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补贴就像速效止痛药,刚吃那两天订单噌噌涨,骑手笑得合不拢嘴,商家也敢多备几箱货。
“外卖大战”打到今天,谁还在靠补贴续命,谁就已经输了。
补贴就像速效止痛药,刚吃那两天订单噌噌涨,骑手笑得合不拢嘴,商家也敢多备几箱货。
可药效一过,用户又溜回老地方,留下一地鸡毛。
美团七成江山稳得跟老城墙似的,饿了么守着两成苟延残喘,剩下几家挤在10%的缝里抢残羹。
淘宝闪购想冲进来,口号喊得震天响,目标是把“721”打成“541”甚至“442”,可这事儿真不是靠砸钱能解决的。
先说个冷知识:2025年即时零售盘子要冲到7000亿,年增速20%打底。
听起来像金矿?
别急,金矿里全是硬骨头。
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年轻人,现在连买包辣条都要半小时送到手,抖音快手靠短视频种草+直播秒杀,把95后、00后哄得团团转。
人家不跟你拼价格,拼的是“刷着视频顺手下单”的爽感。
传统外卖平台还在算满减券,人家已经用算法把“馋”和“饿”精准锁死。
技术这关更扎心。
美团无人机在顺义送咖啡,无人车在深圳送奶茶,骑手成本咔咔往下掉。
饿了么冷链升级,冰淇淋送到家不化汤。
淘宝闪购背靠阿里爸爸,大数据算库存比亲妈还懂你——上周多买了两罐啤酒,这周就推烧烤料。
可技术再炫,用户认不认?
调研说六成用户还是死忠老平台,图个“熟悉感”。
就像楼下便利店,东西贵两毛也懒得换,因为老板知道你爱喝冰可乐还是常温的。
骑手和商家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晴雨表。
美团玩“混合派送”,把外卖、闪购、团购订单揉一起送,骑手一趟挣三份钱,收入稳了就不跳槽。
淘宝闪购搞“多平台接单”,骑手上午送淘宝下午跑美团,像滴滴司机接顺风车,效率是高了,可平台忠诚度?
呵呵。
商家更精,谁家数字化工具好用就倒向谁。
现在连卖煎饼果子的都用上AI分析销量,平台不给数据支持?
拜拜了您嘞。
监管的大锤也悬在头顶。
政府明令禁止恶性补贴,骑手社保必须交,绿色配送要达标。
去年某平台搞“1分钱买菜”被约谈,现在学乖了,改推会员积分换鸡蛋。
行业协会还在搞统一标准,以后可能连配送箱颜色都要规范——想靠花哨营销突围?
门儿都没有。
说到底,用户要的不是便宜五块钱,而是“我半夜饿得要死,你十分钟把热汤面送到,还不洒汤”。
骑手要的不是今天多跑十单,而是“下个月房贷有着落”。
商家要的不是流量暴涨三天,而是“库存周转快,利润稳得住”。
谁能把这仨伺候舒服了,谁就能在补贴退潮后活下来。
淘宝闪购现在日均订单增速挺猛,可美团骑手老李说了实话:“他们补贴高的时候,我一天多挣两百,但用户问‘能开发票吗’我就懵——系统还没这功能。
”你看,魔鬼都在细节里。
今天砸钱抢市场,明天系统崩了、发票开不出、冰淇淋化了,用户照样拍拍屁股走人。
这场仗打到终局,拼的早不是谁钱包鼓,而是谁能在用户心里种下“靠谱”俩字。
就像谈恋爱,砸钱送包只能撑三个月,最后还得看吵架时谁先低头。
即时零售的“低头”时刻,就是配送超时时的主动赔付,就是骑手摔了跟头平台第一时间送关怀,就是商家临期食品系统自动预警。
补贴退潮那天,裸泳的人才会浮出水面。
来源:多才多艺香瓜c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