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宋昕怡 “不要挤”“别掉下去了”……近日,一则“某高铁出站口乱成一锅粥”的视频冲上热搜,演员刘某某在高铁站遭遇大量“私生饭”(指侵犯明星私生活及工作的粉丝)围堵,有人在跟随拍照中摔倒。 本是交通枢纽的高铁站,却被一些粉丝搅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宋昕怡 “不要挤”“别掉下去了”……近日,一则“某高铁出站口乱成一锅粥”的视频冲上热搜,演员刘某某在高铁站遭遇大量“私生饭”(指侵犯明星私生活及工作的粉丝)围堵,有人在跟随拍照中摔倒。 本是交通枢纽的高铁站,却被一些粉丝搅得乱成一锅粥,这样的“饭圈”乱象惹众怒。 公共场所不理智的追星行为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才能遏制这种失序的“饭圈”乱象?《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余锋、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甄景善。 记者:粉丝在高铁站、机场扰乱秩序的行为,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违反哪些法律法规? 甄景善:虽然追星行为属于“个人自由”范畴,但自由并不是无限度的。高铁站、机场作为高强度人流集散的公共场所,若因粉丝个人的“追星自由”聚集导致秩序紊乱、通道堵塞,不仅侵害其他旅客的正常通行权与合法权益,更可能构成公共安全重大隐患,极易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故应当加大执法整治力度。 余锋:粉丝围堵高铁站、机场的场面,不只是“热情过头”,而是实实在在破坏公共秩序,影响旅客出行,甚至对公共安全构成危害。 我国多部法律法规都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作出了规制。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直接指向扰乱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如果聚众行为导致出现人员伤亡等严重情节,可能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承担刑责。 另外,具有行业特色的法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禁止扰乱铁路建设、运输秩序;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明确,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可追究刑责。 记者:从调查情况来看,一些粉丝之所以能精准掌握明星行程,是背后有人贩卖明星个人身份证号码、航班、车次等信息。这种行为是否违法? 余锋:明星的行程,诸如航班号、车次、酒店入住信息等,本质上是行踪轨迹信息,属于民法典界定的个人信息范畴,受法律保护。泄露或倒卖这些信息,通常触及民事、行政乃至刑事多重责任。这种信息泄露往往涉及多环节链条,从“内鬼”到“黄牛群”,再到境外平台交易,行为碎片化且跨地域。同时,信息买卖交易环境分散在聊天群组等环境中,电子证据易丢失,平台配合度参差不齐、耗时不一,导致查处此类行为存在一定难度。 甄景善:目前在打击这类行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取证和执法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泄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内部泄露、系统漏洞、黑客窃取等,难以追溯源头、锁定违法主体;相关主体的违法行为也往往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如更改IP地址、使用虚拟身份等方式,更为取证和执法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个人信息保护还涉及公安、网信、民航、铁路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存在交叉和模糊地带,增加沟通成本,影响执法效率。 记者:大规模的粉丝聚集行为为何屡有发生?管控难点有哪些? 余锋:一方面,人群汹涌,现场难控;另一方面,事后证据散乱,追责成本高。单纯的事后通报和道德谴责,如“粉丝自律倡议”,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根治。对此,应秉持“精准而非一刀切”的原则,适当加大执法力度。 具体来说,将组织者、代拍牟利者视为“首要分子”从严惩处,多次扰乱秩序或致严重后果的,该刑事处罚就刑事处罚。对普通从众粉丝,则以教育为主、轻罚为辅,体现比例原则。同时,铁路、民航公安可借鉴大型活动安保模式,提前限流、分区、临时管制,预防为主、惩治为辅。 记者:近年来,公共场所因粉丝疯狂追星行为而导致失控、失序的情况并不少见。怎样才能遏制失序的“饭圈”乱象? 余锋:艺人和经纪公司必须转向主动姿态,筑起一道理性引导的防护墙,将粉丝热情引向健康轨道。 将行程信息严格分级。对核心细节如航班号、车次加强保密意识,仅限内部知晓;可公开的部分,则采用模糊表述,例如“某日某市活动”,避免精确时间诱发聚集。同时,与运营方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违约责任和赔偿条款,通过合同约束减少内部泄露。 一旦察觉粉丝可能聚集,经纪公司应提前告知当地公安或站区管理部门,申请改道、分流或专用通道。同时,在官方社交渠道发布劝止公告,告知法律后果,事先的警示通常会比事后声明更有震慑力。同时,推行“软治理”。一方面,多组织有序的线下活动,满足粉丝互动需求,避免无序围堵;另一方面,公开典型违规处置结果,如取消与艺人见面等福利,培养理性文化。一旦发现贩卖行程信息等不法行为,委托专业团队取证,包括群聊记录、交易流水和代拍证据,针对违法行为提起诉讼,或报案处理。 另外,平台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和内容分发者,必须履行主动净化义务,而非被动响应投诉。首先,调整算法,限制“代拍图”“路透图”等内容的扩散,对诱导线下聚集的内容实施降权、限流,斩断传播链条。其次,对于有组织策划“追私”活动的账号和群聊,平台应主动监测,并依法依规依约采取包括封禁在内的措施。若平台怠于行动,相关部门可责令其整改乃至停业。在此基础上,推动跨平台联防,共享黑名单,清零违规收益,瓦解黑灰产业链。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