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黄冈独选“戏纹双辉”路灯?一盏灯如何激活景区夜游新体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09:56 1

摘要:如何让文化符号在夜间也能“活”起来,用灯光激活黄冈景区乃至城市的夜间活力?广东巴菲照明给出了答案——在湖北黄冈,以黄梅戏文化为核心,打造“戏纹双辉”主题路灯,让灯光成为文化传播与氛围营造的纽带。

如何让文化符号在夜间也能“活”起来,用灯光激活黄冈景区乃至城市的夜间活力?广东巴菲照明给出了答案——在湖北黄冈,以黄梅戏文化为核心,打造“戏纹双辉”主题路灯,让灯光成为文化传播与氛围营造的纽带。

一、从文化中汲取灵感,打磨专属灯光载体 为了让黄梅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路灯更好地融入景区,成为激活夜间活力的“引擎”,广东巴菲照明的设计师团队深入研究黄梅戏文化元素,从脸谱、祥云纹样到戏曲服饰线条中寻找灵感。团队手绘数十稿设计图,反复打磨二十余次,历经创意构思、草图绘制、灯光效果模拟、细节调整等环节,最终确定“戏纹双辉”路灯的外观轮廓与灯光方案。这款路灯不仅满足照明需求,更要成为黄梅戏文化的“移动展厅”,白天靠造型传递文化,夜晚靠灯光放大魅力。

二、灯光细节:让黄梅戏在光影中“登台唱戏” “戏纹双辉”的灯光设计是项目核心,每一处光线安排都在为黄梅戏文化的夜间呈现“搭台布景”。

(一)灯罩:暖光与祥云的“戏曲式光影” 路灯灯罩采用暖黄色透光材质,表面雕刻精致祥云图案。从灯光技术看,灯罩内部LED光源经过严格配光设计,光线透过祥云纹理的灯罩时,形成柔和且富有层次的漫射光。夜晚点亮时,5000K色温的正白色灯光缓缓溢出,既像戏曲舞台“面光”,均匀照亮道路(保障游客夜间行走安全);又让祥云图案在灯罩表面形成朦胧光影,仿佛祥云在暖光中流转,让白天静态的祥云造型在夜晚拥有动态光影生命,实现“白天看造型,夜晚看光影”的双重艺术效果,使黄梅戏的空灵意境昼夜可感。

(二)灯杆:纹样与脸谱的“灯光特写” 灯杆主体为深棕色,金色戏曲纹样如流水蜿蜒,底部是色彩鲜明的戏曲脸谱。为让这些文化元素夜间更具表现力,广东巴菲设计团队在灯杆隐藏设置辅助投光装置。投光灯选用高显色性LED灯珠,功率低却能精准打光:夜色降临时,辅助灯光柔和洒在金色纹样上,静态线条仿佛被赋予戏曲水袖的灵动,在深棕色灯杆衬托下熠熠生辉;底部的戏曲脸谱被灯光“特写”,夸张眉眼、鲜明色彩在灯光下愈发立体,如同戏曲演员“亮相”,成为景区夜间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让戏曲魅力透过灯光直抵人心。

(三)整体环境:灯光串联出的“沉浸式戏曲场” “戏纹双辉”的灯光与景区整体灯光系统相互呼应。设计师们统筹规划路灯灯光与周边道路、树木、徽派建筑的灯光:路灯主照明(灯罩光线)保障道路明亮安全;辅助投光和灯罩光影负责氛围营造——暖黄色灯光与树木夜色剪影交织,远处徽派建筑灯光若隐若现,“戏纹双辉”的灯光如同文化“节点”,把整个景区夜间空间串联成沉浸式戏曲光影场。游客夜间漫步其中,既被暖光清晰指引,又仿佛置身无边界的黄梅戏演出,从视觉到心理感受文化熏陶,景区夜间活力被彻底激活。

三、“戏纹双辉”是广东巴菲照明在黄冈写下的“光影文化答卷”。“戏纹双辉”在黄冈的实践,为“文化符号+灯光艺术”的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我们将延续“以光为媒,载文化行”的思路,助力更多拥有非遗、戏曲等文化底蕴的城市与景区,打造专属的夜间文旅名片,让黄梅戏这样的文化瑰宝,在光影流转中真正“可触可感”,推动昼夜文旅活力持续共振。

广东巴菲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东升路7号高新创智城二期22栋厂房

电话:181-0750-5566

181-0750-2266

181-0750-2001

邮箱:2756295705@qq.com

来源:巴菲55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