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破浪成光,桨动水乡。今天,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幕式在青浦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举行。作为世界赛艇联合会顶级赛事首次落户中国的历史性一刻,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团队齐聚申城,世界赛艇的速度与精神将在淀山湖畔集中绽放。
破浪成光,桨动水乡。今天,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幕式在青浦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举行。作为世界赛艇联合会顶级赛事首次落户中国的历史性一刻,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团队齐聚申城,世界赛艇的速度与精神将在淀山湖畔集中绽放。
江南的灵动与现代的张力在同一时空相遇。开幕式开场表演《都艇好》《高飞》把舞台从岸边延到水面、再到空中,水上编队与岸上舞群同频推进,观众的视线在水、陆、空之间自然流动。智能机器人“艇艇”和专业运动员同舟而行,完成“人机同台”的首秀,科技与水乡握手的瞬间令人会心一笑。随后,承载青浦水乡风韵的摇橹船载着世界各代表队运动员代表缓缓入场,江南画卷随水而行。升国旗、奏国歌之后,全场倒计时声浪叠起,水炮齐发,锦标赛正式启动。主题歌《破浪成光》在水天之间响起,时尚的舞台语言与江南的水韵彼此映照,把赛艇之“力与美”具象为现场共享的心跳与呼吸。
这是一场上海与世界的相约,更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表达。赛事于9月21日至28日在青浦淀山湖水上运动中心举行,23个项目将陆续开赛。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新西兰等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203名运动员、教练员参赛,其中不乏奥运金牌得主与世锦赛冠军。世界赛联主席在开幕致辞中回望上海与赛艇的百年渊源,向运动员与筹办团队致意,称赞上海为世界顶尖选手提供了“最佳竞赛环境”。四年前的约定,今天在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兑现为激情与掌声。
从赛场到城市,细节之处充分彰显“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城市受益”。记者在赛场看到,信息中心已成为队伍服务的第一响应平台,器材小修、帐篷电器、赛场动线等诉求一口受理、闭环解决;岸边提供自行车租赁,教练沿航道伴行指令更为顺畅;运动员餐厅实行分时分批出餐,菜单每日轮换,素食与清真清晰标识,食品安全与反兴奋剂风险“零容忍、全覆盖”。而开幕式顺利进行的背后,是水域清洁、秩序组织、志愿服务的持续投入,也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跨域协同的系统能力。
把赛事办进城市,把城市请进赛事。开幕在青浦水乡,颁奖仪式则来到黄浦江畔的城市景观露台,水岸两端接力,让世界在江南水面看见中国,也在国际都会读懂上海。本届赛艇世锦赛亦将在同一赛会体系下呈现残健融合,进一步丰富赛事的包容度与人文温度。青浦区同步推出“一张票根玩转”便捷服务,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让八方来客在赛场之外也能收获一份“江南记忆”。
历史与当下在水面相遇。十九世纪中叶起,黄浦江与苏州河先后见证了中国最早的划船与赛艇活动,上海由此成为国内赛艇运动的重要源点;今天,世界赛艇最高舞台在此搭起,既是传统的续写,也是中国水上运动走向世界的又一次自信亮相。
本届赛事的“余热”同样有看点。国庆期间,上海赛艇公开赛将在苏州河接力“上场”,设4.2公里追逐赛与500米城市冲刺赛,精英组汇聚本届世锦赛选手,形成“世锦赛—上艇”的联动热度,让顶级水上竞技在市民身边延时播放、在申城母亲河畔的公共空间持续发酵。赛事IP与城市水岸相辅相成,既提升观赛体验,也为“体育+消费+生活”注入更持久的动能。
体育为媒,城市见长。近年来,上海围绕提升自主品牌赛事能级、办好高水平国际赛事、做强“文旅商体展”联动持续发力,从“人民城市”治理细节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践,体育已成为链接公共空间、公共服务与公共情感的关键场景。
今天,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随着每一次起桨传向更远的地方。接下来的一周,让我们在淀山湖畔共同见证,速度与秩序如何在上海的水面同频,努力与尊重如何在世界的赛道共鸣。
栏目主编:陈华 图片来源:海沙尔 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