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提出“ACT三步走”路径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解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0:14 1

摘要:在数字经济深度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当下,AI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成为驱动千行万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然而,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普遍面临“投资难见回报”“数据难转价值”“应用难规模化”三大痛点。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企业销售总裁陈雷发表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数字经济深度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当下,AI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成为驱动千行万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然而,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普遍面临“投资难见回报”“数据难转价值”“应用难规模化”三大痛点。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企业销售总裁陈雷发表“跃升行业智能化,千行万业启新程”主题演讲。演讲不仅通过真实案例拆解了行业智能化的实践密码,更提出“ACT三步走”实施路径,为企业破解转型困境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其观点背后折射出的行业趋势与实践逻辑,值得深入解读。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企业销售总裁 陈雷

从案例到规律:五大关键发现锚定行业智能化核心痛点

陈雷在演讲中提出,“人们已不再问“为什么(Why)”要用AI来赋能千行万业;现在,更多人关心的是,AI技术要如何(How)才能真正为千行万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一转变,精准地捕捉到了当前AI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即技术能力与商业价值之间的鸿沟。

围绕“How”,陈雷提炼出三个直击企业痛点的核心问题:第一,如何确保AI投资能产生可衡量的商业回报?第二,如何将企业独有的、宝贵的专有数据,转化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如何让AI应用从实验室的“盆景”成长为支撑核心业务的“森林”?笔者认为,这三个问题,构成了企业推进智能化转型必须跨越的“三座大山”。

华为并未空谈理论,而是实践出真知。通过电力、医疗等垂直行业的实践案例,直观展现华为的解决方案,通过具象化的成果验证AI的价值。

电力行业的实践聚焦“数据价值转化”。南方电网基于华为昇腾算力平台与MindSpore AI框架,开发出“大瓦特”行业大模型,通过数据治理与模型调优,将缺陷识别效率提升5倍,图片识别准确率提高至90%以上。这印证了“通用模型无法直接解决垂直行业问题”的观点,也证明企业只有将高质量专有数据与技术结合,才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医疗领域的AI病历一体机方案,则体现了AI的“普惠价值”。华为支持伙伴润达开发的方案,在华西医院实现最快“1秒生成病历”, 在医生审核阶段平均不超过4处修改,大幅压缩问诊时间、提升病历质量。这一案例打破了“AI智能化只服务大企业”的误区,让技术沉淀至基层诊疗场景,惠及普通民众。

以上案例虽分属不同行业,但共同指向一个结论:AI的价值落地,必须与行业核心业务深度绑定,以技术突破解决真实业务痛点,而非追求“炫技式”的试点。

基于大量实践,华为总结出推动行业智能化的五大关键发现:第一、场景选择至关重要。AI的价值更在于与核心生产场景深度融合,从而重塑流程,推动智能产品与服务的交付方式。第二,垂域数据的质量,决定行业模型的能力。行业智能化的落地,仅依赖开箱即用的通用模型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基于自身及所在行业积累的大量高质量数据,对通用模型进行训练和调优,才能形成专属的行业模型,构筑差异化竞争力。第三,智能体(AI Agents)正在快速规模化,驱动对大规模推理的旺盛需求。第四,人机协作正在成为新的组织范式。第五,系统化治理与风险管理是必须守护的底线,必须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AI的应用安全、可持续、可信赖。

这五大发现环环相扣,从“选场景”“用数据”到“建体系”“防风险”,构成了行业智能化落地的完整逻辑闭环,实则也是华为对行业智能化规律的深度总结,这也为后续“ACT三步走”路径的提出埋下伏笔。

ACT三步走路径,一套可落地的行业智能化实施方法论

如果说五大关键发现是对行业趋势的“把脉”,那么陈雷提出的“ACT三步走”实施路径,则是华为为企业量身打造的“治病良方”。这套路径以:评估高价值场景(Assess high-value scenarios),结合垂直行业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Calibrate AI models using vertical data),规模化部署AI智能体以重塑关键业务(Transform business operations with scaled AI agents)为核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解决了企业的核心困惑。

陈雷进一步阐释:在“评估高价值场景”阶段,华为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AI场景选择评估框架”,从商业价值、场景成熟度、业务与技术融合度三个维度量化评估,打破了过去“凭经验选场景”的盲目性。截至目前,该框架已帮助客户落地1000多个AI核心生产场景,证明其科学性与实用性。

在“结合垂直行业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阶段,要训练出高质量的模型首先要解决数据治理这一难题。“在这方面,华为能够提供完整的工具链,帮助企业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模型。我们的Model Arts一站式AI开发平台和Data Arts数据治理与集成平台支持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处理与知识图谱集成,从而能够大幅提升效率。”陈雷说,“此外,通过华为统一的“湖仓一体”平台MRS,企业可以将海量原始数据导入“数据湖”,再转换为结构化的“数据仓库”资产,让数据从“放着吃灰”变成“拿来即用、天天上岗”。”

“规模化部署AI智能体重塑业务”阶段,则解决“效率与人才”的难题。华为一站式Versatile平台可自动生成100多个步骤的智能体与业务流程,大幅缩短部署周期;同时,随着人机协同程度不断加深,真正的业务转型需要业务人员的深度参与。为此,华为建立了系统化的AI人才发展体系,让业务人员从“AI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一阶段的核心逻辑是:智能化不是“技术部门的事”,而是全企业的协同行动,只有让业务人员深度参与,AI才能真正融入业务肌理。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特别强调“面向AI的ICT基础设施是ACT路径的支撑”。华为在数据存储、计算和网络领域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集成产品,包括AI存储和UCM插件、800GE高速数据中心网络方案、高可靠星联光模块、昇腾384超节点集群等,覆盖从数据准备、传输,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以及模型开发的全流程。

生态+解决方案:让智能化转型“有伙伴、有方案”

陈雷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开放、合作”的理念,这背后是华为对行业智能化“单打独斗难成气候”的清醒认知。行业智能化涉及场景多样、需求复杂,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覆盖所有领域,因此“华为+伙伴”的合作体系成为ACT路径落地的重要保障。

从生态规模来看,华为已汇聚6300多家鲲鹏伙伴、2700多家昇腾伙伴、70多家行业咨询公司及750家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形成覆盖技术研发、方案落地、咨询服务的完整生态链。

而此次联合伙伴发布的9大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更是华为生态能力的集中体现。这9大方案覆盖城市、科技、医疗、银行、制造、物流、配电、油气、钢铁等关键领域,且每个方案都针对行业核心痛点设计:例如“钢铁高炉炉温预测解决方案”,通过AI模型实时预测炉温,解决钢铁行业“炉温难把控、能耗高”的问题;“油气智慧勘探开发解决方案”则结合地质数据与AI算法,提升油气勘探准确率,减少无效勘探成本。这些解决方案是基于行业实践沉淀的“可复制、可定制”的模板,降低了企业智能化的门槛。

从“技术驱动”到“价值驱动”,重构行业智能化逻辑

笔者看来,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传递的信息,本质上是华为对行业智能化逻辑的深入思考:华为提出的“ACT三步走”路径与五大关键发现,将智能化拉回“价值驱动”——以高价值场景为起点,以垂域数据为核心,以规模化落地为目标。

对于各行各业而言,随着“ACT三步走”路径的落地与9大解决方案的推广,行业智能化或将告别“碎片化试点”阶段,进入“规模化复制”的新阶段。而华为所倡导的理念,也可能将成为未来行业智能化的共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启千行万业的智能化新征程。

来源:环球Tec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