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把移民往非洲送?特朗普遇到的大难题该如何解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07:43 3

摘要:这段时间美国对外动作挺多,但国内的非法移民问题越演越烈。特朗普上台前承诺要把问题送回去,可真正落到执行时,第一道难题就摆在桌面上——要送到哪里?

这段时间美国对外动作挺多,但国内的非法移民问题越演越烈。特朗普上台前承诺要把问题送回去,可真正落到执行时,第一道难题就摆在桌面上——要送到哪里

按理说最直接的做法是遣返原籍国,可那些国家费尽心思把人送出来,就是不愿再接回去

那既然正门走不通,便去找第三国,由美国掏钱,谁愿意接收就与谁签协议。

卢旺达就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清单上,英国曾经推出把无证偷渡者送往卢旺达的方案,围绕人权与安置的法律拉锯持续多年,赔付与基建款加起来数以亿计,直到换届后一纸作罢。

英国方面为此出资建设庇护酒店与生活设施,每名被送达者另有补贴,累计花费据称达7亿英镑

美国这边看到卢旺达的基础设施还在、流程也能复用,便在8月5日宣布达成第三国驱逐安排:先期接收250人,美国以补助金形式承担费用。

卢旺达政府发言人强调会提供培训、医疗与住房,希望把被送来的人重新安置成新生活。

斯威士兰起初也点头,但很快又被国内外舆论顶回去。

这个被南非包围的内陆小国担心治安与资源承压,国内反对派批评自己都顾不上,哪里有余力接美国的移民。

旁边的南非更担忧一旦人员外溢,本国边境首先吃紧。

人权组织也在另一侧发难:所谓安全第三国的卢旺达,人均日收入不足四美元、连监狱伙食紧张

压力之下,斯威士兰宣布不再接收,转而声称愿意协助原籍遣返,等于把皮球踢回美国。

随后流出考虑南苏丹的设想,同样被指向冲突风险;又传来想起尼日利亚的风声,则被对方以2.3亿人口自身难顾为由拒绝。

类似阻力也在别处继续出现,与乌干达、洪都拉斯的沟通传出不同口径。乌干达只考虑接收非洲籍、且无犯罪记录者;洪都拉斯则欢迎西语裔、哪怕拖家带口

几天之后,乌干达外长又对媒体表示并不知情,这个反复也显现出实际操作有多困难。

在七月,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加蓬等非洲国家领导人被邀请赴美商谈,他们的表态都很坚决:自己哪怕穷,也不做“垃圾站”。

外人愿不愿接,既看钱,也看国际舆论与国内政治承受力。

外部层层困难,美国内部更是嘈杂。自由派地方政府坚持庇护城市政策,特朗普政府试图用财政杠杆反制,要求对不配合联邦执法的州和城市扣留资金

多地检察官不满针对此提起诉讼,最终法庭裁定联邦不得因不协同执法而停拨款项,特朗普的算盘失灵了。

在预算拉锯之外,执法端也不好看:在得州筹建大型移民拘留中心,采购合同高达12亿美元,却交给一家地址在民宅、几乎没有联邦履约记录的三无小公司

竞标公司认为有内幕,可五角大楼却以涉机密为由拒绝透露,人权团体抗议的声音越来越大。

更逆天的是,特朗普要求把边境墙涂成黑色以增强吸热,想以高温阻拦攀爬,媒体公众一片嘲笑声,讥讽说可以戴手套或者晚上翻越。

移民拘留中心合同也是争议满满:首批计划配置1000张床位,预付款约2.3亿美元,折算单床约23万美元,这单价高的离谱。

媒体追到五角大楼门口询问具体清单,结果又被国家安全与合同保密原则理由搪塞。

几家落标企业随后联合起诉,要求公开评分表与采购依据,宣称程序性正义不应被保密条款覆盖

还有执法激励这一档子,特朗普政府把国土安全体系内的资金上调了一大截,驱逐官员的加班费、退休福利与工资梯度拉高,并以奖金、学贷减免等方式招募万名新人。

甚至征召广告还借鉴了美国二战的经典,标语上写“国家需要你”。

页面风格复古,最具代表形象的山姆大叔指着镜头的海报重新上墙。

据公开宣传,参与抓捕可获最高5万美元奖励,部分岗位叠加学贷减免;机构目标是再增加一万人手,尽快把遣返流程推起来。

看上去很强硬,但如何衡量成效成为下一道问题。

国土安全部在八月中旬公布一组数字:不到200天,约160万非法移民离开美国

但其实有超过一半属于自愿离境——通过CBP应用登记离开,获得1000美元补助与免费出境安排。其余部分是行政驱逐与拘押未决者

支持者认为这是街道更安全、学校医院减压的证据,但反对方又说统计口径混杂、没办法证明持续效果。

国会里,部分民主党议员不再一味强调庇护和临时保护,转而主推更宽的签证配额和更顺畅的合法入境通道。

他们开始抓拘留中心的细枝末节进行猛打,突击检查卫生、安保和人权条件,哪怕是一条流程不合规也要大做文章。

强硬派的民主党还是主张地方对联邦执法设限。芝加哥、纽约刚被特朗普政府点名“需要联邦协助”,地方领导人直接回怼说不欢迎军力介入。

随后给警局下令,禁止与联邦联合巡逻、拦检,要求警员必须明示身份,要最大限度防止联邦政府越权。联邦倒也识趣,更多力量压在了红州和边境县,对于蓝州则敬而远之。

另一边美国的对外宣传系统也跟着吃紧,美国之音裁掉一大批岗位,广播板块几乎停摆,一千三百多名员工被迫休假。

美国国际开发署原定约三十亿美元的项目被砍,国务院对外传播和“民主价值”推广的预算缩水,涉及九亿美元的宣传经费,以及多项维和与推动民主项目的八亿美元、三亿美元都被调整。

两位前总统轮番公开批评,白宫坚持说要先把内政稳住。可钱是收回来了,移民问题不会因此自动消失。

最有意思的是舆论场上围绕特朗普个人健康的传言也时有出现,有人据此猜测权力交接的预案。副总统万斯直接表态说“随时可接任”,但同一时间又强调总统状况良好

前段时间特朗普很久没露面传言说他去世了,虽然后面高尔夫的照片压住了风声,但在镜头里他手背的那块淤青,又成了公共谈资的一部分。

联邦与地方在移民这件事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法庭也在旁边扮演着不确定的调停者,这是美国内部的裂痕

而外部的第三国方案,又因为对方承受力和国际形象谈一轮退一轮。

特朗普政府想用行政工具给系统止血,但又要在法治框架和同盟关系里找台阶

现在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来源:厉羽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