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小鹏汽车的负责人何小鹏对欧盟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加关税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表示“没有哪个车企会喜欢高关税的政策”,并提到“存在即合理”。
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小鹏汽车的负责人何小鹏对欧盟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加关税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表示“没有哪个车企会喜欢高关税的政策”,并提到“存在即合理”。
何小鹏的这一言论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批评,一度被网友怒评为是在向欧盟低头、妥协。他的讲话,与其它车企的领导讲话一比,确实不够强硬,在中国网友听来就是立场有问题。网友的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我认为企业不应该过多考虑欧盟的政策是否符合贸易公平,而是要面对现实,考虑在现有政策下怎么把电动车卖到欧盟。毕竟欧盟不同于美国,它没有把门关死。
关税的存在势必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其背后同样蕴含着国家间博弈的复杂性,但这是中国政府和欧盟间的博弈,作为企业当然要配合中国政府,但同样也没必要往死里去得罪欧盟,毕竟你还要在欧盟做生意的。企业家最该做的事情不是打嘴炮,而是把产品卖出去,多雇佣员工给中国老百姓解决就业问题。
欧盟加征关税本质上还是为了保护其本土就业,至于是不是要保护本土产业,其实是不一定的。有人认为欧盟是为了通过高关税来打压中国企业最后使他们迫于经济压力交出核心技术,这个就有点夸张了。欧盟的政客跟企业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要企业工人的选票,但它要的不是某个特定企业的选票。你中国企业去投资,然后雇佣的员工得到工作后愿意给他投票,他一样是欢迎的。
在中国的造车新势力的老总中何小鹏是一个实在人,所以在巴黎车展后小鹏汽车就在实实在在地推进其国际化战略。
半年过去,在2025年4月16日的全球品牌发布会沟通会上,何小鹏宣布,2024年小鹏已进驻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2025年这一数字将翻倍至60个,国际门店数量将从150家增至超300家。这一扩张计划将使小鹏成为海外布局最广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欧洲市场将成为小鹏汽车2025年扩张的重点。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将全新全球旗舰车型小鹏X9正式投放欧洲市场。这款车型代表了小鹏最新的设计语言与技术实力,其上市将有力提升品牌在欧洲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
近期有传闻称,欧盟和中国接近达成电动车协议,决定以“最低售价承诺”替代原定的关税。具体内容包括:
中国车企出口至欧盟的电动车需遵守动态调整的最低售价,预计范围为3.5万至4万欧元。
原定于2024年实施的7.8%-35.3%关税已暂停,新机制自协议签署日起生效。
此次协议标志着持续近半年的贸易争端出现实质性缓和,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量。
该协议的达成是双方在贸易谈判中的重要进展,旨在促进电动车的贸易与合作。
但双方仍未签约。如果确实以这个条件达成协议,按照目前1 欧元 等于8.31 人民币的汇率,中国只有30万人民币以上的电动车能出口到欧盟,而低端车型显然只能去欧洲建厂。
全球汽车三大市场,中国车企进不去美国,欧盟当然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所以现在看来,中国电动车企业去欧盟建厂已经是势在必行。这方面,小鹏汽车明显已经走在了前面。
去年10月,欧盟投票决定对进口的中国制造的电池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关税,这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造成了重大打击。
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当时在谈到欧盟决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更高关税时表示,这给公司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告诉记者,该公司“长期关注”欧洲大陆,旨在“找到一切可能的方法来解决并使自己具有竞争力”。
小鹏汽车联席总裁顾宏地当时称,尽管面临欧盟关税的压力,但它仍然长期致力于欧洲。
“我们对欧洲的计划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计划,”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Brian Gu)当时在巴黎车展上告诉CNBC的夏洛特·里德(Charlotte Reed)。
在反思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更高关税时,顾宏地表示,这给其商业模式带来了“很大压力”。
然而,他补充说,该公司对欧洲大陆有 “长期关注点”,并致力于 “找到一切可能的方法来解决并使自己具有竞争力”。
顾宏地表示,小鹏汽车目前正在评估其业务战略的多个方面,包括产品范围、商业模式和定价,以评估欧盟关税的影响。
他没有证实小鹏是否计划将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
“我们正在关注、检查和 [并] 尝试优化许多领域,”他说。
顾宏地表示,从长远来看,小鹏汽车计划在欧洲“更加本地化”,提高其在该地区的制造能力。
“拥有本地制造能力是一家有长期计划和长期愿景的公司必须做的事情,这不是因为关税,也不是因为短期政策变化,”顾告诉 CNBC。
欧盟于去年 6 月首次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当时,欧盟表示,中国公司“从不公平的补贴中获益匪浅”,并对欧洲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构成“经济损害威胁”。还披露了个别公司的关税,具体取决于它们与调查的合作程度。临时关税从 去年7 月初开始实施,但在 去年9 月根据相关方的“对临时措施的经证实的评论”进行了修订。
特斯拉曾对其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拟议的关税率表示担忧,但其拟议的关税最终从 20.8% 降至 7.8%。这个税率显著低于其它中国本土电动车公司,也说明了欧盟的决定是肯定有政治倾向的。
顾宏地的评论比他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些同行要温和得多。去年比亚迪(BYD)执行副总裁李柯(Stella Li)表示,欧盟计划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是基于错误的计算。她补充说,这个决定是不公平的。
“政客们应该远离关税,这会增加汽车制造的成本,让汽车行业感到困惑,”她在路透社在巴黎车展上报道的评论中说。
去年9月,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李斌也批评了欧盟的关税,他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这些关税“不合理”,违背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而美国则在欧盟之前就在阻止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登陆美国。去年5 月,拜登政府对进口到美国的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 100% 的关税。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不加征关税”
小鹏汽车其实早在2021 年,就以挪威为起点进入欧洲市场,之后陆续进入德国、法国、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英国等多个国家。2025 年,小鹏汽车又成功进入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市场。
目前其已在欧洲推出小鹏 G6、小鹏 G9、小鹏 P7 等车型,这些车型均荣获 Euro NCAP 五星安全评级。2025 年第二季度,计划开启小鹏 P7、小鹏 G9、小鹏 G6 三款车型在波兰、瑞士、捷克及斯洛伐克市场的销售。2025 年下半年,2025 款小鹏 X9 将登陆欧洲市场。
小鹏汽车还与汽车分销领军企业 Inchcape、欧洲知名经销商集团 Hedin 集团签署官方代理合作协议。Inchcape 负责波兰市场的进口及全国分销业务,Hedin 集团负责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市场。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与 Salvador Caetano Group 合作,已在西班牙建立 10 家经销商,计划在 2025 年在葡萄牙建立 15 家经销商。
小鹏还成为首个在欧洲交付量达到万辆的中国纯电动新势力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树立起了高端及智能的品牌形象。小鹏 G9 车型在丹麦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30%。
2024 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高端纯电车型销量稳居中国品牌首位。
尽管欧盟去年增加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初始关税,但这同样也没有阻止其它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继续推进其全球扩张计划。
例如,比亚迪、奇瑞和极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推进了在欧洲扩大销售,并开始建立本地化生产。蔚来汽车承诺在欧洲开发新市场,不顾关税造成的任何利润损失,尽管当时关税可能高达 36.3%。
小鹏汽车当时则面临 21.3% 的电动汽车进口关税,而其生产仍在中国。为了减轻这种关税上涨带来的影响,小鹏汽也在考虑将汽车生产扩展到欧洲的新地点。
在去年8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何小鹏就表示,小鹏汽车已经处于在欧盟选址的初始阶段,并希望选择一个“劳动力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
除了在欧洲建立新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外,小鹏汽车还计划在该地区建立一个大型数据中心。它指出,高效的数据收集对于研究和改进其 BEV 的智能驾驶功能至关重要。
小鹏与该公司的竞争对手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表示,提高关税不会阻止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计划。不过,他承认,“关税上调后,来自欧洲国家的利润将减少”。
当时,小鹏汽车已经在多个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包括丹麦、法国、挪威、瑞典和德国——该汽车制造商最近开始在欧洲全面推出之前测试其 XNGP ADAS。
欧洲的本地化生产可以帮助小鹏汽车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最终实现其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的利润率。
无论欧盟喜欢与否,中国汽车制造商都来了,并带来了一些最好的电动汽车技术。他们对扩张目标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但随着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100% 的关税,北美地区看到这些车型。
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中国一家就相当于北美何欧盟之和,在电动车上中国市场更远超欧盟加北美。所以,对于欧盟和北美的电动汽车关税,中国政府是绝对有底气和他们打到底的。但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来说,务实地去开拓市场比打嘴炮更重要。这一点小鹏汽车做到了。
何小鹏近日表示,2025 年将在海外建立新的研发中心,推动图灵 AI 智驾的全球测试和应用。到 2025 年底,计划使国际门店数量增至 300 家,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这就是他们务实做事的结果。
来源:卡夫卡科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