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张继科,人们通常怀着敬佩又感慨的心情,他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的大满贯得主,还是历史上最快达成大满贯的男选手,只用455天就做到了,他在2011年和2013年连续两届世乒赛中拿到男单冠军,他拼搏的劲头和凌厉的气势确实让人很振奋。
说起张继科,人们通常怀着敬佩又感慨的心情,他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的大满贯得主,还是历史上最快达成大满贯的男选手,只用455天就做到了,他在2011年和2013年连续两届世乒赛中拿到男单冠军,他拼搏的劲头和凌厉的气势确实让人很振奋。
不过故事并非一路坦途,2021年末,33岁的他同山东省乒羽中心解除劳动关系,开启退役生涯,2023年4月,中国乒协确认他正式退役,目前37岁的他已转变为教练,举办了“张继科杯”全民乒乓争霸赛,尽管这条路也发展得挺好,但老张心里的那种感触,有谁能够真正明白?
近来张继科在一次直播里谈及自己为何提前不再接着参赛,话语之中尽是无奈与酸楚:“我坦率地说,我打到2024年是没有问题的,就我当下这个身体状况,肯定是有缘故的,”然而这句话背后的缘由,张继科并没有清晰地说起,仿佛在默默地开展着某种指责。
耐人寻味的事,爆料还是2019年、2023年初的那些风波,让他失去了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说白了不是身体原因,而是外部环境和“风向”让他没法继续走下去,虽然事后他表现得很好,身体状态保持得不错,但机会就像过了站的车,再也追不上了,这种“无奈”让多少人心疼。
细想这件事,不禁让人感慨:有才华、有努力却因某些不可控因素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赛场,这背后的故事有多少是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无形压力和墙?
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意见,聊聊你对张继科这段经历的看法,您觉得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除了自身能力,还有多少是外部因素在左右呢?
来源:德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