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的杨家后人今何在?37代传人:身怀绝技却万般痛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8 08:35 1

摘要:说起杨家将,就算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都能说出一段故事,足以见得杨家将在我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作为北宋的著名军事家族,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精神值得尊敬。

说起杨家将,就算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都能说出一段故事,足以见得杨家将在我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作为北宋的著名军事家族,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精神值得尊敬。

杨家将的老大杨业擅使杨家枪,绰号杨无敌,他在战场上经常可以以一敌百,曾经在雁门关大破辽军,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最后被辽军俘虏后绝食而死,可谓是死的壮烈。

但是如今千年过去,杨家将的后人怎么样了呢?其实当初杨业去世之后,杨家将一直传承了下来,现在已经到了第三十七代,如今这位后人却感叹身怀绝技万般痛苦。

一门忠烈

杨家的老令公杨业,曾经是北汉的著名将领,在汉朝覆灭之后,他就投降了北宋,被宋太宗拜为太尉。

在契丹人进犯雁门关的时候,杨业带领八千人前去迎战,最后横扫千军,这一仗也为杨业打响了名头,杨家将的名声也在北宋传播开来。

卓越的战功也让杨业受到了赵匡胤的重用,在征讨辽国的过程中,杨业一直是赵匡胤依仗的对象,可是就在北上的过程中,宋军的主力遭到了打击,权衡之下,赵匡胤下令撤兵。

此时辽军敏锐地感觉到了宋军的意图,于是趁着宋军撤退,辽军开始大举追击。杨业此时得到的命令是掩护部队和转移群众,并不参与战斗,于是他向潘美进言,说按计划撤退,但是潘美为了争功,决定和辽军决一死战。

没办法之下,杨业只能领兵出击,但是他和潘美约定好,要是出师不利,他就会撤回到一个叫陈家谷的地方,要求潘美在此地部署好强弩,以便击杀辽军。

可是当杨业将辽军引到陈家谷的时候,却没有看到宋军的一兵一卒,杨业明白,自己是中了潘美的计了。

他只能背水一战,杨业带着自己的士兵和辽军展开了厮杀,可是此时他面对的辽军多达数万人,没多久,自己身边就剩了不足百十人。杨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两员大将和小儿子接连战死,自己也被辽军生擒。

辽国人钦佩杨业的战斗力和不屈的精神,对其劝降,可是杨业宁死不屈,辽军实在惜才,也不杀他,没想到杨业竟然绝食而亡。

杨业死后,他的夫人佘赛花担当起了杨家的中流砥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佘太君,同时,第二代杨家将传人杨延昭也开始了自己的成长。

杨延昭继承了父亲的所有优点,不仅武功高强,在个人品德上也是挑不出毛病,得到皇帝的赏赐之后,杨延昭自己不留一分,反倒是分给自己的部下。

有杨延昭在,宋朝的北边边境安静了二十多年,辽国人对杨延昭十分惧怕,认为他是天上的星星的化身,因此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杨六郎。

再后来,杨家的男人全部战死,家族中的女人在佘太君的带领下拿起武器上战场,为的就是捍卫杨家的名号,这便是杨门女将的故事了。

三十七代后人

杨家将的第三十七代传人名叫杨开华,这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练习家传的杨家枪法和杨家刀法,因此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五六个人就近不了他的身了。

这还是在杨开华不使用兵器的情况下,要是给他一把杨家枪,估计十几个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在杨开华年轻的时候,也上演了一出杨门虎将的故事。

经过几十代人的变迁,到杨开华这一代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人当官了,杨开华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家人居住在村里。

可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一家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此时的杨开华还未出生,在他有限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人总是战战兢兢。

杨开华长大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了,他们一家还是回到了原先居住的乡村,可是建国初期,山上土匪横行,这些贼人时不时就下山来抢夺居民的粮食和牲畜,当地人不堪其扰。

杨开华此时二三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父亲告诉他不要惹事,其实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可是杨开华并不这么认为,他明白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人,那就要以保护百姓为己任。

于是他拿出来父亲曾使用过的一杆长枪,趁着夜色来到村口,果不其然,一伙七八个人的山贼下山来抢劫了。

他们看到杨开华拿着一把长枪,觉得十分可笑,土匪头子拍了拍腰间的手枪,嘲讽杨开华,让他滚开,不然就让他吃枪子。

杨开华笑了笑,这附近有解放军驻守,土匪绝对不敢开枪,所以他抄起长枪上前,只几下就打倒了三个人,其他人立马吓得站不稳了。

土匪头子定了定神,正准备掏枪,可是一点寒芒闪过,土匪头子只觉得手腕剧烈的疼痛,自己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其余人看到老大已经被制服,顿时作猢狲散了,杨开华就这样带着土匪头子交给了政府,为老百姓除去了一个大患。

时代的差异

杨开华擒获土匪的事迹在十里八乡传开了,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村里竟然有一个杨家将的后人,于是纷纷前来感谢,政府也十分肯定杨开华的功夫,于是介绍他到了治安队工作。

杨开华有个儿子叫做杨鹏,他也像父亲小时候教自己一样培养杨鹏,希望他把杨家的武功传承下去,可是随着杨鹏年纪见长,他对于武功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在杨鹏大学毕业之后,杨开华更是说,自己再也管不了他了,为什么呢?因为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异。

杨开华认为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因此让杨鹏刻苦练功,可是杨鹏却认为这已经是热武器的天下,传统武术还有什么用呢,再者,自己要去大城市工作,哪里来的时间练功啊。

杨开华对儿子的看法十分不满,总是给他讲杨家将的故事,杨鹏却是一脸不屑,反而质问杨开华,传承这些有什么用呢?能帮我买房买车吗?能让我养活老婆孩子吗?

说完这些,杨鹏毅然决然踏上了去往一线城市的火车,只剩下老父亲一个人在家中默默流泪。

杨开华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身绝技,竟然万般痛苦,可能这就是两代人的阵痛吧,在时代的面前,只能去适应而不是改变。

来源:纵古贯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