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5 个胃癌前警报,你的胃还好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09:26 1

摘要:凌晨三点,夜市摊主老何又被胃痛疼醒了。他捂着肚子蹲在摊位后面,冷汗直冒。“这胃怎么跟个闹脾气的孩子似的,说疼就疼。”他嘟囔着,想起最近半年来,吃点硬东西就胃胀,早上刷牙还总恶心。此刻的他不知道,胃里的“危险信号灯”已经悄悄亮起。

凌晨三点,夜市摊主老何又被胃痛疼醒了。他捂着肚子蹲在摊位后面,冷汗直冒。“这胃怎么跟个闹脾气的孩子似的,说疼就疼。”他嘟囔着,想起最近半年来,吃点硬东西就胃胀,早上刷牙还总恶心。此刻的他不知道,胃里的“危险信号灯”已经悄悄亮起。

一、老何的夜市摊:胃痛背后的警示

老何摆了十年夜市,烤串、炸物是他的招牌。铁锅里的油滋滋作响,肉串在炭火上冒起青烟,可最近半年,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怕吃辣,喝口冰啤酒就反酸。社区医院的张医生给他做了简单检查,说可能是慢性胃炎。“会不会和我每天凌晨两点才吃饭有关?”老何挠着头问,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围裙上的油渍。

张医生叹了口气:“你这生活习惯,胃黏膜就像被反复捶打的城墙,早没了保护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这些都是胃癌前病变的信号,就像胃给你发的黄灯警告,不注意就可能变成红灯。你看这胃黏膜,正常是红润有光泽的,萎缩了就会变薄、颜色变浅,腺体也会变少,就像土地沙化一样难长庄稼。”

老何的经历不是个例。外卖小哥阿雷每天骑车穿梭,早餐在车上啃冷包子,午餐在快餐店扒拉两口就跑;程序员老马对着电脑敲代码,宵夜总靠泡面凑合,他们都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却不知道胃在悄悄受伤——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没有保养就会出大问题。

二、阿娟的腌菜坛子:饮食误区大揭秘

菜市场的售货员阿娟,家里的玻璃坛子里总泡着青萝卜、芥菜。她觉得腌菜下饭又省钱,顿顿都要夹一筷子:“咸香开胃,配白粥能吃两大碗!”直到女儿带回一张科普传单,上面说腌菜里的亚硝酸盐可能转化成致癌物亚硝胺。

“不可能吧,我们吃了几十年腌菜都没事。”阿娟不信,把传单往抽屉里一塞。但社区健康讲座上,营养师李姐拿出了数据:“据《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22)》指出,长期高盐腌菜人群的胃癌风险,比普通人高1.5-3倍!这些亚硝酸盐遇到胃里的细菌,就像坏人遇到帮凶,会变成伤害胃黏膜的‘杀手’。还有烧烤、油炸食品,高温下产生的多环芳烃,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李姐接着说:“别觉得胃不舒服是小事,忍忍就好或者自己买药吃。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症状很像,都可能胃痛、吃不下饭、体重下降。就像小偷作案前会踩点,胃出问题前也会发信号,千万别忽视!”

三、外卖小哥阿雷的三餐:生活习惯的隐形杀手

外卖小哥阿雷的电动车筐里,常年放着一瓶矿泉水和几包饼干。他每天早上七点接单,早餐在车上啃个包子,午餐随便找家快餐店对付,晚餐常常到晚上九点才吃。“跑单争分夺秒,哪有时间坐下来吃饭?”他总说。

可最近,阿雷吃完饭后总觉得胃胀,骑车过颠簸路段时胃会隐隐作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医生给他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呈阳性。“你知道吗?这种细菌就像藏在胃里的‘钉子户’,通过唾液传播,全家共用筷子、大人嚼饭喂孩子,都可能传染。它会破坏胃黏膜,让胃炎变成慢性的,时间长了还可能诱发溃疡、甚至癌变。”王医生指着检测报告说,“你这不规律的饮食,加上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像给胃浇了汽油又点火,危险得很!”

阿雷这才想起,上周和同事聚餐时,大家围夹一盆菜,他还经常用自己的筷子给女朋友夹菜。“原来这些小习惯,都是伤胃的导火索啊。”他揉着胃,眼神里满是后悔。

四、退休医生陈叔的诊室:早筛早治的黄金法则

退休医生陈叔的诊室里,墙上挂着一幅胃解剖图,每天都有居民来咨询。便利店店主老马攥着体检报告,眉头紧锁:“陈叔,我体检查出胃息肉,要不要紧啊?”

陈叔推了推老花镜:“别慌,大部分胃息肉是良性的,比如胃底腺息肉,但得看大小和形态。如果息肉变大、表面凹凸不平,就像田里长了杂草,不处理可能越长越歪。还有肠上皮化生,这是萎缩性胃炎常见的‘后遗症’,胃黏膜本来该好好消化食物,却‘叛变’长成了肠道的样子,虽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但也得定期盯着。”

“那怎么才能早发现问题呢?”老马往前探了探身子。

“胃镜加活检是金标准,就像给胃做‘深度扫描’。”陈叔翻开《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2023)》[1] ,“特别是高危人群,比如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胃癌的,或者长期有胃痛、胃胀、反酸的人,建议从40岁开始筛查。如果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细胞开始‘变坏’的严重阶段,别害怕,现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就能微创解决,把坏细胞‘连根拔起’。”

陈叔还提醒:“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别慌,在医生指导下吃10-14天药就能杀灭,但一定要足疗程,别自己停药。平时要规律吃饭,少吃盐、腌菜、烧烤,戒烟限酒——胃就像咱们的老朋友,你对它好,它才会陪你走得远。”

五、你的胃,需要更多的关心

从老何的夜市烤架到阿娟的腌菜坛子,从阿雷的外卖箱到老马的便利店,这些生活场景里藏着太多伤胃的细节。胃不会说话,却用疼痛、胀气、恶心默默抗议。它每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像个勤劳的工人,直到撑不住了才发出信号。

别再觉得“年轻不怕病”,胃癌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步步从慢性炎症、息肉、溃疡发展而来。定期做胃镜筛查,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就能在胃癌的“黄灯阶段”踩下刹车。就像陈叔常说的:“防病比治病容易,早查比晚治管用。”

现在就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反复胃痛、胃胀?饮食规律吗?家里有没有人得过胃癌?如果有,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做个检查。记住:看病找医生,用药找药师,保护胃健康,从重视每一个小信号开始。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2023)[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3, 40(5): 321-330.

来源:车上一批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