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我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已敲定,将锚定工作目标,深化农村改革措施,在粮食稳产、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义安建设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已敲定,将锚定工作目标,深化农村改革措施,在粮食稳产、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义安建设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抓好粮食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守牢粮食安全政治底线,守牢31.44万亩耕地红线,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6.26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在2.04亿斤以上。深挖增产潜能,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四良两优”工程,持续推进耕地轮作和油菜扩种、单产提升和再生稻技术示范推广。高质量推进0.6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菜篮子”产能,加大蔬菜供给,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20亩,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确保产量达2.55万吨。着力稳定畜牧业发展,继续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确保全区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2500头左右。
持续壮大富民产业。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以“三个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指引,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白姜、凤丹、大口黑鲈种质资源,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升白姜、凤丹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和产品研发。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大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和入规力度,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2025年力争入规企业3家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以上。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区域内风景道建设进度,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培育皖美休闲旅游乡村1个、皖美品牌民宿2家,力争乡村旅游年接待650万人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农户等建立紧密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力争2025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8.5%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彰显特色”,抓好和美乡村建设,对标对表完成2023年度犁桥村、凤凰山村、金塔村三个精品示范村和2024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围绕“群众满意”,抓好农村户厕改造提升,重点对厕所质量较差、标准较低且不具备无害化效果的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提升,全年计划实施农村改厕1200户。围绕“干净整洁”,抓好村庄清洁行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聚焦“五清一改”,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各季战役。围绕“常态长效”,抓好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坚持并落实好和美乡村建设、农村改厕等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区、乡镇(办)、村和市场化等多级管护体系,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效。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推行“三个五”经验做法,高质量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按期按质完成2025年到期农户延包任务,同步开展2026年1629户到期农户摸底工作。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在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居间服务(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提供劳务或服务、投资入股等路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深化“党建+信用+产业+治理”模式,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和睦家庭与和谐邻里建设。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地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防范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万伦)
来源:神木市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