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下午,由两岸企业家峰会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产业合作推进小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承办的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京台生物科技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本
转自:华夏经纬网
华夏经纬网讯:9月19日下午,由两岸企业家峰会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产业合作推进小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承办的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京台生物科技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创新驱动 融合发展:京台携手共筑生物科技产业新生态”为主题,汇聚来自京台两地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趋势与合作机遇。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出席活动并致辞。
论坛期间,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王伟对《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进行了解读,重点介绍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生产流通、临床应用及投融资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内容。他表示:“北京市药监局将持续加大产业创新服务力度,深化落实改革举措,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持续提速审评审批流程,提升检验效率,全力助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自两岸的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天然药物研发、ADC创新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AI辅助病理诊断、外泌体技术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中天生技集团董事长骆孔明从天然药物概念出发,重点介绍了该公司研发的1.1类天然新药香雷糖足膏(速必一®),这是我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糖尿病足部伤口溃疡”适应症的新药。悦康药业副总经理、药物研究院院长宋更申就国际创新药研发的现状、趋势与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中国创新药行业正逐步从过去的“跟随者”转变为全球“1到N”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但要真正实现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的跨越,仍需在原始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全球竞争力等方面持续提升。东曜药业战略合作暨业务拓展亚太区首席代表连莉莉分享了公司在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创新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她强调ADC研发具有技术壁垒高、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单一企业或地区难以覆盖全部环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已成为应对全球竞争、加速创新药品惠及患者的必由之路。北京永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胡怀忠介绍了公司在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方面的研发体系、适应症布局等,特别分享了国内首个实体瘤细胞治疗药品EAL的进展,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临床Ⅱ期试验,并同步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
此外,台湾粒线体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仝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谱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升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围绕不同主题进行分享。
据悉,截至目前,北京亦庄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企业超5000家,2024年工业规上企业产值813亿元,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16.6%,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经开区正加快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已吸引阿斯利康、礼来、辉瑞、拜耳等国际龙头企业落地,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也已全部入驻。
本次论坛不仅为京台两地生物科技企业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也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共创生物科技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经开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台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我们相信,两岸携手并肩、开拓创新,必将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梁靓表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