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思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9:10 1

摘要:开始高效简约的组织,最后都或多或少走向了形式主义,无论是任何组织,包括企业、政府、社会团体、宗教组织。形式主义好像是一个贬义词,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反对形式主义,但是却很少有人拒绝形式主义,尤其身在其中、身在高位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形式主义的负面影响,那为何还要拥抱

原创 Abelzheng 读书有摘 德国

开始高效简约的组织,最后都或多或少走向了形式主义,无论是任何组织,包括企业、政府、社会团体、宗教组织。形式主义好像是一个贬义词,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反对形式主义,但是却很少有人拒绝形式主义,尤其身在其中、身在高位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形式主义的负面影响,那为何还要拥抱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一种仪式

形式主义可能最早来源于宗教,比如儒教的外在表现就是形式主义,各种繁文缛节,礼仪规范,所以形式主义是为了仪式。仪式是为了服务于故事,或者是一个宗教故事,或者是一个道德故事。故事要在人群中强化和传播,不能仅仅靠文字,毕竟识字的人不多,也不能仅仅靠说教,毕竟传播的范围有限,而最直观和传播最快的方式就是人人可以模仿的行为,当达到一定的传播量,变成几亿人都相信的故事,就成了宗教。

仪式同时也塑造了权威,与服务于故事紧密相关,故事中要有一个核心人物,可能亘古不变的一个人,比如耶稣,可能亘古不变的一个职业,比如皇帝。形式主义造就了神秘的氛围,环境的压力,身心的距离,层级的高低,权威就出来了,权威塑造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了神,人神一体,而耶稣是三位一体。如果想要权力,到了某个阶段之后就得开始传播虚构的故事

这两个功效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有利于社群稳定,有利于人类形成更大范围和规模的群体,比如国家,而规模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形式主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威尔·杜兰特和阿里尔·杜兰特合著的《历史的教训》中说:“宗教似乎让社会最底层的人有了存在的意义和尊严;通过宗教的一些仪式,使人间的习俗好像获得某种神圣性,从而使社会变得稳定。宗教使穷人不会去谋害富人(拿破仑语)。”

当然这两个功效也有副产品,就是掩盖了真相,或者看不清真相,故事的核心不是真实性。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说:“如果想知道生命的终极真相,礼仪和仪式会是个巨大的障碍。但如果你想知道的是如何达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真相往往只是一种负担,而礼仪和仪式反而是你最好的伙伴。”

形式主义是一种拖延

我们会说形式主义耽误事,会造成事情的拖延,比如开会,并不是所有的会都是为了决策,有些会可能实际上是为了拖延。我们的第一反应认为拖延是负面的,拖延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有的拖延可能是有价值的,比如礼节性的拒绝,通过一个形式主义的会议和讨论,然后打回去重做,然后不了了之,这种形式保留了提议人的自尊和脸面,没有当场回绝,也留下了一些余地。

拖延还有个好处是一种谨慎的处事之道,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有些事情不能快速判断,但是又不能放着不管,那就可以选择一些形式主义的处理方式,比如研讨,比如调研,比如规划,比如一遍遍的修改,比如上纲上线,比如东拉西扯,反正就是不“就事论事”,绕上一段时间,然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给一个决策判断,而这个决策判断跟中间过程基本上没有关系。这种谨慎的方式是一种生存之道,会少犯错误,延缓节奏,避免偏激。

形式主义的拖延也有负面效果,耽误事还是小事,更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不作为,光搞形式主义,避重就轻,正事不干。甚至,有些拖延会变成罪恶,比如战争,盐野七生在《结局的开始》:“战争拖延本身就是‘罪恶’,本来在开始阶段只要采取小范围行动就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拖延的越久,解决起来所需要的鲜血和费用就越多。”

形式主义是一种创造

各种形式主义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形式主义也会创造一些新的概念。在企业里面,形式主义就会创造新的规章制度、新的岗位、新的职责,从这个方面来讲,形式主义是有益于社会的,可以创造就业,因为去掉了所有的形式主义,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部门,那么多岗位,也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围着领导转。

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说:“很多规章制度存在的意义往往只是为了那些执行规章制度的人创造就业岗位。”

当然以上说法也有些绝对,大多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并不是形式主义,对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是必须的,比如数字化管理。这是华为学习《蓝血十杰》的核心点,用数字和事实说话,从这个方面来讲,数字化管理不能归为形式主义,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过度迷恋于数字化,而数字又不是来源于事实(事实数字往往很难获取),可能是第三方咨询机构不可靠的信息,可能是好大喜功的编造,可能是以偏概全的误解,这种数字管理就是纸上谈兵,就是形式主义。

约翰·伯恩在《蓝血十杰》中说:“因为我们迷恋这种观念(数字管理理念),以致我们创造出一大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专业幕僚,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监督其他人的工作。”

一切为了生存

以上是对形式主义的辩证看法,凡事都要从两个方面看,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存在即合理。这样就能明白,也能容忍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会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创造形式主义的人自己并不知道或并不认可这是形式主义,这是岗位创造职责,职责就是正义,从这个岗位的角度看并不是形式主义,所以角度不同,定义就不同,要换位思考;一种是创造形式主义的人知道这是形式主义,但是依然还是要做,可能是为了以上说的目的,为了仪式、为了拖延、为了创造,当然也可能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做,这就是《乌合之众》里面说的群体盲从。

无论是形式主义还是实务主义,都是手段,如果从长时间角度去看,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然后才是发展,看了约翰·伯恩的《蓝血十杰》会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多么有才能,无论多么占有先机,如果不能生存下去,一切都是零。如果把形式主义上升到生存之道的地位来看,那就需要积极拥抱必需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一种生存方式,就像大雁飞行要么人字形要么一字形,这不是形式主义。

来源:草根练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