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看政策端的暖风。近期医保谈判虽然依旧“灵魂砍价”,但对创新药的支持导向很明确。比如罕见病用药、突破性疗法的创新药在谈判中获得了更合理的定价空间,这意味着创新药企的商业化回报有了更稳定的预期。以前大家担心创新药一进医保就“价格腰斩、利润尽失”,现在这种担忧在
创新药板块最近的波动让不少投资者揪心。但别慌,当下三个关键信号正在释放,或许能帮你看清这波调整的“底”在哪里。
首先看政策端的暖风。近期医保谈判虽然依旧“灵魂砍价”,但对创新药的支持导向很明确。比如罕见病用药、突破性疗法的创新药在谈判中获得了更合理的定价空间,这意味着创新药企的商业化回报有了更稳定的预期。以前大家担心创新药一进医保就“价格腰斩、利润尽失”,现在这种担忧在政策精细化调整下正在缓解。
再看行业基本面的硬支撑。国内创新药企的管线进度正在加速。就拿PD-1赛道来说,虽然竞争激烈,但新一代的双抗、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创新剂型正在崛起。比如某药企的HER2 ADC药物在晚期乳腺癌适应症上的数据亮眼,商业化后迅速打开市场。这说明国内创新药已经从“跟随创新”向“原始创新”迈进,管线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还有资金面的微妙变化。公募基金对创新药的持仓比例虽然还没回到巅峰,但近期北向资金开始悄悄加仓头部创新药企。这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的认可——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患者基数,更有工程师红利,这些都是创新药研发的“沃土”。
不过,抄底也不能盲目。创新药行业的风险依然存在,比如研发失败的风险,一款新药从临床到上市要闯过好几关,任何一环掉链子都可能让前期投入打水漂。还有商业化的风险,就算药成功上市了,能不能卖得好、能不能进医保、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都是未知数。
那现在到底该不该入手?如果你是长期投资者,认可创新药行业的发展逻辑,现在的调整或许是布局优质标的的机会。但要是短期投机,那还是得谨慎,因为行业波动可能还没完全结束。
总之,创新药的这波调整,是风险也是机遇。看清这三大信号,结合自己的投资风格,才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窗口”。
来源:月下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