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姨,您扫这个二维码就能学到怎么识别高息理财骗局。”“同学,号称无抵押、低利息的校园贷可千万别轻信……”在呼和浩特的各个社区、农村、单位、网点和校园里,一场场生动且富有成效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行为的宣传活动正在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这是呼和浩特市常态
“阿姨,您扫这个二维码就能学到怎么识别高息理财骗局。”“同学,号称无抵押、低利息的校园贷可千万别轻信……”在呼和浩特的各个社区、农村、单位、网点和校园里,一场场生动且富有成效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行为的宣传活动正在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这是呼和浩特市常态化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五进”宣传活动的生动缩影,展现了市委金融办为增强市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金融活动所作的持续努力。
今年以来,市委金融办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五进”宣传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传活动300余次,线下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线上播放微视频、公益广告1000余次,发布宣传作品、稿件200余条,阅读量超10万次;依托公益短信、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推广,覆盖人群高达290万人次。
在进社区宣传中,市委金融办联合公安反诈部门、属地社区、公益组织开展活动35次,聚焦养老、民间投融资中介、虚拟货币等高危领域,深入解析新型骗局话术,广泛推广防非打非宣教二维码,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在进农村宣传中,市委金融办针对涉农、资金互助等领域风险,发动村“两委”力量,在村委会广场等人流集中地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宣传26次,用乡音方言结合真实案例提升农村居民防骗“免疫力”。在进单位宣传中,市委金融办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普法宣传送进106家企业。特别开展老年人防范非法金融宣传专场活动,现场宣传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养老诈骗、“套路贷”等反诈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次。在进网点宣传中,市委金融办依托39家驻呼金融机构,举办活动近700次,覆盖群众4.6万余人;通过“厅堂微沙龙”、创意短视频等形式显著提升中老年人风险意识。在进校园宣传中,市委金融办于9月会同多部门走进内蒙古财经大学和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通过专题讲座、法官宣讲、有奖竞答等形式,面向6000余名师生解析校园网贷、征信修复骗局等陷阱,发放防非宣传二维码等宣传材料6000余份。
在深耕线下的同时,市委金融办积极运用新媒体拓展影响力。在多家媒体平台播放防非宣传视频,依托宣教二维码、微信朋友圈推广,覆盖人群超200万人次。同时在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2号线10个站点悬挂主题灯箱广告,形成持续性视觉警示,营造了全民参与的防非打非浓厚氛围。
下一步,市委金融办将不断推进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五进”宣传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线下集中宣传及线上二维码法律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剖析、播放防非视频、投资风险教育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为维护首府金融秩序稳定、保障群众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丨来源: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贾思敏)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王伊蕾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