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来之前,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有机会逆转命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7:54 3

摘要:癌症的形成非常缓慢,人体长期暴露在致癌环境下,大约需要20~30年才能发展成为癌。期间要经历细胞转化、癌前病变、原位癌、获得侵袭转移能力等多个步骤。

不少人“谈癌色变”

是因为癌症的死亡率高,治愈率低

但癌症“防胜于治”

如果在“癌前病变”时能多加注意

及时“刹车”干预

就有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

记住这5种常见的癌前病变

李子禹 院长 党委副书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01

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

癌症的形成非常缓慢,人体长期暴露在致癌环境下,大约需要20~30年才能发展成为癌。期间要经历细胞转化、癌前病变、原位癌、获得侵袭转移能力等多个步骤。

在此前的二三十年里,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发现和消灭癌症。因此,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02

胃癌:警惕异型增生

正常胃黏膜转变为胃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进程,典型路径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这一过程受遗传、环境、饮食等多因素影响,通过控制环境因素(如改善饮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可有效阻断或部分逆转癌变进程。

胃镜活检报告中的专业术语提示不同阶段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此阶段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保护能力下降,是向胃癌演化的开始。

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细胞转化为肠上皮细胞,细胞分化出现异常。

异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指胃黏膜非浸润性的肿瘤性病变,介于正常与胃癌之间,属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有癌变风险,需遵医嘱积极治疗。

干预方法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根除幽门螺杆菌、戒烟限酒、低盐饮食、控制体重等。

二级预防(早筛早诊早治):

高危人群定期胃镜检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早期胃癌治疗。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规范化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

注意:

依赖症状判断胃癌并不可靠,科学筛查才是关键。

根据《中国胃癌筛查早诊早治指南(2024)》,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建议每5年做一次胃镜:

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存在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高危因素。

复查提示:

若胃镜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需遵医嘱缩短复查间隔。

03

肠癌:腺瘤性肠息肉及时切除

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0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

大部分肠息肉是良性的,但有的息肉也可能会恶变,进而引发结直肠癌。比如:

1.腺瘤性息肉、异型增生性息肉;

2.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

3.息肉数量大于3个。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的风险较大。

干预方法

结直肠癌的发展是缓慢的,从息肉到癌变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肠镜是发现息肉的“武器”,常规人群建议45岁前进行首次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息肉建议尽早切除,防止肠癌发生。

肠镜检查建议:

若肠镜检查结果无异常(无息肉或癌前病变),下次检查可间隔5年。发现异常病变应予以关注,听从医生建议积极干预或定期复查。

注意:

90%以上的肠息肉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癌变后才会有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腹痛等症状。

80%~95%的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的,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也没有药物能够使之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慢慢长大,癌变风险随之大幅提高。

04

肺癌:小心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阎石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胸外二科

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不用过于担心,只有少数需要警惕癌变,而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结节长得越“古怪”,恶性可能越大。比如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

另外也看结节大小,>1.5cm的实性结节或者>8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属于高危结节;小于0.5厘米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很小。

干预方法

1.检查

大于40岁的人,如果有吸烟、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建议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2.戒烟

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戒烟可明显降低肺癌发生率。

3.注意室内通风

防室内微小环境空气污染,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减少厨房油烟

烹饪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开窗户、开抽油烟机,炒菜后抽油烟机要再开5~10分钟。

05

肝癌:小心肝炎(长期慢性肝病)

郝纯毅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肝胆胰外二科

要防治肝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防治肝炎。

在中国,大约60%的肝硬化和80%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虽然肝癌不传染,但肝癌的致病因素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输血、性和母婴等方式传播。

干预方法

1. 检查

乙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3个月~半年体检一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

建议:健康者应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动预防。

2. 积极治疗

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有乙肝要积极治疗乙肝。

3. 戒烟限酒,避免过劳

06

乳腺癌:小心非典型乳腺增生

王立泽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的,每1万名女性中,约有5~6人患有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展一般经过为:

正常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是通过病理检查发现的一种乳腺病变,但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增加癌变风险,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视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干预方法

1. 检查

对于一般风险女性,40岁后应每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必要时联合钼靶检查。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者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女性,筛查可以从25岁开始。这些筛查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疗效果。

2. 不乱用雌激素保健品

长期在未经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类产品,可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3. 保持好心情

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跟乳腺疾病有一定关系。

4. 医生推荐一种自查的方法

对着镜子两手叉腰,用右手来查左侧乳腺,首先从向心性往外扩展,一定要平压乳腺不要捏,顺时针、逆时针都行,一圈一圈一直到腋下,到腋下后再查一下腋窝淋巴结有没有肿大。

对侧的查法也一样,用左手来查。

还可以看一看乳头有没有变形、皮肤表面有没有凹陷等。

手指轻轻挤压乳头、乳晕区,如果有溢液表现,则需要及时就医。

乳腺自查可以在每个月月经过后的7至10天进行,这时候乳腺腺体比较松软,不胀痛,绝经妇女和男士每月可固定一天做乳腺自查,一旦发现异常,就应去医院检查。

记住这5种常见的癌前病变

胃癌:警惕异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

肠癌: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风险,息肉越大风险越高,建议及时切除;

肺癌:小心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肝癌:小心肝炎(长期慢性肝病);

乳腺癌:小心非典型乳腺增生。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