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吗?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爷爷是蒋介石、爸爸是官二代“,可以说他一出生就是一把手”的顶级官三代,最后居然被亲爹在病床前冷冷甩下五个字:“不值得同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不是气话,更不是赌气,是心寒透了,正常情况之下,没有哪个亲爹会说出如此之言?而今天要
亲爹在病床前说“不值得同情”?这儿子到底干了啥天怒人怨的事?
你敢信吗?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爷爷是蒋介石、爸爸是官二代“,可以说他一出生就是一把手”的顶级官三代,最后居然被亲爹在病床前冷冷甩下五个字:“不值得同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不是气话,更不是赌气,是心寒透了,正常情况之下,没有哪个亲爹会说出如此之言?而今天要说的正是蒋经国的长子,老蒋的长孙,蒋孝文,那么蒋孝文到底犯了什么事?为何连亲爹都看不下去了?
为何,蒋经国会说他的儿子“不值得同情呢”?听完他干的那些破事,你不但不会骂他爹狠心,反而会拍大腿喊一句:“活该!”
1935年,在一间不怎么暖和的小屋里,一个混血男婴呱呱坠地。他妈是白俄美女,他爸是当时在苏联“镀金”实则被软禁的蒋经国,他爷爷则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当时正在南京发号施令,跺跺脚半个中国都抖三抖。
这个小男孩的出生家庭,放现在就是“星二代+红三代+跨国血统+顶级资源”,妥妥的赢在子宫里的孩子。可讽刺的是,小时候的蒋孝文,压根没享受到半点“太子待遇”。他爸在苏联被盯得死死的,别说特权,连买包烟都得看人脸色。小蒋同学的童年,是在“我爸很牛但我不能说”的憋屈中度过的。
1937年,命运的转折点来了,爷爷蒋介石发话:“我大孙子呢?带过来我看看,”
老爷子一见这混血大孙子,心都化成蜂蜜了。要玩具?买!要骑马?安排!要枪?……也给!名字都是老爷子亲取——“孝文”,听着多文雅?意思是“你要孝顺,你要有文化,将来一定要做一个文化素养高的人”。结果这孩子,把“孝”活成了“笑”,把“文”活成了“纹身”——纹在骨子里的无法无天。
回国没两年,小蒋同学就悟了:原来“蒋”这个姓,是通行证,是免死金牌,是能让人跪着说话的核武器。在学校里,同学炫耀新铅笔?他顺手就拿走,被老师告状。他爹蒋经国气得脸发青,第二天拎着他去学校,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鞠躬道歉——这操作,放现在叫“社死现场”,放当时叫“杀鸡儆猴”。
蒋孝文压根没get到老爹的良苦用心。他心里OS:“道歉?丢人?不存在的!他们怕的是我姓蒋!”从此,由于家庭条件够硬,后来蒋孝文彻底放飞自我。并且在学校拉帮结派,自称“太子帮”,谁不服?一句“我爸是蒋经国,我爷是蒋介石”直接KO全场,根本没有同学敢和他正面硬刚。有次跟同学干架,眼看打不过,直接吼出王炸台词,结果第二天报纸头条:“蒋总统长孙校园逞凶!”——蒋经国连夜安排转学,脸都丢到国际版了。
在蒋孝文,高中时期?那叫一个“叛逆天花板”。喝酒喝到断片,打架打到进局子,成绩单?全年级倒数第一。老师不敢管,校长不敢骂,为啥?怕被“上面”穿小鞋。蒋经国气得在家摔杯子:“你再这样,我就送你去当兵!”蒋孝文回嘴:“你敢送,我就敢跑!”——父子battle,爹完败。
在1955年之时,蒋孝文干了一件让整个蒋家差点翻车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
那天,他晃晃悠悠走进蒋介石的官邸,腰间别着一把左轮手枪——注意!总统府重地,连警卫都不能带枪,他一个“闲散太子”居然大摇大摆揣着家伙进来!门口保安好心提醒:“少爷,枪不安全,先交一下?”,殊不知,警卫的这句话,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蒋孝文当场炸毛:“你算老几?敢管我?我爷爷在这儿才是当家的!信不信我一句话就能弄死你?”保安还想解释,他直接一拳抡过去。两人扭打中,他“砰”一枪走火,保安当场血溅三尺!
全台湾都炸锅了!“太子爷枪击警卫”——这新闻放现在能冲上热搜第一挂三天不掉。按法律,故意伤害+非法持枪+袭击国家机关人员,枪毙十次都不冤。可他是谁?蒋家独苗长孙啊!最后怎么收场?蒋经国动用全部人脉,压下舆论,连夜把儿子打包塞上飞机:“去美国!在这里真的快呆不下去了。,并且临走之前,蒋经国还说了一句话,没我命令别回来!”
在美国,没人认识他是“太子”,没人惯着他,结果他更疯了。飙车、泡吧、欠债、酒驾——警察局常客,移民局黑名单。最后美国官方都受不了了,直接发函:“这位先生,我们建议您回国发展,美利坚的空气可能不太适合您。”——翻译:滚!
灰头土脸回台湾,家里又给他铺路:进台电,坐办公室,月薪照领,活不用干。这操作,放现在叫“关系户躺平”,放当时叫“废物安置计划”。可蒋孝文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我姓蒋,我躺赢怎么了?”
蒋经国夫妇急疯了:事业救不了他,那就用婚姻!火速安排他和名媛徐乃锦结婚。这姑娘,德国留学,知书达理,家世显赫,堪称“民国大女主”。婚礼当天,蒋孝文西装革履人模狗样,记者狂拍“金童玉女”。结果婚后第一晚,他就溜去夜总会喝到天亮。徐乃锦?独守空房三年,连他私生子的消息都是从八卦小报上看到的。
报应,终于来了,那么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1970年某天,他在酒桌上喝到不省人事,朋友以为他“又喝高了”,没人管,没人送医,任他在沙发上躺了整整六小时。送到医院时,脑子已经缺氧坏死——语言功能丧失,认知退化到三岁小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曾经那个鲜衣怒马、呼风唤雨的“蒋太子”,成了连翻身都要护工帮忙的“活体标本”。
蒋经国来看他。没哭,没骂,就站在床边,静静看了十分钟。转身对医生说:“不用特殊照顾,按普通病人处理。”临走前,对秘书撂下五个字:“不值得同情。”
这话传出去,全台湾都惊了,或许蒋经国内心真的失望透顶了吧。有人说蒋经国冷血,有人说他大义灭亲。可只有真正了解蒋孝文干过那些事的人才知道——这不是冷血,是心死。是一个父亲,对亲手养废的儿子,最后的、也是最痛的告别。
这一躺,就是19年。从35岁躺到54岁,人生最灿烂的年华,在病床上流口水、瞪眼睛、任人摆布中度过。没有朋友,没有尊严,没有未来。1989年,他孤独离世,葬礼冷清得像一场普通职员的告别式。
他惨吗?惨。瘫痪19年,生不如死。
他冤吗?半点不冤!每一步,都是他自己选的,做的事情真的让人非常无语。
他本可以成为政治新星,至少是个体面企业家。可他偏偏把“特权”当“特权证”,把“溺爱”当“免罪符”,把父亲的耳光当“耳边风”,把爷爷的威名当“提款机”。一步错,步步错,最终亲手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来源:不甘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