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1:40 1

摘要: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煤炭、石油等能源有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天然气是低碳经济的代表,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它主要存在于气田、油田、煤层和页岩层。

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煤炭、石油等能源有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天然气是低碳经济的代表,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

随着近几十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天然气领域内的投入、储运、产量和贸易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天然气在世界能源多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 世纪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燃气管道 72.48km,改建燃气管道23.70km,改建配气支管约 25,000 户;改建桂花桥撬装站、朱坎配气站;智慧燃气、自动控制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四川恒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工程技术方案

(1)天然气输配系统

①总体方案

峨眉燃气输配系统站场工艺:由气源管线来气经站内过滤、计量、调压向城区民用及公用和商业用户供气。峨眉燃气管网:主要包括中压居民和商业燃气管网、庭院管网和配气支管燃气管。综合考虑燃气输配系统适应城市规模及发展,施工条件、管道建成安全运行等因素。根据本项目各类用户的用气量、区位分布,规划燃气输配系统方案。

②燃气输配系统设计

配气站设计:由气源管线来气经站内过滤、计量、调压后输向城区中压燃气管网用于峨眉山市居民、商业及公共用户。燃气管网设计:为充分利用气源压力,在满足规范、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峨眉燃气中压燃气主干线采用 dn160~dn350 的聚乙烯 PE 管,支管采用dn63~dn110 的燃气 PE 管。庭院管道均采用 dn40 和 dn63 的 PE 管,配气支管管道采用 DN15~DN40 环压不锈钢管。中压燃气 PE 管设计压力 0.4MPa,低压燃气管设计压力0.01MPa。

(2)中压燃气管道

中压燃气管道负责向城镇输气、配气,将天然气输送至各类用户。本项目拟新建中压燃气管道 72.48km,改建中压燃气管道 23.70km。

3、环境保护

本项目运营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与噪声等。

(1)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分析

本项目为天然气接收和输送,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基本没有化学反应过程,不存在产品的再加工及生产新的物质。主要污染源如下:

①大气污染物

主要是过滤器维修和站内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

②废水

主要是冲洗站场的生产污水,排放量不大,另外过滤器清洗时少量的污水排放,仅含少量泥砂;另外有站内职工生活污水。

③噪声

运行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各站场。各站场噪声源主要是阀门及调压设备、汇气管、分离器等。类比调查表明,站场噪声源的源强与输气量有关。事故状态时,放散噪声较高,可达到约 90~110dB(A)。

④固体废物

运行期站场值班人员产生少量生活垃圾,一般为 0.12kg/d 人,生活垃圾一般是集中后外运至城市垃圾场。

(2)施工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分析

①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开挖管沟、施工便道的建设和施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等活动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占地等的影响。

②施工期间的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管道试压后排放的工程废水。管道试压采用清洁水,试压后排放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 COD、SS、BOD。

③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机械、车辆的使用以及人员的活动会产生噪声。

④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弃泥浆、工程弃土、工程弃渣和施工废料等。

(3)主要防范措施

①在管道路由的选择上避开了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历史遗迹、防洪及水土保护设施等环境敏感点。同时,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和临时占地面积,减轻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在通过农业区时,管道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保持足够埋深,不影响耕作。

②设计要求管沟应按原有土壤层次堆放和回填并恢复原地貌,以保护农田土层结构和肥力。林地做好还林措施,多余的土方不得随意丢弃。

③设计强化了水工保护和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管道经过深沟、陡坎地段,设计了护坡、堡坎和排水设施。穿越河流时,设计了护岸或对原有护岸进行恢复。

④施工中严格执行 HSE 管理,控制人员车辆行动,施工车辆、机械、人员在现场尽量按固定路线行动,减少占地和对环境的破坏,加强营地管理,划定营地范围,设置围护设施,营地污水、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处理;施工结束后,恢复营地地貌和植被。

⑤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限制夜间施工。

⑥施工期避开强风季节及雨季,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影响;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渣定点堆放,严禁随处倾倒。

⑦施工过程中的包装废料等废弃物及时清运出施工现场,进行回收处理。

⑧管理单位须制定针对管线破裂后天然气泄露着火爆炸、站场事故排放等安全事故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事故应急措施以及恢复补偿措施等。

⑨制定定期巡线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因工程事故造成的次生环境灾害。

4、项目投资概算

工程费用 19,052.72万元,其他费用 2,850.89万元,基本预备费 1,752.2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34.36万元,总投资23,690.26万元。

5、项目实施进度情况

本项目总建设期 2 年。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项目备案等工作,已逐步开展配气站、撬装站改造及管网新建等工作,后续将继续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实施工作。

6、项目效益分析

年均营业收入 16,578万元;

年均利润总额 2,915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9.29%;

静态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 12.26年。

7、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意见

四川恒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峨眉山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人才和技术储备,市场需求量较大,且经济效益良好,因此,项目具有良好的产业环境,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可行性。

8、投资项目的实施背景和必要性

(1)能源结构调整,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2017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改能源〔2017〕1217 号),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将天然气培育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到 2025 年天然气年产量达到 2,300 亿立方米以上,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统筹推进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到 2025 年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 550 亿-600 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 13%;加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区域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到 2025 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从 2020 年的 17.5 万公里增至 21 万公里左右。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能源调整的产业政策导向,项目建成后能够增加供区内天然气管道里程数,为未来更多的天然气消费量提供供应保障。

(2)项目符合四川省能源规划、乐山市城市规划

明确的天然气产业发展方向《四川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建成全国最大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天然气年产量力争达到 630 亿立方米。优化城乡天然气输配网络,延伸和完善天然气直线管道,天然气管道达到 2.25 万公里以上,年输配能力达 700 亿立方米。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也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争取 2030 年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 90%。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切实符合四川省能源规划、乐山市城市规划中关于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实施能够加快中心城区输气管道的配套建设,实现各个气源互联互通,并形成多气源供气的格局;完善、优化现有燃气输配系统,构建天然气高压输配体系,提高中心城区的供气能力;同时利用高压管道储气技术,提高城市储气调峰能力,保障供区内天然气供气质量和供气安全,提高燃气供应的应急能力。

(3)完善管网系统,提高输配能力

目前,峨眉山市部分新建市政道路沿线和新开发区域管道暂未覆盖,城郊区域管网末端压力较低,峨眉燃气经营范围内的新平镇、符溪镇和双福镇存在气源管道偏小,远离气源,用气高峰用户端压力不足的情形。

随着峨眉山市建设扩张,峨眉山张沟风景区的开发,峨眉山景区游客的增加,以及工业用户的增加,燃气管网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提高配气站的处理能力和天然气管网的输配能力的需求较为迫切。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将新建燃气管道约 229 公里,改扩建配气站及撬装站,可以有效提高天然气管网输配能力,保障用户用气需求。

(4)改造老化管网,提高安全效益

峨眉山市部分天然气管道建设较早,部分管道存在一定程度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管道天然气作为峨眉山市主要气源,为保障城市燃气供气安全和稳定,公司将逐步改造老化管网,提高燃气管网输配系统的安全供应能力。

9、天然气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天然气行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天然气输配技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天然气大规模供应后,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天然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天然气应用起步较晚,其技术的发展侧重于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点解决的输配技术包括:管道的施工、维修和更新改造技术,设计、运行和管理技术,向天然气转换过程中的管道改造方案,燃气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地下气库运行参数分析等。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均采用高压输气、中压配气的原则,建立多级压力级制的管网,使输配系统更加合理、经济,为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了可靠保证。

(2)天然气应用技术

我国城市天然气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低污染新型燃具及燃具智能化,燃气采暖与空调,低污染燃气工业炉窑,LNG、CNG 汽车及加气站等。

(3)天然气安全技术

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安全管理技术至关重要。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城市供气系统,安全管理贯穿了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燃气安全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安全供配气技术、应用于不同条件的燃气检漏技术、防灾系统和抢修技术等方面。

(4)信息化管理技术

天然气应用终端信息化技术为设计、施工、运行和防灾提供信息化服务,我国近年来在城市燃气信息化管理技术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燃气设计、运行数据库的建设及软件开发,自动查表和收费系统,完善 SCADA 和GIS 系统,城市燃气信息化系统建设。

(5)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新设备和新材料在天然气行业的应用成果主要包括:PE 管、不锈钢管等新管材的应用,无缝钢管的防腐蚀技术,具有监控和安全系统的高性能调压装置的开发,适用于不同压力的大流量装置的开发,高可靠性阀门的开发等。

10、四川省天然气行业发展态势

(1)四川省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储备状况

四川省是全国天然气资源大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历史悠久,除了拥有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外,常规天然气更是储量巨大,拥有多个百亿方、十亿方级天然气气田。其中中石化普光气田、中石油龙王庙组气藏、中石化元坝气田均是国内排名前十的特大天然气田。

根据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十三五”资源评价,四川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84 万亿立方米,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最具潜力的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居全国之首。在四川盆地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企业有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大庆油田公司、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江汉油田公司、中原油田公司和华东油气公司等。西南油气田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勘探开发企业,其在四川盆地勘探开发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天然气工业体系,是中国石油集团旗下唯一的天然气全产业链企业,于 2020 年 12 月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首个 300 亿战略大气区。

(2)四川省天然气产量

我国天然气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陕西和内蒙古等地。2022 年四川省是我国天然气产量最丰富的地区,总产量为 544.1 亿立方米。四川盆地拥有包括页岩气在内的丰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天然气的重要产地。2021 年四川省天然气消费量 268 亿立方米,排名第三。此外,四川建成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整装气田—安岳气田,成为继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页岩气产区,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3)四川省城镇燃气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省是天然气管网最为发达的省份,形成了以南、北输气干线为主线,以贯穿各采气区的环形输送管网为依托以及高压输送、低压配送完整的多层次管网体系,年输配能力达到 350 亿立方米,并与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忠武管道等国家骨干管网互联互通。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截至 2022 年底,四川城市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达 77,456.14 公里,供气总量达 102.80 亿立方米。近年来,四川省逐渐加大对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四川省的天然气利用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稳定的市场格局和持续的发展态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 15%。2022 年四川省城市天然气用户达1,503.20 万户,城市燃气普及率为 96.55%。

(4)峨眉山市天然气行业发展规划

根据《峨眉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全市将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燃气普及率,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深入实施峨眉制造 2025 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的新形势下,全市工业用气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统筹城乡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气和商业用气将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将加大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将继续上升,车用天然气将稳步增长。

来源:思瀚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