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落地!非标问题仍未消除,*ST海越退市危机难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13:15 1

摘要:4月17日,*ST海越(600387.SH)发布4月以来第四次股票交易风险提示,本月以来公司股票从3.18元/股跌至2.02元/股,跌幅达36.48%。随着年报披露日越来越近,*ST海越也进入“保壳”倒计时。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夏高琴 南京报道

4月17日,*ST海越(600387.SH)发布4月以来第四次股票交易风险提示,本月以来公司股票从3.18元/股跌至2.02元/股,跌幅达36.48%。随着年报披露日越来越近,*ST海越也进入“保壳”倒计时。

日前,*ST海越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ST海越存在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违规行为,证监局开出合计1230万元罚单。根据罚单,公司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然而尽管监管利剑已经落下,但*ST海越退市危机仍旧严峻。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处罚落地释放了一部分退市风险,但目前来看,公司退市风险依旧很大。”记者注意到,由于2023年度非标意见所涉事项尚无确定的消除证据,审计机构中审众环表示可能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公司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或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仍将触及退市情形。”刘鹏说。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遭重罚

据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控股股东高鑫金控的组织、指使下,*ST海越及下属企业通过向供应商预付货款的形式,将公司资金转出,用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公司使用。上述行为构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中2021年1—6月发生额1.77亿元,2021年发生额3.77亿元,2022年发生额6.88亿元。

上述情况,*ST海越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亦未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部分披露,但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

其中,高鑫金控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王彬作为上市公司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组织安排资金占用,公司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曾佳未对相关事项保持应有关注,分别被认定为直接及其他直接负责人。

与此同时,*ST海越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海越能源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具体而言,2023年4月29日,*ST海越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其中同时调减2022年半年度合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30.21亿元。前述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主要是由于公司对2022年1—6月的部分贸易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确认相应成本,并在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导致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30.21亿元,分别占更正前2022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49.33%、50.51%。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证监局对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对铜川高鑫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处以300万元罚款;对王彬及曾佳分别处以250万元、80万元罚款。

或再涉及新的资金占用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此前公告,截至2023年4月30日,案涉占用资金已全部归还,但*ST海越被大股东占资问题并未随着处罚落地彻底解决。

2023年公司新增资金占用发生额达1.21亿元,截至2023年年底,占用资金余额1414.82万元,*ST海越称截至2024年5月14日,前述占用余额已归还。但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于2024年4月20日披露的《海越能源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对于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前已归还的占用资金,由于相关资金收回过程与公司对外支付大额采购款项存在时间点接近等情形,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归还资金是否来源于公司或交易对手。这也导致,2023年度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是否彻底解决尚存在不确定性。

去年半年报、三季度报,因审计机构的“无法确定”导致董事王侃和独立董事沈烈对相关定期报告投出弃权票,并提出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就《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相关事项开展专项审计。

“在公司反复被占资的情形下,董事们的弃权意见可能表明他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担忧,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澄清。”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告诉本报记者。

2024年12月28日,*ST海越发布公告,经独立董事认可,决定聘请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相关事项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但截至目前,关于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的专项审计进展未见公司有所披露。《华夏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致函*ST海越,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ST海越聘请的2024年度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中审众环,在近期披露的第二次审计阶段性情况说明中提及,公司油品贸易业务或涉及新的资金占用。

具体来看,经公司自查,2023年和2024年公司与上海邦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东营凌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油品贸易业务时,公司与油品贸易商之间通过业务资金安排,为控股股东偿还前期资金占用款两亿元。控股股东于2024年9月偿还资金占用款2亿元给油品贸易商,油品贸易商通过供应货物与退还预付款的形式退还公司,解决历史资金占用2亿元。2024年1月公司销售了2023年末1.87亿元油品存货,形成的对上海邦业及关联企业的应收款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1.59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0.78亿元,账面净值0.78亿元。目前已收回2000万元货币资金,剩余应收款项金额为1.39亿元。

中审众环称尚待核查上述业务是否涉及新的资金占用。

退市危机难解

根据中审众环最新审计进展,除前述可能涉及新的资金占用待核查外,2023年度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事项尚有多项问题需继续核实。

根据公告,碳酸锂业务存在未披露部分电解质供应商为公司的关联方;供应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额利润;1885吨电解质未到货等表明存货管理存在缺陷等情形。截至目前,中审众环对上述交易形成的差额利润金额及性质尚待核实。且存货管理问题,可能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此外,煤炭贸易业务公司与神银(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煤炭贸易业务形成的202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1.42亿元(已计提跌价0.30亿元)。经核查,截至目前,公司已将可执行债权转回公司,该债权对应江苏淮安133套房产,经评估,截至2024年末,价值为1.53亿元。中审众环尚待核查上述业务是否涉及资金占用或担保。

“若截至2024年报披露时,上述问题仍无法核实或整改,审计机构极可能再次出具非标意见,导致公司触及退市条件。若资金占用问题持续存在,可能进一步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加剧退市风险。”刘鹏说道。

而从经营层面来看,*ST海越业绩不容乐观。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6亿元至-4.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亿元-3.8亿元。

*ST海越表示,报告期内,受传统能源行业整体下行及控制大宗贸易业务风险影响,公司大宗贸易业务总额与公司主营业务规模较去年有所下滑。此外,报告期末,碳酸锂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幅度下跌,公司对产成品碳酸锂等相关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期末情况按预期收回金额,对公司应收款项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