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疆商界二把手,身价上亿,拥有505个孩子,这3位才是真商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07:32 1

摘要:米恩华,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都不熟悉,但他却是一个传奇的商人和慈善家,他不仅斥资千万修建福利院,甚至还亲自领养了503个孩子。

编辑 | 薛铮铮aa

不可否认的是,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但就算是在这一商人群体中,也有着真正心系国家百姓的人在。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一心为国为民的真商人。

米恩华,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都不熟悉,但他却是一个传奇的商人和慈善家,他不仅斥资千万修建福利院,甚至还亲自领养了503个孩子。

米恩华是山东人,四岁时随父母迁居新疆,因为家境贫寒,他中学没读完就辍学打工,从餐馆端盘子、工地搬砖,做过各种辛劳的工作,22岁时,他终于找到一份体面工作,成为了乌鲁木齐的市场检查员。

1988年,米恩华决定实现创业梦,开办自己的生意,起初,他摆地摊、开小商店,卖各种玩具和鞋类产品,但收入有限。

直到1989年,米恩华发现乌鲁木齐一座被闲置的露天电影院,敏锐地看出这是个好地方开市场,他把这里改造成红十月市场,一下子就招满了摊位,首年就赚了8万元。

米恩华看到生意红火,就果断把赚的钱再投入市场扩建,但随后几年,他两次被要求搬迁市场。

米恩华虽感到无奈,但他没有向政府要任何补偿,而是积极配合政府的要求进行迁移。

为了留住商户,他向商户承诺可以免去八个月的租金,也承诺三年内不再涨租,也正是他的这份诚信待人的作风成功留住了大批商户。

到1998年,米恩华打造的华凌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市场之一,2004年,米恩华凭借20亿资产成为中国前40富豪。

如今,华凌集团旗下拥有40多家大型市场,米恩华也因此有“市场魔术师”之称。

在商业领域,米恩华不断开拓创新,将版图延伸至畜牧、木材加工等行业,并进军国外市场,在格鲁吉亚开设木材厂,收购银行股份。

但米恩华也坚持自主创业的理念,不轻易贷款和上市,他常说,事业如碗,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米恩华却可能是中国收养最多孤儿的企业家,他有505个孩子,其中502个是收养的。

2001年,米恩华原想在扶贫县建小学,后看到许多贫困孩子的无助,心生怜悯,决定给他们一个家。

一开始只有十几个孩子挤在市场顶层,后为更好地照顾孩子,米恩华夫妇花费巨资建起了福利院和技校。

米恩华还精心为每个孩子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有的被送去接受良好教育,有的学技能找到稳定工作,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直到2005年,米恩华被评为首届百位慈善人物,他收养500多名孤儿的善举才为外界所知。

与巨大财富和慷慨善举不同的是,米恩华一直保持简朴低调的生活,他不接受媒体采访,喜欢在员工食堂吃饭,长期没有固定办公室。

米恩华说,成功源自内心,不需要外在的豪华来证明,曾与米恩华共事的员工表示,米恩华沉默寡言、低调谦逊,但具有非凡的领导魅力,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拥戴。

米恩华用他的人生传奇证明,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家,不仅要实现商业上的辉煌,也要心怀仁爱,回馈社会。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不仅是金钱,更是责任,不仅是追求,更是奉献。

庄世平

庄世平生前曾拥有千亿资产,但他去世后却毅然将这些钱捐给了国家,子女也由此重返普通人生活,大儿子如今还在靠开出租为生。

广东人庄世平1911年出生于一个华侨商人家庭,因为从小目睹国民经历的苦难,也培养出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在认识到经济强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后,庄世平在大学选择了经济专业,大学期间,他参与各种爱国学生运动。

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庄世平带头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呐喊抗议,呼吁人们起来反抗外来侵略者,他还四处发放宣传单张,号召人们加入抗日运动。

毕业后,他前往泰国教书,因为秘密组织华侨参与革命活动,庄世平被列为通缉犯,但他毫不畏惧,继续奋斗,还将全部工资换成物资支持国内抗日。

当时泰国处于法西斯势力控制之下,华侨受到歧视和迫害,庄世平秘密召集学生和侨胞在深夜开会,制定反抗计划。

他白天正常上课,晚上却四处奔波呼吁大家团结起来,甚至亲自带队去破坏法西斯机构,多次险些被捕,但他从未退缩。

抗战胜利后,庄世平见国内经济凋敝,决心发展国内经济,当时香港还在英国统治之下,他凭借毅力和决心,在港创立首家升起五星红旗的南商银行。

一开始条件艰苦,他需要面对各方阻力,但在一一解决后,终于开设了第一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银行。

之后他又在澳门开设南通银行,经过十几年发展,两银行市值达百亿,而事业稳定后,他却将银行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他还培养大量金融人才送往内地,兴建汕头大学,参与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因而获得了深圳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在经济特区初创时,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帮助特区走上正轨,他每周还抽出时间回汕头大学给学生授课,传播金融知识,他也十分关心家乡广东的建设,多次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教育和医疗事业。

庄世平有6个子女,但没有留在香港,而是送到内地接受教育,严格管教,他自己生活非常简朴,从不穿名牌,住在简单的房子,聚会时只带老旧手表。

他甚至不帮助子女事业,让子女从事最普通工作,子生病回家,他也批评他们应该吃苦耐劳,不可娇生惯养,尽管周围人劝他应该体谅子女,但他坚持严格教导。

在去世前,他又将约2000亿元财产全部捐给国家,庄世平一生从不图财,只为国家效力,是商界的典范,他以国葬规格下葬,社会各界参与葬礼,称颂他的奉献。

普通出身的庄世平,却以他的视野和行动,超越了时代,成为一代伟人,他毕生奉献给民族复兴事业,其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若提到去世后享受国葬规格待遇的商人,那便绕不开霍英东。

霍英东出生在一个渔家,儿时家境贫寒,全家都靠着一条破船度日,甚至直到7岁,霍英东才第一次穿上鞋子。

只是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击倒霍英东,他读书刻苦,经过自身努力,1936年以优异成绩进入香港皇仁书院就读。

但不久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霍英东的学业被迫中断,23岁那年,霍英东辍学谋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路。

霍英东凭借自己的勤奋与聪慧,先后经营轮机生意、地产业,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敏锐地观察到,当时香港的房屋都是整栋销售,这导致许多普通老百姓无力购买自己的房产。

于是他提出了“预付机制”的创新模式,让更多人通过分期付款,实现住房梦想,这一创举打破了过去的销售瓶颈,也为霍英东在地产界赢得“卖花楼第一人”的美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遭遇全面封锁,尽管面临巨大风险,霍英东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冒险从香港偷运汽油、铁板、药品等紧俏物资援助祖国。

为此他日夜兼程,只为给孤立无援的祖国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三年后,周总理亲自赞扬了霍英东的义举,这也成为霍英东与祖国关系日益密切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商途正在鼎盛时期的霍英东毅然决定回报祖国,把自己的事业植根中国大地。

他多次访问北京,与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就祖国发展深入交流,之后他成为内地最早的港资投资者之一,他在广州投资建成当时最高的一栋酒店,也积极规划发展南沙经济特区。

虽然晚年癌症缠身,但霍英东从未放弃过对祖国建设的热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1984年,中国体育队在奥运舞台崭露头角,坐在观众席的霍英东亲眼目睹中国运动员夺得首金,为祖国之花自豪欣喜。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已经78岁高龄的霍英东激动难耐,冲出家门与市民一起在大街上欢呼跳跃,以表达内心的兴奋与骄傲。

只是一生低调朴实的霍英东,并没有因巨大财富和影响力变得高傲自满,他始终保持简单的生活习惯,一碗玉米粥就能满足晚餐,谈吐举止中透出的平和谦逊,更显示出他高尚的人格品质。

霍英东的奋斗历程和大爱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敬仰。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免责声明】文章事件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分享人物故事,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并未上升到人身攻击。如涉及事件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来源:小符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