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人都说她是“女版克里斯·保罗”(CP3),但当年她差点没资格进青训队,理由很简单:“太矮了!”1米75的身高在女篮里算矮,但她心脏够大,气场够强。
中国女篮,这支曾被外界认为“打不过欧美高妹”的队伍,却在风雨几十年里,频频创造世界级奇迹。
亚锦赛冠军、奥运会银牌、亚运会冠军这些不输男队的成绩,是一代代女篮队员前赴后继的结果。
在我心中,这五人才是中国女篮历史长河中的最强五人,李梦韩旭竟全部落选,王思雨仅排第五名。
人人都说她是“女版克里斯·保罗”(CP3),但当年她差点没资格进青训队,理由很简单:“太矮了!”1米75的身高在女篮里算矮,但她心脏够大,气场够强。
2023年杭州亚运会决赛,最后十几秒,她一记绝杀,让中国队在主场卫冕。
大心脏、抢断王、团队协作高手,王思雨用实际行动证明:不是只有“高个子”才能统治球场。
她让中国女篮时隔12年重夺亚洲杯,自己也被评为决赛最佳球员。
2025年亚洲杯,在新生代挑不起大梁之时,是她用一次次突破,准确的四分位长传,让球队看到了赢球的希望。
半决赛被教练宫鲁鸣弃用,全程坐冷板凳,赛后颁奖礼上强忍泪水扯下铜牌的画面引发热议。
女篮的“篮板王”,是中国女篮中锋线上的另一位巨擘。
她的出现,有点像郑海霞的“接班人”。
教练宫鲁鸣曾直言:“她能走向世界!”事实证明没看错人。奥运会四强、联赛得分王、篮板王,陈楠几乎把国内外荣誉拿了个遍。
对手教练甚至无奈感叹:“光防她一个,就要派俩人!”这可不是吹牛。
2001年东亚运动会半决赛 vs 日本,18岁的陈楠26投23中,以近90%命中率狂砍50分,率队108-79大胜。
2001年亚锦赛决赛 vs 日本,再轰50分+11篮板,复制东亚运神迹,105-76夺冠,一年内两度对日本砍50+,确立“日本克星”地位。
2013年,30岁的陈楠退役,嫁给了高大帅气的公务员丈夫,生下可爱的宝宝。
可惜“赛场梦”还没熄灭,她选择复出,继续为中国女篮拼搏。但岁月终究不饶人,陈楠还是不得不再次离开球场。
第三名:丛学娣她三度征战奥运会,见证中国女篮从崛起至巅峰。
丛学娣不是天赋型选手,初入国家队时,没人看好她。但凭借"矮的是我,没实力的是你"的信念坚持训练,每日凌晨加练投篮,甚至带伤坚持。硬生生用精准的三分、凶悍的防守,靠技术和脑子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篮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所有观众都在等着看“亚洲小个头”被欧美高妹“吊打”。
结果呢?队里最矮的丛学娣(1米66)却成了场均得分最高的球员之一。
1988年汉城奥运会,她场均12.8分,三分命中率51.6%(全队最高),成为球队的外线支柱,但团队整体状态下滑,只能屈居第六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半决赛封神之战,对阵古巴时三分8投5中,砍下全场最高20分,率队109-70狂胜39分,挺进决赛。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赛后盛赞:"希望我们的球员像中国12号(丛学娣)一样出色!"
丛学娣以"小身材大能量"改写中国篮球史,其半决赛20分击溃古巴、三届奥运跨越式突破等经典战役,彰显了"拼搏到底"的女篮精神。
正如她在名人堂所言:"坚持,才是追梦路上的最高起点。"她不仅是赛场上的"神投手",更是中国篮球的精神图腾。
她是中国女篮历史上最杰出的得分后卫之一,身高1.78米的她以男性化球风、全面技术和关键球能力著称,职业生涯横跨20余年,被誉为“女乔丹”。
唯一集WNBA、WCBA、亚锦赛、奥运会四强于一身的中国女篮球员。
生涯总得分突破6000分(WCBA历史首位),场均28.1分;5次常规赛MVP、4次得分王,三分和助攻总数均居历史第一。
2011年效力沈部时,总决赛G5贡献22分并在最后56秒两罚全中,以65-64险胜广东,终结个人10年无冠历史。
作为国家队的常客,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女篮16年后重夺冠军,苗立杰是最大功臣。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苗立杰一肩挑起得分重任,场均17.9分荣膺赛事得分王,1/4决赛对白俄罗斯14投10中砍28分,率队16年后再进四强。
2012年伦敦奥运改打控卫,以场均6.5助攻成为赛会助攻王。
不仅如此,她还是中国女篮历史上第二个征战WNBA的球员,个人能力突出得一塌糊涂。
更传奇的是,2017年,37岁的她响应召唤复出,带队拿下全运会亚军,这才真正“挂靴”。她的经典战役不仅是个人技术的展览,更是中国女篮黄金时代的注脚。
退役后,她转型为教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苗立杰是中国女篮的“定海神针”,更是榜样的化身。
有人说,丛学娣是“小土豆”,郑海霞就是“小巨人”。
2米06的身高,放在男篮里都是“内线怪兽”,在女篮里更是“降维打击”。但你以为郑海霞的成功只是靠身高?那可太小看她了。
郑海霞小时候并不自信,甚至因为个子太高被同学取笑。可是教练一眼看中她,带着她苦练基本功。她的脚步灵活、投篮柔和、篮下进攻一绝,不是那种“只会站桩”的高个子。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在郑海霞的带领下,中国女篮历史性夺得银牌。
这块奖牌到现在还没有被超越。有人说,有了郑海霞,中国队至少提前进步了一届,“她把中国女篮拎进了世界一流”。这话绝不是吹。
郑海霞更是第一个登陆WNBA的中国球员,国际赛场上同样风生水起。
结语五位球星,有的拿遍国内外大奖,有的却总是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
荣誉多的如郑海霞、陈楠,奖牌拿到手软;遗憾多的如苗立杰、丛学娣,明明个人表现爆炸,却总在集体荣誉上差一点点。
除了这五位,还有宋晓波、隋菲菲、卞兰、宋晓云、陈晓丽、韩旭、李梦……无数女篮球员都在用汗水和青春浇筑着中国篮球的未来。
排名谁先谁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共同撑起了中国女篮的荣光。
来源:星火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