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我贫血头晕,直接给我输点血不就得了?”经常听到有病人这样要求。很多患者觉得贫血就像汽车没油,输个血就是“加油”,简单又高效。
“医生,我贫血头晕,直接给我输点血不就得了?”经常听到有病人这样要求。很多患者觉得贫血就像汽车没油,输个血就是“加油”,简单又高效。
但这个看似合理的想法,其实是个大大的误会。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治疗贫血不能把输血当“万能药”。
输血不是“补血”,而是“借血”
首先,我们把身体想象成一家银行,血液里的红细胞就是负责运送氧气(我们生命的“钱”)的运钞车。贫血,就是运钞车(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全身各器官(各家分公司)缺氧(“没钱花”),所以患者会感到头晕、乏力、心慌、脸色苍白。
输血,就相当于从别的银行(献血者)紧急调来一批现成的运钞车。这能立刻缓解“现金危机”,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问题来了:
1、“借”来的车有损耗期:外来的红细胞寿命有限(约120天),到期后还是会报废。如果自身生产运钞车的“工厂”(骨髓)出了问题,输再多的血也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根本问题没解决。
2.自身“工厂”会变懒:如果贫血就输血,就像一缺车就直接外借,那自家的“工厂”(骨髓)就会觉得:“反正缺车了有人送,那我就不用努力造了。”久而久之,自身造血功能反而会被抑制,形成依赖。
3.身体可能“排斥”外来的车:输血是异体移植的一种形式,有一定风险,可能会发生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还会增加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治贫血,关键是找病因
长远而有效的治疗,是要查找贫血的病因,对因治疗,也就是找到“运钞车”减少的原因,然后把自家的“工厂”修好。医生给患者做检查、检验,就是像侦探一样,查找造成贫血的根源:
² 是“原料”不足?
就像造车需要钢材,人体造血需要铁、维生素B12、叶酸等原料,当这些原料的摄入量少于需要量、吸收不良、丢失或排出过多时,就会引起贫血,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这时需要积极补充造血原料,促进其吸收,减少丢失,而不只是输血。
² 是“工厂”倒闭了?
当骨髓这个工厂本身出了问题,停产了,或造血干细胞功能缺陷、质量异常,会导致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这时候需要的是激活骨髓(用药)或者直接“换工厂”(骨髓移植)。
² 是“破坏”太大?
“运钞车”刚生产出来就被破坏了,也就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且破坏的速度超过了骨髓造血的速度,因而发生贫血,如溶血性贫血。这时需要的是抑制破坏(用免疫抑制剂),而不是一味输血。
² 是“调度”出问题了?
很多慢性感染、风湿病、肾病、癌症都会导致贫血,需要治疗原发病。
那什么时候才需要输血呢?
输血是救急的“非常手段”,而不是常规的“滋补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贫血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
贫血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浓度临床表现轻度>90g/L症状轻微重度30~59g/L静息状态下仍感心慌、气短极重度<30 g/L并发贫血性心脏病*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体内具有结合与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功能的成分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医生才会考虑输血:
Ø 急性大量失血:比如遭遇车祸导致外伤、手术大出血等引起的急性贫血,生命垂危,必须立刻输血维持生命。
Ø 重度贫血且症状严重:贫血已经导致严重缺氧,比如出现晕厥、气短、心慌、心力衰竭的症状,需要输血快速缓解,特别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
Ø 对于绝大多数慢性贫血患者,尤其是轻度、中度的,可以通过补充造血原料(如铁剂、维生素)、治疗原发病等方式让身体造血功能恢复,慢慢自己造血,这才是最安全、最根本的办法。
小结
· 贫血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个症状,像发烧、咳嗽一样,必须找到背后真正的病因,科学诊治。
· 输血是救命的,不是保健的。输血有风险,且治标不治本。
因此,如果贫血,别只想着“输点血就好了”,而是密切配合医生帮你找出贫血的“根因”,然后有目标的治疗! (作者:陶燕燕)
来源:渭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