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天津河西区文化馆策划的“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收官。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课堂等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累计开展非遗技艺展演、互动教学等各类活动近10场。
天津日报讯(记者 高爽)近日,由天津河西区文化馆策划的“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收官。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课堂等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累计开展非遗技艺展演、互动教学等各类活动近10场。
在此期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天津面塑”、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肖氏剪布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迷踪艺头路拳”等非遗走进中小学校园,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文化内涵。”河西区文化馆副馆长刘晓柯表示,该馆创新打造“少年话非遗”主题课堂,相继开展“开学第一课”“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将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馆校联动,让传统技艺融入校园生活。后续,该馆将推动更多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学校,以课程融合、实践育人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