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大学姜旭旻与UW–Madison张若冰俩励志学者成果被JEMS接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0:08 1

摘要:近日,著名数学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 (JEMS,欧洲数学学会杂志)的 “Forthcoming Articles(即将发表的文章)”栏目更新了多篇被接受的文章。今天我们来报道下,姜旭旻、张

近日,著名数学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 (JEMS,欧洲数学学会杂志)的 “Forthcoming Articles(即将发表的文章)”栏目更新了多篇被接受的文章。今天我们来报道下,姜旭旻、张若冰与合作者发表的这篇,为啥呢,因为我觉得这两位的经历都还是挺励志的。9月16日,大湾区大学的姜旭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张若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Yannick Sire合作的题为“The singular sets of degenerate and nonlocal elliptic equations on Poincar'e-Einstein manifolds”(庞加莱-爱因斯坦流形上退化与非局部椭圆型方程的奇异集)的文章被正式接受。

该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类在Poincaré-Einstein流形的共形不变理论中自然产生的退化且非局部椭圆算子。这些算子通常反映了完备Poincaré-Einstein流形的黎曼几何与其相关共形无穷远处的共形几何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这一框架下,研究发展了定量微分理论,包括对奇异集的定量分层以及对这些(定量)分层奇异集的Minkowski型估计。所有这些结果,连同在Poincaré-Einstein流形上针对退化/奇异椭圆算子建立的新的ε-正则性结果,导出了对奇异集的一致Hausdorff测度估计。

总之,该研究解决了退化且非局部椭圆算子领域难题;此外,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揭示了在Poincaré-Einstein流形的几何与相关退化椭圆算子的椭圆理论之间一种精妙的协同作用。据了解,该研究最初版本于2023年9月上传在预印版平台arxiv上,文章2024年3月向JEMS投稿,今年9月16日文章被正式接受,历时约2年。

本文的两位华人学者的经历都还算挺励志的,我们先介绍下我们曾经报道过的张若冰。他可能是传统家长眼里的“偏科生”,1988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在高考竞争比较激烈的山东,他由于偏文科类学科“差”,2007年高考后最终被既非“985”又非“211”的烟台大学录取。但在烟台大学,他的数学天赋尽显无疑,大一便发论文,大二去上研究生的课,大三时又凭借自身优异成绩及表现被破格推荐加入了北大的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唯一的本科生)。在北大数学基础强化班,依然表现亮眼的他被中科院院士张恭庆先生看到了,并得到了张院士的强烈推荐,他最终选择到全球数学顶尖名校的普林斯顿大学读博,还拿到了普林斯顿当年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全额奖学金。就这样,张若冰直接从本科烟台大学到了研究生的普林斯顿大学,这应该算是前无古人了……。

张若冰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期间,师从两位华裔几何分析大佬:张圣容和杨建平夫妇;2016年他顺利博士毕业,后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进行了博士后研究。2020年,他又回到了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2024年,他正式加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副教授。张若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几何分析、度量黎曼几何和凯勒几何等,并在塌缩流形的研究中做出了系列重要结果。他和孙崧等合作曾两度在数学四大顶刊上发表重要成果,其中1篇去年发表在数学四大中发文最少的Acta Mathematica(详见号内文章:“双非偏科生”张若冰再发数学四大刊的Acta Mathematica);另一篇为2022年发表在另一本四大《JAMS》上,该研究还让他荣获了2023年度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此外,他还和中科大的陈杲数次合作,相关成果发表在《杜克数学杂志》等期刊上。可以说,张若冰目前所取得成绩已超过了大部分当初起点比他高的人了!

张若冰算是后来居上的“逆袭”,而本文另外一位中国学者姜旭旻则算是在领域内坚持不懈的“耕耘”。姜旭旻2008年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取得了学士学位,此后他跨专业到本校数学专业读博。2011年他又前往美国圣母大学读博,并在2016年取得了该校数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先后任美国罗格斯大学希尔助理教授、福特汉姆大学PMC访问助理教授和讲师。2024年7月,他在国外待了近13年后回国,加入了广东省最新成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大湾区大学(田刚院士为首任校长),任理学院助理教授。姜旭旻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几何分析和偏微分方程,他对微分几何中一直退化椭圆方程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其中蕴含的几何性质。

姜旭旻本科不是数学专业出身,这也让我想起了此前我们写的一篇关于非数学专业出身的优秀数学家的文章,详见:他们最开始不是数学专业,如今从事数学研究,发了数学四大,有的已成知名数学家。但出于兴趣爱好,他投身到了数学领域,并作为自己的职业。从姜旭旻的履历可以看出,他博士毕业后在国外一直是助理教授和讲师的职务,并未拿到终身教职,即使现在来到大湾区大学,也暂时是助理教授。但他依然没有选择“转行”或是放弃,他此前文章不算多,也曾在Annals of PDE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进入2025年,他算是迎来了一个小“爆发”,除了本篇JEMS文章被正式接受外,在今年3月,他还和西湖大学傅鑫、德国明斯特大学Hans-Joachim Hein合作在数学领域,特别是几何与分析交叉领域享有盛名的《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GAFA,几何与泛函分析)上发表了重要成果。相信持续在领域内耕耘的姜旭旻今后还将会带来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来源:科技大满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