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汉子变四朝十帝不倒翁,冯道一生,能给职场人多少思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19:04 1

摘要:孔子享年73,孟子享年84,圣人亚圣寿享如此,也让后世人约定俗成的将73-84当做槛。

公元954年四月,后周显德元年,73岁的冯道无疾而终。

民间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根源由来也很有意思!

孔子享年73,孟子享年84,圣人亚圣寿享如此,也让后世人约定俗成的将73-84当做槛。

只要能活到和圣人相似年纪,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有人空活百岁一事无成,有人则光耀古今,传奇无双。

这73岁去世的冯道就是如此人物,他绝就绝在用73岁的圣人年纪,历经四朝十帝,成就了政坛不倒翁的一生。

这人有何秘诀,能在风云诡谲的乱世政坛屹立不倒,干一辈子?答案需要书中求!

古人之事,当做今人参详之基,也许就是以史为鉴意义吧。

冯道名字平平无奇,出生也算不上天赋异禀。

祖上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三两闲散出现的读书人,给家族添加了一点文化基因,可却不足以改变家族的命运。

这样起点而论,说其社会地位底,有点过分,但说他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高不成低不就,就是冯道的起点。

青年时的冯道也没啥志存高远的野望,如要说与众不同之处也许就是读书了。

对,就是读书!

这也是少小冯道唯一的爱好。

一个劳苦大众家出了一个爱读书的人,在今日看,父母当感怀欣慰说:我家麒麟儿必成千里驹。

可唐末纷乱时代,五代乱世时节,科举啥的早已被弄得乌烟瘴气,也没到后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时代。

读书能改变命运,那是小概率事件,属幸存者偏差后才有的特例。

如何做,怎么办?

冯道也想了个办法扬名:写文章!

读而优则仕,仕途无望,那就读而优则写呗。

文章写得好,一样可以出名啊,于是冯道开启了用文章曲线救国的路径。

一篇又一篇文采卓绝的文章,让冯道,在文人这个小圈子中爆得大名,也让他这个教书匠,有了入得英主法眼的机会。

冯道的职场人生第一课。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名了即是好事也是坏事,而猪要是壮了,那必定是坏事。

青年冯道,并不是一个如后来一样胆小谨慎进而知足的人,相反还很有真汉子气质。

这真汉子气质,也让他仕途之初,磕磕碰碰,狼狈不堪。

那时还是小冯的冯道,第一任老板是幽州军阀刘守光

刘守光这人吗,在后世风评可谓差到极点,按宋人说法是:

庸奴下才,无足责者

意思吗就是,他不过一平庸的奴仆下人之才。

这样的人,为何身居高位,则不得不说他的特点,发家全靠坑人,而且坑的人还都是自家人。

因为和庶母罗氏通奸,被老爹刘仁恭暴打一顿,断绝了父子关系,愤恨不已的刘守光,就在外敌来犯的关键时刻,摆了自己爹一道,在领兵击退李思安后自称卢龙节度使,随后领军攻大安山,让自己爹成了阶下囚,顺带收拢了老爹的势力。

后续又干翻了自己老哥义昌节度使刘守文!

有了两镇节度使地盘的他,被后梁太祖朱全忠,就是灭亡唐朝的朱温,册封为燕王。

这高升经历,靠的就是坑爹、杀哥,绝对算得上无耻了。

军阀混战的年代,私德本算不得什么,但做得太过依旧会被收拾。

这不,志得意满后的刘守光,开始胡作非为!

凶残那是必须的,好色那是必定的,至于称帝吗,那也是可考虑的。

这样的人当了帝王,暴政就是难免的了,无怪乎他的所谓大燕国两年就完蛋了!

这样一个混账王八蛋领导,成了冯道的老板,按理说老油条还是有办法对付的。

可那时的冯道,之前我说过,还是小冯,历练不够,年轻气盛,满脑子治国平天下。

这读书人思维和军头做派,绝逼尿不到一个壶里。

面对刘守光这样的领导,冯道经常直言不讳,提的意见即多又尖锐,特别是在刘守光想要称帝的时候,极力阻止。

这无疑是让领导下不来台的举措,结局可想而知。

军头出生的刘守光一怒之下,让小冯去大牢待着,要不是同僚好友救护,小冯绝对命不久矣。

这次因年轻气盛,惹出的祸端,让小冯心有余悸之余,也开始反思人生。

仗义执言有问题,遵循道义有问题,年轻气盛也有问题,咋办?

低调,低调在低调,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充分总结经验之后的冯道,立马由小冯变成了老冯。

干事踏实摸鱼,有意见吞进肚子,摇身一变成了最能活的职场老油条。

态度大变的小冯,也深获刘守光器重。

从此,低调,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了冯道的职场信念。

那么老油条混日子为何越混地位越高。

这就要看混日子的绝招了。

虽然获得了刘守光的器重,可冯道并不开心也不感恩,根源吗也很简单,一份工作而已,老板喜欢听马屁,我就吹水。

没人提醒的刘守光越发地放飞自我。

风筝飞远了,必定短线,这不刘守光的末日来了,晋王李存勖率军浩浩荡荡而来,一路势如破竹,也让冯道深感,自己背后这颗树估计要倒。

来源:读个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