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沉寂三十载后再遇前妻雪雪,归家后心如死灰,妻子取笑:死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12:55 3

摘要:戴笠走后,郑介民、唐纵、毛人凤、沈醉这四位大佬,突然之间变成了军统局的核心人物。不过唐纵不想再在军统里混了,决心去警察总署当署长。郑介民比不过毛人凤,气不过就离开了。后来,郑、唐、毛这三人都抢先一步,跟着蒋介石跑去了台湾。

说到沈醉,提起他来,大家都习惯用一个词:大特务。

确实如此,沈醉那会儿可是国民党军统局里数得上的头号特务,杀人从不手软,简直就是个大魔头。

不过今天咱们聊的不是他的狠辣,而是沈醉的另一面,或许没人会想到,他竟然也是个痴情种。

一、夫妻各奔东西

军统的几个头头里,唯一被我军擒住的,就是沈醉。

戴笠走后,郑介民、唐纵、毛人凤、沈醉这四位大佬,突然之间变成了军统局的核心人物。不过唐纵不想再在军统里混了,决心去警察总署当署长。郑介民比不过毛人凤,气不过就离开了。后来,郑、唐、毛这三人都抢先一步,跟着蒋介石跑去了台湾。

沈醉被派到云南去打理潜伏和游击的事儿,还被封了个中将司令的官衔。

那会儿沈醉也没啥特别感觉,把老婆孩子都带到了昆明。反正,他还能趁着解放军攻城之前,带着家人坐飞机跑掉。

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失误,就算是再精明的家伙,也会出差错。

沈醉的智商和情商都属上乘,不过没想到局势变得如此迅速,还没开始调查情报,解放军已经快要压到昆明。城里的百姓都惊惶不安,听说卢汉可能有动作。沈醉一察觉形势不对,就把老婆孩子都送上飞机,让他们先跑到香港躲一躲,等这边事情稳定了,再去接他们。

沈醉的老婆粟燕萍带着几个孩子一块跑到香港,谁知道,这一走,就是32年,沈醉和粟燕萍竟然再也没见过面。

卢汉心怀希望,偷偷和解放军商量好,打算起义。解放军方面希望他能说服昆明的国民党军政负责人投降,即使不能全部说服,也要尽量多拘留或逮捕他们,这样能减轻解放云南的阻碍。

卢汉按照既定计划行事,趁着国民党重要人物张群到昆明布置防务的机会,把城里的军政要员都召集到会场。在会议中,把沈醉、李弥、余程万(这两位是云南国民党军的头头,都是军长级别的高官)等人都扣押在那儿,向他们讲明大义,要求他们联名签署起义声明。

卢汉这手段可真叫一绝,把那帮国民党军政要员都搞得死死的,没人带随员出面,想反抗也没门,不得已只得签了字。

不过后来还是有一部分人成功逃出了昆明,特别是李弥和余程万这俩,传出了消息,命令他们的部队包围昆明城,硬要卢汉释出两个军长,卢汉也只好答应放走了李弥和余程万。

沈醉手底下的军统特务们全都被隔在外面,根本没得逃跑的空儿。后来解放军攻入城,把沈醉抓了,关到重庆当年国民党办的中美合作所。再后来,沈醉还跟宋希濂、徐远举(军统的人)、周养浩(军统的)这些人一块儿被押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这一折磨持续了11年,直到1960年,沈醉真心悔过后,才被人民政府特赦,重新获得自由。

在这漫长的11年里,沈醉在改造的同时,心头最挂念的还是他那爱妻粟燕萍。

二,心里一直惦记着雪雪。

他对粟燕萍的感情是真的浓。

粟燕萍那会儿在军统开办的临澧特训班里参加学习,认识了当时的教官沈醉。她那时候才18岁,长得漂亮水灵,是个典型的大美人。有一次训练时期,学员们要学游泳,可一帮女孩子都不敢下水,粟燕萍倒是带头跳了进去。她水性不太好,扑腾了几下就沉到了水底。沈醉看到赶紧跳下去,把她给救了上来。从那以后,两人开始有了接触,也在感情上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一回,粟燕萍去找沈醉请假,说是父亲病得很重。沈醉和她又是同乡,正巧一起往长沙回。一路上,两人聊得很投机,当时沈醉也才24岁,那种模糊不清的情愫,就差一点点火星就能点着了。

沈醉顺路把粟燕萍送到她家,见粟父年事已高病情危急。粟父一看到女儿带回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便拉着沈醉的手说:“以后就托付这个姑娘了。”沈醉也不便当面答话,只好半推半就地点点头。

粟燕萍父亲去世后,沈醉觉得随便说两句安慰的话不算什么,但男女之间,这事儿不能儿戏。两人本来就有情意牵绊,回到临澧特训班之后,彼此的好感越发浓厚了。

终究有一天,沈醉鼓起勇气向粟燕萍表达了心意,还专门为她写了一首诗:

灯火璀璨照花容,宛如嫦娥降广寒。

这样娇媚的景色天上难得一见,人间又能遇几回呢。

粟燕萍少女心悸,心底对那才华横溢、武艺高强的沈醉一见倾心,因此也热情地回了一首诗:

岁岁容颜憔悴,谁料心凉梦广寒。

幸而门墙上满是桃李,庭院中红白花色随你赏。

任你看看……沈醉一瞧,心头都软了下来。不多时,两人就在长沙办了喜事。

其实结婚这事儿也碰到点儿小插曲。那会儿戴笠定了家规,军统里的人不能随便成婚,更别说沈醉还娶了个女学员,传出去说不出去丢人。可沈醉可不是一般人,他很会揣摩戴笠的心思,做事做人大多能得戴笠的喜欢,所以到28岁那年,他就当上了少将。戴笠也挺支持他的,见他娶了个漂亮的姑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面还帮着遮掩掩护。

粟燕萍的小名叫雪雪,沈醉一直就这么叫着她。两人相处得特别恩爱,感情就像蜜糖一样甜蜜,琴瑟和谐。结婚之后,他们一共生了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真是甜得不得了。

沈醉被押到功德林接受改造以后,和外界的消息完全断开了,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妻子、孩子们到底去了哪儿。尤其是他那爱妻雪雪,独自一人带着六个孩子,没有一点经济来源,真是不知道她在香港过得怎么样。

沈醉在狱里写日记,差不多每写三篇,他就要提一下雪雪一次。

咱们来看看这段,感受下沈醉对雪雪那份深深的思念:

12月9日,是星期天,天气阴沉。

12月9日,个天阴沉沉的,上午我补了一件毛衣。这件毛衣对我来说特别珍贵,因为雪雪曾经穿过它。在她还在昆明的时候,经常披着这件毛衣,现在脑海里还清楚地浮现出她披着它的样子。我一定会用心收藏,好好保管这件毛衣,毕生珍惜。……

12月10日,星期一,天阴阴的,还飘着点小雪。

昨晚又梦见雪雪,可能是因为下午穿上她以前穿过的那件毛衣时,脑海里浮现出了过去的事情,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吧。夜里梦到她,心里总是觉得挺舒服、挺开心的。

……

昨晚院里的衣服上落了一点雪,我轻轻地摸着它,感觉它凉丝丝的,可我心里那份雪雪,却是暖烘烘的。那股温暖让人心里都添了香味,雪雪啊,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再把你搂进怀里,好好享受你的暖意。……

沈醉没想到,他的日记竟然帮了他一把,真是挺有趣的事。那时候沈醉还不到40岁,身体棒棒的,阳气充沛。他长时间思念着老婆,难免心里泛起春意。有一天晚上去跑了跑马,第二天一早发现了,赶紧还没大家起床,就满脸红扑扑地跑到洗衣间冲洗内裤,搞得挺尴尬。

那会儿有个叫董益三的战犯,也是军统的特务,挺喜欢打小报告。沈醉出去的时候,他刚巧看见,就去找管理干部告状,说沈醉不老实之类的事,讲得头头是道。

那会儿大家都挺忌讳这类事情,干部就把沈醉叫过去问个清楚,怀疑他是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沈醉一听这话,赶紧摆手澄清,说我就是梦见我老婆,才会这样,你们不信的话,看看我昨天的日记就知道了。

管理干部一看,果然是这样,忍不住笑出声,随即把日记还给了他。

到了1953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推出了一个新政策,战犯们终于可以重新和亲朋好友联系上了。

消息一传出来,大家都欢天喜地。沈醉第一时间就写信给老朋友们,打探雪雪的消息。

可不是那么容易呀,他以前的亲戚朋友大多都跑到台湾去了。打听了半天,只有老熟人唐生明(国民党大将唐生智的弟弟)回过信来,说1951年在香港见过她一面,从此没再联系过,也没留下地址。

1960年出狱后,沈醉还想着不放,他打听到以前的一个朋友丁中江,还在香港办报,就写信让他帮忙查查雪雪的动向。没多久,令人意外的是,雪雪居然给他回信了!

沈醉收到信的时候,一看到信封上写着“粟燕萍”,就顾不得等到屋里去了,在传达室的大爷面前就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里面还夹着一张雪雪和孩子们的合影,他激动得眼眶都湿润了。

三、既让人欢喜,又带点沉重的消息。

雪雪在信里面提了一些情况。

早在1950年的时候,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曾发布一条假消息,说沈醉在昆明被中共抓获后立马就被处死了。

雪雪伤心得泪流满面,孤身一人带着六个孩子在香港艰难度日。1953年,沈醉的母亲罗裙在香港去世,雪雪一个人无力照料这六个孩子,就把大女儿沈小雪和小女儿沈美娟托付给沈醉的哥哥,让他带回湖南长沙的老家照料。之后,沈小雪不幸染病去世,现在沈美娟在长沙七中学习。

得知这个消息,沈醉一时痛得肝肠寸断,没想到母亲和长女竟然永远不能相见了,一方面无法尽孝,另一方面又无法守护心爱的女儿。他心里反思,这全都是当年当军统特务惹的祸,杀人犯罪啊,这些苦果都应由自己承担。

可雪雪的反应倒挺奇怪的,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她却没有留下一点联系方式。现在她住在哪里?其他五个子女的情况又怎么样?都没说清楚。

沈醉是个挺精明的人,从信里能感觉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毕竟已经11年没见面了,雪雪到底怎么了?难不成被国民党盯着,不敢多说点?

沈醉又写了两封信,一封递到长沙,问问幼女沈美娟这几年家里的人怎么样;另一封交给第二批特赦的战犯夏建勣,他也在长沙,拜托他帮忙照看一下女儿,还打探一下家里的近况。

想不到,女儿还没有回信,夏建勣又写来一封信,差点把沈醉给击垮了。

原来雪雪已经换了个夫婿了!

没多久,雪雪又写了一封信,把全部的事都告诉了沈醉。

没多久,雪雪去香港之后,就收到了台湾那边寄来的荣誉证书,国民党说沈醉已经被列进了所谓的“忠良祠”。国民党那边给了一点点可怜的抚恤金,就再也不理会了。

雪雪没有什么钱,便用沈醉留给她的钱去投资做生意,可惜没有经验,很快就赔得差不多。一个才30岁的女人,要在香港这样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难度不小。多亏走投无路,她最后嫁给了一个叫唐如山的国民党军团长。

在乱世之中,两人算是半路搭档,感情上的事情暂且不提,互相扶持着过日子就算不错了。这位唐如山倒挺实诚,搞了个农场,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谁料毛人凤又突然插手,打着保护忠烈后人的旗号,硬把雪雪和沈醉在香港的四个孩子统统迁到了台湾,还不允许已经再婚的雪雪去看望他们。

雪雪大概也猜到点啥子了,如果沈醉已经不在人世了,按他们一贯的作风,那就是不舍得在阵亡者的后裔身上多费心思。现在突然把孩子们带走,这背后是不是另有目的?难不成是当做人质?想到这里,雪雪心里五味杂陈,毕竟沈醉既没有尸体,也没有尸骨,难道天意真眷顾,沈醉还活着?可是,她自己都改了嫁,这破镜怎么还能复圆?这十多年来,她一直过得不好,突然得知沈醉还活着,心情复杂得很,五味杂陈,内心像被煎熬一样,没有比沈醉更好的日子了。

沈醉在他的《我这三十年》一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心情啊,真是五味杂陈,既有些许的释然,也夹杂着些许的失落。经历了这些年,岁月在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也让我看清了许多事情的真相。回首往事,心中泛起一阵阵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这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看到信后,我差点就撑不住了!不,不可能,我不信……老婆别抱我,我的心都快碎了,就像被人狠狠插了一刀似的!

可偏偏又无法去扭转这一切。

沈醉把怒火发在雪雪的新丈夫身上,可人家又没做错啥事。那会儿,你沈醉早已断气,雪雪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怎么样了,一个脆弱的女子,根本无法在这世上自保,还得为了几个孩子考虑,她只有再婚这一条路。

沈醉写了一封信给雪雪,忍着心底的醋意和苦涩,轻声说道:“虽然心像被千刀万剐,但我没资格责怪你,也不希望你自责或难过,因为城里的悲剧,既不是我,也不是你造成的,这是无法抗拒的命运所致!”

沈醉一会儿把小女儿沈美娟接到北京见面,这还是他入狱十多年后,第一次和家人见面。沈美娟早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红岩》里那个杀不眨眼的“大魔头”严醉。到了北京,她有点害羞,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靠近传说中的那位魔头。

直到沈醉带着沈美娟在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玩了几天,姑娘才逐渐放开一些,和父亲一起笑哈哈地聊起天来。毕竟,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自己父亲的呵护和关爱呢?哪怕他曾是个罪人,只要他对自己好,那就像天一样在心中撑着。

这是沈醉在极度痛苦中唯一能找到的安慰。

可是沈醉还是没放弃,他多次写信给雪雪,希望在有限的日子里还能见上一面。

谁料到,从此以后,雪雪虽然每封信都回,但寄回来的不是字,而是吃的穿的。越这样,沈醉心里的思念越发难掩,他很清楚这会伤到雪雪的新家,可是激情一涌上来,还能靠理智来控制吗?

一晃儿,雪雪居然回信了。沈醉一看,火冒三丈,原来那信是雪雪的新丈夫唐如山写的。大致意思就是,现在农场里的活儿正忙得不可开交,雪雪没空见你,一旦工作轻松点,就会找机会与你见面。

在人世间,最能引发滔天大恨的,基本就是情敌之间的较量了。

沈醉气得把那信撕得粉碎,搞得像当年军统那会儿一样,准备把唐如山给拖出去,狠狠地割成碎片。

可如今,经过十年的改造,早就把他的那份戾气磨掉了。沈醉只好在家里闷闷不乐,整天躺着不动,饭也吃得少了许多,肉眼都能看得出变瘦了不少。

政协文史办的同志们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撑坏,纷纷跑来劝他休息。

有一天,有个干部灵机一动,心想沈醉这个事不就是没媳妇闹的嘛,找个新媳妇就能解烦了。于是就给沈醉介绍了一位护士。

这个护士是个40岁还没出嫁的老姑娘,叫杜雪洁,长得也挺不错,和沈醉正好算得上般配。沈醉听了人劝,雪雪都已经再婚了,他想自己再娶,也不是啥大事。

这护士正好叫杜雪洁,名字里带个雪字,沈醉一看见这个“雪”字,眼睛都亮了,心想着,这活像老天给自己的一份补偿似的。

他赶紧写信给雪雪,问问她的想法。雪雪知道有这么好的事,心里高兴,回信里说:“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沈醉还问了女儿沈美娟的想法,沈美娟这会儿也长大了,很理解爸爸的难题,挺支持他找个新妈妈。

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了,东风也来了,那就顺其自然吧。政协的朋友帮忙联系,让沈醉和雪雪补办了离婚手续,沈醉也就跟杜雪洁女士成了夫妻。

随后沈醉又想把女儿沈美娟调到北京读书,三个人一起生活,倒是挺和睦幸福的。

四,香港碰面

只不过是沈醉心里的那份挂念,一直没有消散,他多么希望还能再见到雪雪一面。

当年那个娇嫩漂亮、温婉可人的老婆,竟然被别人抢走,想想总让人心里堵得难受。

新婚妻子杜雪洁虽有心思,但沈醉过去的经历太沉重,家里的旧事也挺纠结,毕竟他跟雪雪一共有六个孩子,这点没人能忽略。杜雪洁心里话一直咽着,从没跟沈醉算过账。

转眼到了80年代,沈醉已是花甲老人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陆和香港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沈美娟一直挂念着母亲,经过几番努力,终于拿到了去香港探望亲人的许可。

沈醉心头也一阵动摇,快到六十了,他很想陪着去见见雪雪,虽然她也已是六十老妪,容颜已不如当年风采。然而那笔情债,随着岁月的推移,变得更加疼入心扉,如刀割般难忍。

杜雪洁了解他有这个心思,也没多说什么。于是沈醉下定了决定,带着女儿一块儿去了香港,见了雪雪一面。

雪雪,粟燕萍,当年在军统里可是名扬一时的大美女,现如今已经61岁了。和千千万万个老人妇女一样,她脸上布满皱纹,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沈醉看到雪雪和唐如山,心里噗通一跳,他一只手紧攥雪雪,另一只手又抓住了唐如山。

沈醉心里准备了好多话,可这一刻,竟说不出口,他轻声对雪雪道:“对不起啊,没尽到丈夫的责任,让你受苦了。我也没尽到父亲的职责,孩子们都是你们一手带大的。今天,我专程来香港,就是想向你们表达谢意。”

雪雪心里五味杂陈,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她轻声说道:“你能原谅我,真是太好了,那我们以后就当朋友怎么样?”

沈醉笑着说道:“不不别只是做朋友,我们两家本是一家人,你是我妹妹,他(指唐如山)是我弟弟,以后都叫我三哥就行了。”

这次一见面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挺奇怪的,沈醉之前那些积攒了很久的郁闷、不满、伤痛还有遗憾,竟然一下子全部都像烟雾般散去了。

他本来可以在香港住上一年,毕竟签证的期限就是一年。他的不少朋友说可以帮忙延长签证时间,让他多在香港待一段日子。

意思大家都挺清楚的,多跟雪雪碰个面,也挺好。

沈醉心里明白,待得越久,气氛越尴尬。因此,他在香港呆了一个月左右,就赶紧回了北京。

回到北京后,沈醉显得心灰意冷,好像丧失了魂似的。杜雪洁虽然是个未婚的四十出头的姑娘,但对于感情的事情,她也很清楚。她只是说了几句温和的话劝慰他,等沈醉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她半开玩笑半劝解地说:“你终于死心了吧。”

沈醉没再说话。

有时候,沉默是在表示认可。

之后,沈醉再也没有去过香港,反倒雪雪后来又去了北京,拜访了一次沈醉和沈美娟。不过沈醉心里很清楚,那段过去的姻缘,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远去。就算雪雪还在,即便还能用兄妹来叫,但曾经的情感早就随风而逝,那段婚姻里的沈醉和雪雪已经不复存在了。

剩下的,只有经历了千山万水后的平静,以及与过去彻底划清界限。

沈醉晚年对夫人杜雪洁挺不错的,每次出去开会或者参观,都舍得为老婆带回她喜欢的衣服或者小礼物,从来没有忘记过一次。

1996年3月,82岁的沈醉去世了,后来和妻子杜雪洁一起安葬在了一起。

来源:金金电动车维修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