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北京检察这两件大事,入选“2024年度北京版权十件大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09:21 1

摘要: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展示2024年度首都版权工作成果,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发布“2024年北京版权十件大事”。北京检察机关“牵头相关单位联合印发《知识产权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工作指引》”“京津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展示2024年度首都版权工作成果,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发布“2024年北京版权十件大事”。北京检察机关“牵头相关单位联合印发《知识产权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工作指引》”“京津冀联动打击图书盗版侵权行为”两项工作入选。

市检察院牵头相关单位联合印发《知识产权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工作指引》。

2024年,为着重解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线索核查难等问题,进一步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市检察院联合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总队联合签署《知识产权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工作指引》,明确线索范围、线索通报、研判标准等内容,提升数智赋能版权保护力度,助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联动打击图书盗版侵权行为。

2024年,京津冀三地检察机关依托京津冀“三必”协作机制,统一标准,跨区域、全链条集中打击图书盗版侵权行为,联合三地公安机关,通过专项行动跨省摧毁9个犯罪网络,累计查扣盗版图书271.6万册,涉案总额1.8亿元,实现“打源头、端窝点、断链条”目标,案件罚金创北京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历史新高。

2024年北京版权十件大事

■ 首届“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北京文化论坛“数字时代版权创新发展与保护治理”沙龙首次举办。

■ 建立北京市网络影视剧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机制。

■ 北京市两案例入选国家版权局第一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 “总对总”机制跨区域版权纠纷调解工作联盟成立。

■ 北京办理全国首例版权领域非现场执法案件。

■ 市检察院牵头相关单位联合印发《知识产权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工作指引》。

■ 北京市版权领域团体标准创新推出。

■ 京津冀联动打击图书盗版侵权行为。

■ 首例涉广播组织权侵权案生效。

2021年以来,北京检察机关立足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综合履职试点地区、集中办理全国约80%的知识产权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等实际,在市检察院、海淀区检察院等15个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由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部门统一指导。先后办理包括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件、全市首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权犯罪案等在内的各类版权类知识产权检察案件3093件,其中14个案件分别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典型案例、全国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

建立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机制。主动对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自主创设“检察院12345智能解析程序”,动态、精准、高效识别全市重点点位、重点线索,实现场景应用可视化,在此基础上,与市版权局、文化执法总队等建立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机制,有效解决大数据法律监督筛查线索发现难、核查难等问题。2024年,共计打掉售假窝点35个,先后向全国检察机关移送虚构图片权属恶意诉讼线索24件。同步探索建设“知识产权检察监督链”,为检察办案提供证书核验功能,释放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版权保护和法律监督工作的关联叠加倍增赋能效应。

建立“必审、必报、必查”办案机制。牵头研制《京津冀检察机关移送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法律监督线索工作指引(试行)》,建立“三必”办案机制,即必须审查上下游线索、必须将线索报送至省级检察院加强指导并依法移送、接收院必须认真核查并及时反馈。该工作机制被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2024年以来,促成协同办案104件,涉案金额1.57亿元,124人被成功起诉,18名流窜犯罪分子被追诉判罪。在此机制下,办理邵某某等16人售卖2000余万册少儿盗版图书案,被告人全部被判处有期徒刑,主犯邵某某并处罚金1500万元。

来源: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