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齐排列的提包式大棚内,一盆盆蓝莓苗木在精准滴灌下茁壮成长,这项融合了设施农业、智能灌溉和盆栽技术的新型种植模式正在孙耿街道变为现实。近日,走进济南起步区孙耿街道老赵村蓝莓种植基地项目现场,集提包式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盆栽式种植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
整齐排列的提包式大棚内,一盆盆蓝莓苗木在精准滴灌下茁壮成长,这项融合了设施农业、智能灌溉和盆栽技术的新型种植模式正在孙耿街道变为现实。近日,走进济南起步区孙耿街道老赵村蓝莓种植基地项目现场,集提包式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盆栽式种植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让人眼前一亮。
设施创新:提包式大棚提升种植效率
作为孙耿街道的重点项目,这种创新种植模式将大幅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为辖区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提包式大棚结构,这种大棚具有建设速度快、成本可控、保温性能好等优点。”项目负责人赵振华介绍说,与传统大棚相比,提包式大棚采用轻钢结构和高透光性覆盖材料,能够在45天工期内快速完成建设安装。这种设计便于温度、湿度和光照的人为调控,为蓝莓生长创造最佳环境条件。大棚内部空间利用率提高30%以上,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保障。
技术亮点: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灌溉
“这种技术能够节水50%以上,节肥40%左右,同时减少劳动力投入。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养分状况,确保蓝莓在最佳条件下生长。”技术人员徐先生表示,项目引入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储水系统可以一次性储存200吨,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系统根据蓝莓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特性,自动调配营养液配方,通过滴灌装置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的农业管理生态体系,简化了生产者的操作流程,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节水、节肥、增产的目的。
种植革命:盆栽模式突破土壤限制
“我们蓝莓基地创新采用盆栽式种植技术,使用特制栽培容器和专用基质代替传统土壤种植。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问题,栽培基质采用草炭、珍珠岩、椰糠等材料科学配比,为蓝莓根系生长提供理想环境。”赵振华介绍说,盆栽种植还便于实行轮作和植株更新,单个容器设计让每株蓝莓都能获得均匀的光照和养分,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一致性。以目前的栽培方式,第一批蓝莓明年2月份就能上市,比传统种植时间早。
经济效益:现代农业技术提升产出价值
技术创新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水肥一体化系统使蓝莓生长周期缩短20%,产量提高30%以上。盆栽种植模式实现了反季节生产和周年供应,冬季鲜果价格可达普通季节的2-3倍。现在基地内种植蓝莓8300盆,预计每年亩产将达2000斤。同时,这种高效种植模式节约土地资源,同样面积的土地产出效益提高5-8倍。孙耿街道蓝莓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创新种植模式的应用,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这里生产的不仅是优质的蓝莓果实,更是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摄影:张丽 摄像:张丽 剪辑:张丽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