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养生爱好者,她听了陈阿姨“冬瓜能稳血压”的说法后,半年来每日大量食用冬瓜,从早到晚顿顿不离,甚至因此疏远亲友。
我行医二十八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孙医生看着化验单,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
这一切源于柳泉市43岁的林秀莲。
作为养生爱好者,她听了陈阿姨“冬瓜能稳血压”的说法后,半年来每日大量食用冬瓜,从早到晚顿顿不离,甚至因此疏远亲友。
随着时间推移,她暴瘦20公斤,脸色苍白、手脚浮肿,家人忧心忡忡。
最终在丈夫坚持下,她走进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当各项结果摆在面前时,不仅林秀莲夫妇愣住,连经验丰富的孙医生都面露疑惑——
这结果竟完全出乎意料……
01
林秀莲是个对生活挺有想法的人。
住在柳泉市的她,43岁,有个15岁的儿子和体贴的丈夫。
作为全职主妇,她多半精力都花在家庭和健康上。
这些年,她试过不少养生法:喝枸杞水、跳广场舞、吃代餐、过午不食,热门的健康理念几乎都没落下。
半年前的夏天,事儿起得很简单。
那天她去超市买菜,陈阿姨摊位上的冬瓜翠绿饱满。
"秀莲,这老家自种的冬瓜特清爽,买个试试?"陈阿姨热情招呼。
林秀莲摸了摸,手感紧实,色泽新鲜。
"这冬瓜真好?"她问。
"新品种,水分足,老家好多人吃。"陈阿姨压低声音,"李大姐吃俩月,血压都稳多了。"
本就爱养生的林秀莲来了劲:"真的?那我买个试试。"
她挑了个最大的,拎回家当晚就炖了排骨汤。
清绿的汤清爽可口,全家都爱喝。
"妈,这冬瓜排骨汤比外面的鲜多了!"儿子小杰边喝边夸。
丈夫张建国也点头:"这冬瓜不错,哪儿买的?"
"超市陈阿姨那,她说水分足、营养好。"林秀莲笑着答。
那晚她睡得特香,第二天起床精神头十足。
虽说可能是心理作用,却让她对冬瓜更感兴趣了。
第二天,她又去买了两个大冬瓜。
"买这么多干啥?"陈阿姨好奇。
"这冬瓜确实好,多存点。"林秀莲认真挑着。
"得好好存,冬瓜虽耐放,也不能太久。"陈阿姨提醒。
林秀莲点头,心里已有计划。回家后,她研究起冬瓜的各种做法:汤、粥、丸子、清炒,能想到的几乎都试了。
"妈,你最近咋总做冬瓜?"小杰疑惑。
"冬瓜水分多、热量低,对身体好。"林秀莲一边切冬瓜一边说。
"天天吃也会腻吧?"小杰皱眉。
"不会,做法多着呢,而且吃了精神好。"林秀莲语气挺坚定。
一周过去,林秀莲确实有变化:睡眠好了,早上起床不那么困了。这让她更信冬瓜的神奇。
"建国,冬瓜真有用,我最近精神好多了。"她兴奋地跟丈夫说。
张建国看她脸色红润了些,说:"有用就继续吃,但得注意营养均衡。"
"知道,会搭配的。"林秀莲应着,却悄悄减少了其他蔬菜的量,更关注冬瓜了。
第二周,她对冬瓜越来越依赖,早上睁眼就想今天怎么吃冬瓜。
"妈,昨天刚买的冬瓜,怎么又要买?"小杰看她要出门。
"不够,多存点。"林秀莲答得有点急。
她成了陈阿姨摊位的常客,差不多两天买一次。
"你家人这么爱吃冬瓜?"陈阿姨开玩笑。
"我自己爱吃,对身体好。"林秀莲有点不好意思。
"啥都得适量,吃多了不好。"陈阿姨好心提醒。
"知道了。"林秀莲嘴上应着,心里早把这话忘了。
第三周,家人发现她不对劲。
"妈,换换口味吧?天天吃冬瓜,我受不了了。"小杰在饭桌上抱怨。
"冬瓜这么有营养,咋不能多吃?"林秀莲不太高兴。
"营养再好,也不能只吃一种啊。"张建国也劝。
"我又没只吃冬瓜,还吃别的呢。"林秀莲辩解。
可实际上,她三餐里冬瓜占了大头:早餐冬瓜粥,午餐冬瓜汤,晚餐清炒冬瓜配点米饭,两餐之间还把凉拌冬瓜当零食。
"秀莲,你最近是不是太执着于冬瓜了?"张建国私下担心地问。
"我觉得对身体好,有啥问题?"林秀莲有点防备。
"没啥问题,但凡事得有个度。"张建国温和地说。
"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林秀莲固执地坚持。
02
第一个月结束,她瘦了4公斤。这让她更信冬瓜的效果。
"你看,瘦了这么多,证明这方法对。"她对着镜子挺满意。
家人却担心起来。
"妈,你瘦得太快了,不健康。"小杰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脸,很忧虑。
"瘦点咋了?我以前不总说要减肥吗?"林秀莲不当回事。
"减肥得科学,不能靠单一食物。"张建国劝道。
"我这就科学,冬瓜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减肥药健康多了。"林秀莲振振有词。
第二个月,邻居也注意到她的变化。
"秀莲,你最近瘦了不少?"对门张阿姨关心地问。
"是啊,吃冬瓜减肥呢,效果特好。"林秀莲挺自豪。
"冬瓜减肥?没听说过。"张阿姨疑惑。
"就是天天吃,俩月瘦了快十斤。"林秀莲兴奋地分享。
"这样啊...但瘦太快不好,得注意身体。"张阿姨提醒。
"没事,我现在精神好,比以前有活力多了。"
林秀莲看着确实精神,但细心的人能发现,她原本白皙的皮肤多了层淡淡的青白,阳光下更明显。
第三个月,这变化更突出了。
"妈,你脸咋有点发白?"小杰突然问。
"有吗?可能是灯光的事。"林秀莲不太在意。
可她对着镜子细看,肤色确实偏苍白了。
"可能是天热没休息好。"她自己找了个理由。
张建国也发现了,以为是减肥导致营养不良。
"秀莲,去医院查查吧,你脸色不太对。"他担心地建议。
"我身体好得很,查啥?"林秀莲有点抗拒。
"就例行检查,看看指标正常不。"张建国坚持。
"我现在状态这么好,不用查。"林秀莲摆摆手,"你们太紧张了。"
第四个月,林秀莲吃冬瓜的量更大了,每天差不多要吃掉2公斤,快一个大冬瓜了。
"妈,你这么吃,咱家快成冬瓜之家了。"小杰半开玩笑地说。
"冬瓜又不贵,比垃圾食品强多了。"林秀莲理直气壮。
她成了超市最大的冬瓜买家,不光陈阿姨的摊位,还去其他摊位买,就为保证每天够吃。
"秀莲姐,你这是要开冬瓜店啊?"摊主开玩笑。
"我就特别爱吃,对身体好。"林秀莲已习惯这种调侃。
但她没意识到,这影响了社交。朋友聚餐,她总要求餐厅做冬瓜菜。
"秀莲,偶尔换换口味呗?"好友王丽无奈地建议。
"冬瓜这么好,换啥?"林秀莲固执地坚持。
渐渐地,朋友们聚会也不怎么叫她了。
第五个月,林秀莲的身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皮肤的青白色调更加明显外,她的手脚也开始变得有些浮肿。
"妈,你的脚怎么肿了?"小杰担心地指着妈妈的脚踝。
林秀莲看了看自己的脚,确实有些肿胀。
"可能是最近天热,喝水多了吧。"她随口解释。
但内心深处,她也开始有些担心。
这种担心让她第一次开始质疑自己的饮食习惯。
"要不要减少一点冬瓜的摄入量?"她在心里想着。
但第二天早上,当她看到厨房里翠绿的冬瓜时,这种念头又消失了。
她已经习惯了冬瓜的味道,习惯了吃冬瓜后的满足感。
其他食物对她来说,都失去了吸引力。
第六个月,林秀莲的体重已经下降了20公斤。从原来的63公斤降到了43公斤,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大圈。
"妈,你真的太瘦了,这样下去不行。"小杰含着眼泪劝说妈妈。
"瘦一点怎么了?现在不是都流行瘦美人吗?"林秀莲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似乎很满意。
但张建国却发现,妻子的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
她变得有些固执和偏激,只要有人质疑她的饮食习惯,她就会变得很激动。
03
"秀莲,我们去医院看看吧,我真的很担心你。"张建国恳求道。
"我说了我很好,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林秀莲情绪激动地回应。
"不是不相信,我们只是关心你。"张建国耐心地解释。
"关心我就支持我,而不是阻止我。"林秀莲的逻辑开始变得有些混乱。
半年期满的前几天,林秀莲的身体变化已经到了让人担忧的地步。
不仅皮肤苍白、手脚浮肿,她还经常感到头晕乏力。
"秀莲,你这个症状看起来像是贫血和水肿。"有医学背景的亲戚刘医生偶然见到她时说道。
"贫血?水肿?不可能的,我身体很好。"林秀莲否认道。
"你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肾功能和血常规,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刘医生建议。
"我不去医院,医院都是骗人的。"林秀莲的态度变得更加抗拒。
但刘医生的话还是在她心里留下了阴影。
当天晚上,她站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的状态,确实被自己的模样吓了一跳。
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成了这个样子?
"会不会真的有问题?"她在心里问自己。
但第二天,当她准备减少冬瓜摄入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
一想到不吃冬瓜,她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这种感觉就像是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后,突然改变带来的不适。
半年期的最后一天,林秀莲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她不仅头晕乏力的症状加重,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但仍然坚持每天大量食用冬瓜。
"妈,你今天脸色很差,要不要休息一下?"小杰担心地看着妈妈。
"我没事,可能是昨天晚上没睡好。"林秀莲强撑着精神。
但实际上,她已经连续几天都感觉身体不适。
张建国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决定强制带妻子去医院。
"秀莲,我不管你同不同意,今天必须去医院检查。"他罕见地强硬起来。
"我不去!"林秀莲激烈地反抗。
"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脸色苍白还浮肿,这正常吗?"张建国指着妻子的脸。
林秀莲看了看镜子,确实被自己的模样吓了一跳。
她终于妥协了:"好...好吧,我去检查。"
半年后的这一天,林秀莲终于走进了柳泉市人民医院。
主治医生是有着28年临床经验的老专家孙医生。
"患者什么情况?"孙医生看着林秀莲明显的异常症状,眉头紧皱。
"医生,我妻子这半年来每天都在大量食用冬瓜,现在出现了这种症状。"张建国详细介绍了情况。
"大量食用冬瓜?每天多少?"孙医生进一步询问。
"大概2公斤左右吧。"张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孙医生听了,表情变得更加严肃。
"先做个全面检查吧,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等等。"他开出了一长串检查单。
"医生,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林秀莲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先检查再说,不过从症状来看,可能和你长期大量摄入冬瓜有关,冬瓜性凉且含钾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孙医生初步判断。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秀莲进行了各种检查。
抽血、B超、尿检...每一项检查都让她的心情更加忐忑。
"会不会检查出什么严重的病?"她担心地问丈夫。
"不会的,你别胡思乱想。"张建国安慰着妻子,但他自己心里也很紧张。
04
下午三点,所有检查结果都出来了。
孙医生拿着厚厚的一摞化验单,表情复杂地走向他们。
"家属们,检查结果出来了,我们到办公室详细谈谈。"孙医生的语气很严肃。
林秀莲和张建国紧张地跟着医生走进了办公室。
"医生,到底是什么情况?"张建国急切地问道。
孙医生拿起第一张化验单,眉头紧锁地看了又看。
"这个数值...不太对啊。"他喃喃自语道。
然后他又拿起第二张、第三张...每一张化验单都让他的表情更加凝重。
"护士,帮我把这些化验单再核实一遍,这个数据实在是..."他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
十分钟后,护士长亲自拿着重新核实的报告走了进来。
"孙医生,数据没有错误,我们检查了三遍。"
护士长的语气也带着疑惑。
孙医生深吸了一口气,转向林秀莲夫妇。
"我行医二十八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来源:城市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