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奶奶,得了艾滋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8 10:19 2

摘要:性盲比文盲还可怕!老年人,离艾滋病并没有那么遥远。真正的魔鬼,不会在你面前露出自己的獠牙。真正的恐怖,也不是你所能看到的伤害和病毒。

来源丨医脉圈

性盲比文盲还可怕!老年人,离艾滋病并没有那么遥远。真正的魔鬼,不会在你面前露出自己的獠牙。真正的恐怖,也不是你所能看到的伤害和病毒。

医院的故事,不只是救命与治疗;幸福的也从来不会是故事,不幸才是...

62岁的于爷爷手中拿着的化验单就像一张判决书,拿着烫手,看着刺眼。「待确定」虽然只是怀疑,但他还是愣住了,好像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坐在门口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没人听到他和电话那头的人聊了什么。可以猜测的是,电话那边应该是于爷爷91岁的母亲崔老太。

几周前,崔老太咳嗽、高烧,当时包括于爷爷在内的家里人考虑老人家可能是着凉了,所以就去门诊开具了退烧药。吃了几天退烧药后还是没有任何起效,病情还在加重。

眼看着老人家撑不住了,于爷爷带着崔老太去了医院。

「我们建议你带老人家去验下血」

「老人家身体这么虚弱能抽血吗?」

「你知道我们让你带她去检查什么吗?」

「我当然不知道啊!」

「梅毒和艾滋的检查」

「怎么可能,父亲去世20多年了,母亲平时一个人生活,虽然我不清楚那方面的事情,但是这绝对不可能!」

老年人

1

老年人,性生活,艾滋病

浙江义乌,一名 91 岁的老太太崔某,被确诊患上了艾滋病。而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她染上艾滋病的途径,竟然是性行为。

崔某丧偶已经 20 年,独居在义乌闹市区,虽然年过九旬,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说话也中气十足。

由于一个人住,有时候崔某会收留一些捡破烂的流浪汉,既可以排遣孤独,还可以收取 “住宿费” 补贴家用。

这些年来,先后有两到三名 60 多岁的男性,要求和她同床共枕,崔某也稀里糊涂和他们发生了关系。

于是,就这样,她染上了艾滋病。

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也有新闻报道,一名 50 岁保姆被查出艾滋病,原因是她在照顾三名独居老人,不仅给他们买菜做饭做家务,还要陪他们定期睡觉。

而其中一名老人,HIV 检验呈阳性。

一提起艾滋病,很多人想到 “性”;而一想到 “性”,很多人觉得这是年轻人中年人的专利。

没多少人,会把老年人和艾滋病联系在一块。

但数据让我们大开眼界:以贵州省为例,今年新报告的艾滋病新增病例中,60岁以上老人要占到三分之一。

而来自杭州疾控中心的数据也表明,近年来杭州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大于 50 岁以上的男性高龄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老年人,离艾滋病并不遥远。

2

老年人也有性需求

很多人听到老年人患上艾滋病的新闻,必然要大骂 “为老不尊” “老不正经” “老年人变坏了”,欺负老年人没掌握互联网上的话语权,想怎么骂就怎么骂。

但问题是,老年人有性需求,正不正常?

当然正常。

性生活,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很多老年人依然有性能力,也有他们的性需求。

国画大师齐白石,在 57 岁时,娶了 18 岁的胡宝珠为妻,一连生了 8 个孩子。胡宝珠怀上第八胎的时候,齐白石甚至已经 83 岁。

知乎一个匿名网友,他的外公已经 80 岁了,仍旧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外出嫖娼,一不小心兴奋过度,中风了,还卧病在床。

倒不是齐白石,以及那位知乎网友的外公,特别天赋异禀,普通老年人在性方面的兴趣,也不遑多让。

美国杜克大学对 66 到 71 岁老人的调查发现,对性有兴趣的男性为 90%,女性为 50%;

性学家金赛的研究指出,94% 的男性和 84% 的女性过了 60 岁仍有性行为;

而国内性学家潘绥铭,在《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中说:在中国 55-61 岁的老年人中,53% 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 39% 的老年人可以达到每月 3 次。(来源 | 一条)

看来,人老,宝刀不一定老。

3

76岁老人感染艾滋

“CD4细胞超低,艾滋病阳性!”

2017年9月,感冒拖了将近一个月还没好的老李,不管输液还是吃药,都没有好转。忽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现:今年去找过“小姐”,会不会……通过检测,艾滋病的标签就这样和老李捆在了一起。

“你丢人不丢人!”老李的老伴刘阿姨比他小3岁,今年也已经73岁了,得知快80岁的老伴感染了艾滋病,刘阿姨“恨死了”。对这个在自己身边躺了快40年的枕边人,“打他都不解恨!”

刚得知老伴感染艾滋后,刘阿姨整宿整宿睡不着,后来发展为不和老伴儿说话,“但有时候看见他难受那个样,也还是会心里难过。”

对于老李而言,仿佛在确诊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个“好人”了。

过了小半年后,刘阿姨最终选择了原谅。“这是我丈夫啊,陪着我快40年了,从情感上我不能原谅他。可是,也可能我老了……”

如今,老伴每次去医院拿药,她都会陪着。在陪老李去了几次后,她渐渐和王春梅主任熟悉起来,看到比自己女儿略大几岁、很有耐心和爱心的王春梅,刘阿姨有太多倾诉的欲望。在一次陪同老伴拿药后,刘阿姨趁着王主任不忙,关上门诊室的大门,向王主任坦露了心扉,“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了……”

但是,痛过、恨过、挣扎过,最终选择了原谅。“很无奈,可能这就是女人的悲哀。”刘阿姨说。

04

关于艾滋病

配图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

截至2018年底

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

这样的数据

不免让人瑟瑟发抖

我们总会觉得艾滋病离我们很远

对于艾滋病也总是敬而远之

其实只有了解,才能更好的预防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皮肤病门诊主任王春梅在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曾接受生活日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新增艾滋病患者的情况是“两头翘”,即学生患者和老年人患者增加占比大。

以为是感冒却查出艾滋

16岁小伙因“好奇”中了招

近年来,还有另外一个艾滋病群体快速增长——学生。

“好奇。”面对济南市疾控中心和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的询问,只有16岁的张庆眼里看不到丝毫恐惧,“听别人说男生和男生之间可以……只是试了试。”其实,说张庆完全不恐惧也不尽然。最初被确诊的两天,“吓坏了!”除了险些晕倒,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尿失禁。

然而,在度过了最初的恐惧后,张庆反倒满不在乎了,“阳性就阳性呗,还能怎样?吃药吧。”无所谓地耸耸肩,16岁的少年仿佛以为自己很酷。

其实,最先通知他进行快速初筛的,是他那次偷尝禁果的“对象”。等待检测结果的日子,张庆没觉得多么漫长,心里的波动却在所难免。

“电话中,他们先核实了我身份,然后告诉我,HIV阳性。”张庆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愣了一会儿,旋即踉跄几步,内心的波澜久久无法平静。

暴露后预防

相较于已经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很多有了高危行为后,在72个小时的暴露后预防进行阻断的人,要幸运许多。

“这就是我的‘后悔药’。”孟平是个大一学生,也许是刚刚结束了高中生活的压抑,上大学后,他进行了高危行为。

在那之后,他就后悔了,“鬼迷心窍,之后脑子里就总是浮现艾滋病的新闻。”于是,孟平自己打听着找到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并服下了阻断药,成功阻断了这次高危行为带来的艾滋病病毒。

“像他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王春梅说,今年她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是指发生HIV潜在暴露后,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以防止感染HIV。”

暴露后预防应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并且必须在发生暴露的72小时(最好24小时)以内开始使用。一旦发生潜在的HIV暴露后,应尽早开始预防,越早越好,每小时都很重要。

王春梅介绍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今年接受的暴露后预防者数量是前些年积累的总和,且今年到医院进行暴露后预防者100%阻断了艾滋病病毒。

5

别再谈“艾”色变

提醒大家,只要注意防范以下这3种传播方式,日常中的握手、接吻甚至是皮肤接触都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性接触传播防范:务必在发生性行为时采取安全健康的方式。

血液传播防范:必须建立安全防范意识,一定不要在不符合规范的医疗机构就诊或者纹身。和艾滋病患者接触时切记伤口处理,一定不要共用注射器。

前面两种传播方式都是由当事人在自己主观意识和行为上加强防范,唯独母婴传播要从源头上避免——母亲。

所以,怀孕前夫妻2人做孕前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艾滋病人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其实艾滋病毒感染初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到艾滋病病毒的严重破坏后,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这里有一个恐怖的事实,艾滋病毒的平均潜伏期为8-10年,短的可以是几个月,而长的甚至可以达到十几年。

不过,也不必太担心,因为艾滋病只有以下人群是高危的感染人群:

多性伴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性传播感染群体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与HIV/AIDS患者有过性接触者

如果你是以上人群之一,建议尽快进行相关检测。那么,又该如何准确排除是否感染HIV呢?

怀疑感染HIV,在可疑暴露后3个月时筛查HIV 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HIV感染。

窗口期一般是数周到3个月,3个月时筛查HIV抗体阴性,感染HIV可能性极小。但偶有超过3个月后HIV抗体报阳的情况,必要时可延长检测时间。

最后,如果真的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以: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可以免费检测或咨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的网站上可以查到全国VCT名录。拨打全国卫生热线12320查询也行。

近年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报告数呈增多趋势。艾滋病防护意识差,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依旧任重道远。而普及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明确检测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尽早接受干预治疗,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艾滋病患者是需要被关爱的,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与关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我们也不要将其特殊对待,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我们要与其平等相处,这样才能给艾滋病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如今,人们在注重老年人的需求时,更多倾向于心理层面,却往往忽视了老人的生理需求,比如性,甚至还有人觉得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即便衰老,他们依旧拥有作为人的权利与需求。

而老年人的性需求,也并非洪水猛兽......

来源:医丁点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