名警员受伤。

这些袭击的背后,都有梅泰族武装组织的影子。

说白了,这些组织把阿萨姆步枪队当成了“印度中央政府的象征”,觉得打他们就能反对中央管控。

可这种做法,最后伤害的还是普通士兵和当地的稳定,并非明智之举。

说实话,这次阿萨姆步枪队遇袭,不是单一的意外,而是当地安全、治理和民族矛盾堆在一起的结果。

短期来看,部队之后跨基地行动,至少得换辆装甲车上路,提前派人查查路线有没有问题,别再用普通卡车“裸奔”了。

长期来看,光靠AFSPA法案硬管控也不行,中央政府得听听当地各民族的想法,解决他们关心的土地、权力分配问题。

不然的话,武装组织总有生存的土壤,类似的伏击事件,怕是还会反复发生。

毕竟,不管是总理走过的路,还是士兵日常通勤的路,安全都该是最基本的保障。

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谈何地区稳定和发展呢?

来源:琴溪之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