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衍和李克农在上海办报纸那段挺有意思,他们跟周恩来开会的戏尤其真实,演员演出了那个年代的紧张劲儿,导演高希希和编剧钱林森没把历史当摆设,《救亡日报》怎么创刊的,桂林文化城怎么回事,课本里没细说,剧里却把话剧演出、作家写书的场面都还原了,像把教科书翻开了,活生生
这阵子央视一套播的抗战剧《阵地》挺火的,刚开播两集收视率就拿下了全国第一,我以前对这种历史正剧没什么兴趣,但朋友说这剧不一样,讲的是文化人怎么抗日的。
夏衍和李克农在上海办报纸那段挺有意思,他们跟周恩来开会的戏尤其真实,演员演出了那个年代的紧张劲儿,导演高希希和编剧钱林森没把历史当摆设,《救亡日报》怎么创刊的,桂林文化城怎么回事,课本里没细说,剧里却把话剧演出、作家写书的场面都还原了,像把教科书翻开了,活生生摆在眼前。
不过演员的年纪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演毛主席的佟瑞欣看着比课本照片里老多了,蒋介石、周恩来这些角色,演员也比当年真实的人大了一轮,我表弟看了直说这不是拍历史剧,是拍穿越剧吧,特效和服装倒是没得说,布料的颜色、发型都挺到位,可主角脸上的皱纹跟他们年轻时的样子差得太远,看几集就容易走神。
有意思的是这部剧把文化抗战、谍战和战争场面搅在一起,有报纸编辑部里斗心眼儿的戏,也有前线炸碉堡的场面,节奏不拖沓,我爷爷年轻时在部队待过,他看李克农那段谍战觉得细节真拿捏得准,可他也嫌演员太老了,说当年周总理才三十出头,这演的跟四五十岁似的,看着总有点不对劲。
要说缺点,演员年龄上有点不搭,剧情推进得太快了,像郭沫若从日本回来那段,本来能多说说他在海外的日子,结果几场戏就匆匆带过了,但整体来看,这部剧总算补上了抗战剧中文化抗战这一块空缺,年轻人能通过它看到课本里没讲明白的事,挺有用的。
网上评论吵得厉害,有人说还原得真像,也有人觉得老演员演年轻人看着别扭,但不管怎么说,能把文化抗战这种题材拍成热门剧,说明大家还是愿意看的,下次要是能多用点年轻演员,可能更贴近当年那股子劲儿。
来源:小马爱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