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开幕|星云启航:奔赴中国科幻产业的黄金时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21:58 1

摘要:9月20日上午,由华语科幻共同体支持单位——成都时光幻象与海南壹天视界共同主办的“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暨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于成都科幻馆隆重启幕。

9月20日上午,由华语科幻共同体支持单位——成都时光幻象与海南壹天视界共同主办的“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暨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于成都科幻馆隆重启幕。

成都市郫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超毅,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会长刘慈欣,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新华网首席信息官姚予疆,海南壹天视界董事长甘伟康等嘉宾分别代表支持与主办单位致辞。星云嘉年华执委会主席董仁威正式宣布活动开幕。

成都市郫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超毅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会长刘慈欣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

新华网首席信息发布官姚予疆

海南壹天视界董事长甘伟康

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辞。他说:“华语科幻星云奖到今年是第十六届,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星云奖已经成长为华语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奖项,有数百位科幻作家获奖,许多年轻的科幻文学后起之秀由此走上了更加广阔的创作之路,为中国科幻铺就了走向未来之路。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将继续为中国科幻寻找未来的引航者,并更侧重于年轻作者的个人风格与创新开拓。星云奖已成为展现华语科幻文学创作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为中国科幻和世界科幻交流搭建起平台。参加星云奖活动,是我每年最盛大的节日,在这里可以享受与科幻迷热烈的交流,见到自己喜爱的作家。愿星云奖和华语科幻一起走向未来,直到有一天,人类真的启程飞向星云。”

开幕式后,举行了首场重磅活动——“纪念中国科幻电影100周年”。科幻作家、学界权威、技术先锋与产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围绕科幻电影的历史传承与AI技术变革展开深度对话。

1925年,中国首部科幻电影《隐身衣》由上海开心影业摄制并公映。该片改编自民国作家徐卓呆的科幻作品。厦门大学教授、电影理论家黄鸣奋在会上作了《百年征程星辰大海,科学幻想辉耀未来》主旨演讲,系统梳理百年来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脉络:从《隐身衣》出发,历经《霹雳贝贝》《珊瑚岛上的死光》,直至《流浪地球》《三体》蜚声国内外,中国科幻电影实现了从“科学启蒙”到“工业叙事”再跃入“宇宙哲思”的三阶段蜕变。他指出,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的成功,标志着以集体英雄主义与东方救赎观为核心的、区别于西方叙事的本土科幻美学正式成熟。

火山引擎方舟解决方案负责人冯书云,作了“预言的终结与创世的开端:AI,当科学与幻想融为现实”主题演讲。他说,用AI生成科幻场景的实时渲染技术,传统需两周制作的外星战场,经多模态大模型加持压缩至8小时;动态分镜生成更使前期成本降低60%,显著突破影视工业的效率与成本瓶颈。

成都悟空文化传媒总经理郑航,以“从星云到像素:AIGC时代下科幻叙事的谦卑与狂想”为题,以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作品《太阳坠落之时》改编的国内首部AIGC科幻短剧为例,揭示AI在物理特效模拟中的巨大潜力。该剧自5月上线以来累计播放量突破5500万人次,印证了“技术解放想象力,但人性洞察仍是创作核心”的理念。

此外,CF虹游戏制作人王林也分享了“FPS游戏与科幻”话题。

纪念活动还聚焦AI技术如何破解科幻影视高成本、长周期的瓶颈,并就大众审美提升对影视发展的影响展开探讨。

在“引擎·图景·新纪元:中国科幻影游改编的工业化跃迁”圆桌论坛中,主持人科幻作家程婧波与科幻作家何夕、电影评论家黄鸣奋、《穿越火线》手游负责人李行健等展开对话,大家一致认为:“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十年影视与游戏生产的主流模式。

另一场“画布·荧幕·新未来:中国科幻美术与电影的百年交响”圆桌论坛由穆之飞主持。黄光剑、郭宇、金霖辉等指出东方科幻美学的内核“写意宇宙”,正成为国际新符号。

随后举办的2025华语科幻星云论坛,设立多场专题对话。

“科幻IP的破界运营与新蓝海开拓——从三体酒窥见消费未来”圆桌论坛由海南壹天视界副总裁石以主持。海南壹天视界董事长甘伟康、泸州老窖三体联名酒联合出品人唐勇、泸州老窖乾坤酒堡定制酒销售有限公司大客户事业部经理李海涛、科幻作家江波,以“泸州老窖|三体”和“国窖1573|三体”联名酒为例,共论“科幻IP从文化符号迈向新时代消费场景”的实践路径。

“中国科幻的艺术语言与视觉创想——从虚拟觉醒到幻境漫游”圆桌论坛由雨果奖得主赵恩哲主持。《流浪地球》游戏开发技术总监邹聪展示了“脑机接口情绪渲染”技术,该技术可通过玩家实时生理状态驱动游戏叙事,从而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

“中国科幻的边界突破与创新路径——从前沿科技到史前想象”圆桌论坛由科幻作家马传思主持。时光幻象董事长董仁威与多家出版社负责人对话,嘉宾们围绕远古文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话题,分享对科幻未来走向的洞察与出版策略,共同展望中国科幻的新可能。

“科幻新星的创作突破与想象跃迁——从传统叙事到多元表达”圆桌论坛由华语科幻星云奖选委会主席三丰主持。他与十六届新星奖入围者碳基处理器、张海龙以及往届新星金奖获得者段子期、鲁般对话。碳基处理器直言:Z世代创作者正在解构传统科幻范式,我们更关注算法霸权、意识上传伦理等“近未来焦虑”。

论坛之后,举行了五场由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与各出版社合作的新书发表会,包括万卷出版社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超新星宇宙-华语科幻星云奖新星奖获得者选集》、大百科全书知识出版社的《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作品奖获奖作品集》《中国科幻经典文库(第一辑青少年科幻)》、文化艺术出版社的《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作品》等。

最后,举行了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成都时光幻象与科幻企业合作的签约仪式,包括与成都悟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问”科幻大赛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合作出版《大国重器科幻小说丛书》的协议。

星云嘉年华执委会主席董仁威说:“从1925年《隐身衣》到2025年,中国科幻电影完成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蜕变;而以2015年刘慈欣《三体》荣获雨果奖为起点的这十年,则是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黄金时期。当前,中国科幻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科幻影视与衍生开发正是中国科幻从文学黄金时代驶向产业黄金时代的关键风向标。本次大会,正是吹响中国科幻进军产业黄金时代的号角。”

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董仁威、吴岩,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科幻代表作家杨鹏、江波、程婧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新华网首席信息官姚予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成都市郫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超毅,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海南壹天视界科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伟康,四川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俊,上海游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唐勇,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成都悟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航,清大紫育集团董事长李凌己,著名学者黄鸣奋、谢梅,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编辑付篪,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斯日古楞,知识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张京涛,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田江,辽宁万卷出版公司董事长王维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曹璐,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腾讯天美高级商务经理樊杰等科幻界、学术界、文学界、出版界、教育界、企业界以及幻迷代表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及嘉年华相关活动。

来源:南都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