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3日,佛山市季华中学高二年级近千名学子迎着晨曦出发,踏上了一场融合科技探索与生态教育的研学之旅。在年级中心组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南沙大疆创新基地与湿地公园,用代码浇灌科技梦想,用脚步丈量生态之美。
4月13日,佛山市季华中学高二年级近千名学子迎着晨曦出发,踏上了一场融合科技探索与生态教育的研学之旅。在年级中心组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南沙大疆创新基地与湿地公园,用代码浇灌科技梦想,用脚步丈量生态之美。
篇章一:苍穹之下,科技播种未来
【无人机表演】
科技助农的震撼一课
研学首站,一场载重150斤的农业无人机播种表演点燃全场。当无人机以人工百倍的效率精准投下种子时,同学们惊叹连连。基地负责人感慨道:“这不是表演,而是中国智慧农业的缩影。”轰鸣声中,科技助农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少年的心田。
【机甲争锋】
操控未来的心跳时刻
在机甲大师对抗赛现场,学生们化身“未来指挥官”,通过编程与团队协作展开激烈角逐。红蓝光剑交错间,胜负已不重要——专注的眼神、协作的呐喊,才是青春最生动的注脚。
篇章二:探索之路,从实践到真知
【云端初体验】
指尖触碰星辰
“原来无人机的平衡原理与数学公式息息相关!”在导师指导下,同学们首次尝试操控无人机起降转向。从紧张到手抖到自信操作,飞翼划过的弧线里,藏着对物理知识的全新领悟。
【科普讲堂】
解码飞行奥秘
“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大疆工程师以百年无人机发展史为脉络,从军事侦察到灾害救援,从航拍摄影到智慧农业,同学们在历史长河中触摸科技的温度,更读懂技术背后的人文担当。
篇章三:湿地徒步,与自然深度对话
【绿野寻踪】
生态文明的觉醒之旅
午后,研学队伍转战南沙湿地公园。穿梭于红树林间,观察候鸟迁徙轨迹,检测水质生态指标……在“自然导师”的引导下,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化作触手可及的鲜活场景。有学生在研学手册写道:“当我们为无人机编程时,大自然早已写下更精妙的代码。”
【航拍定格】
青春与山河同框
返程前,无人机腾空而起,将少年们灿烂的笑颜与湿地的碧水蓝天永久定格。这张“天地同框”的合影,成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见证。
归途
成长的双重馈赠
夜幕降临时,满载收获的巴士驶回校园。有同学在返程笔记中写道:“今天,我既触摸到了未来的轮廓,也读懂了地球的脉搏。”这场研学之旅,不仅让代码与公式变得鲜活可感,更让科技向善、生态永续的信念扎根心间。
柳洪恩副校长总结道:“真正的教育,既要教会学生用代码改变世界,也要让他们学会对自然心存敬畏。当科技智慧与生态责任相遇,便是季华学子写给未来的最美情书。”(撰稿:钟格花;摄影:佛山市季华中学高二级部)
来源:教育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