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下班去打球吗?"这句话已经成为你每天必问的台词了吗?最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患上了"羽毛球瘾",从偶尔运动变成了"不打球浑身难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就来盘点羽毛球上瘾的九大典型症状,看看你到底中毒有多深!
"今天下班去打球吗?"这句话已经成为你每天必问的台词了吗?最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患上了"羽毛球瘾",从偶尔运动变成了"不打球浑身难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就来盘点羽毛球上瘾的九大典型症状,看看你到底中毒有多深!
首先,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日思夜想"。上班时偷偷看比赛录像,吃饭时刷球友群讨论,就连睡觉做梦都在挥拍得分。手机相册里全是羽毛球视频,社交账号关注的不是球星就是教学号。更夸张的是,看到任何长条形的物体都会下意识做挥拍动作,这绝对是病入膏肓了!
装备控是第二个显著特征。别人买包看款式,你买包只看能不能装下球拍;逛街看到运动品牌就走不动道,对各种球拍参数如数家珍。YONEX、VICTOR、李宁的各个系列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能准确判断别人的球拍型号。工资到手第一件事就是盘算着升级哪件装备,这消费水平都快赶上专业选手了!
第三个症状是"球馆雷达"。每到一个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搜索附近球馆。出差行李箱可以不装换洗衣物,但绝对不能不带球拍。朋友聚会首选场地一定是带羽毛球场的场所,就连旅行攻略都要特意标注当地有名的球馆。别人打卡景点,你打卡球场,这种执着也是没谁了。
第四个表现是"社交重建"。微信好友里80%都是球友,聊天记录充斥着"今晚开车"、"求带飞"等暗号。原来约饭逛街的朋友渐渐变成了约球伙伴,甚至开始把身边所有人都往"羽球坑"里带。公司团建?那必须安排羽毛球比赛!朋友生日?送羽毛球周边准没错!
第五个特征是"时间管理大师"。为了打球可以早起两小时,晚上打到球馆关门还意犹未尽。周末安排都是围着打球转,其他约会要看有没有和打球时间冲突。最夸张的是,有人宁可错过重要约会也不愿放弃每周固定的打球时间,这优先级简直了!
第六个症状是"技术强迫症"。打完球必须复盘今天哪里没打好,看到高手打球就忍不住偷师。会花几个小时反复练习一个动作,甚至在客厅对着墙壁练习挥拍。手机里存着几十GB的教学视频,各个教练的教学要点倒背如流,这种钻研精神用在其他方面早成专家了。
第七个表现是"赛事狂热"。各大比赛的赛程记得比自家生日还清楚,为了看直播可以熬通宵。看到精彩球分会不自觉站起来模仿动作,把家里的猫狗当成练球对象。看比赛时比选手还紧张,输赢都能影响一整天心情,这代入感也是没谁了。
第八个特点是"伤痛绝缘体"。手腕疼?贴个膏药继续打!膝盖不舒服?戴上护膝照样上场!感冒发烧都不算什么,只要还能挥拍就要去打球。每次受伤都发誓要好好休息,结果两天不见球友就浑身难受,这种毅力用在康复上或许早就痊愈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症状——"经济大出血"。每个月最大的开销不是吃饭穿衣,而是买球、穿线、场地费。算下来一年在羽毛球上的花费能买好几个包,但奇怪的是从不觉得心疼。反而会因为淘到性价比高的球或者抢到特价场地而开心一整天,这种消费观也是羽毛球上瘾者的独特之处。
其实说到底,羽毛球上瘾不是病,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释放的出口,在运动中获得单纯的快乐。当然,任何事情都要适度,在享受羽毛球带来的快乐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训练,避免运动损伤。
来源:和小虫聊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