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守国门 绘筑防线 银川科技学院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创新实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8 01:06 1

摘要:春风骀荡,万物萌新。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智守国门・绘筑防线”为主题,在笃行广场与A7教学楼一楼大厅构建起沉浸式国家安全教育场域。这场融理论浸润、实践淬炼、艺术赋能于一体的教育盛宴,不仅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国安知识普及,更是新时代高

(通讯员 任进艳 编辑 唐海家) 春风骀荡,万物萌新。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智守国门・绘筑防线”为主题,在笃行广场与A7教学楼一楼大厅构建起沉浸式国家安全教育场域。这场融理论浸润、实践淬炼、艺术赋能于一体的教育盛宴,不仅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国安知识普及,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注脚。

“请听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请问该法自何时起施行?A、B、C、D……”

笃行广场上,“智守国门 青年当先”国家安全知识擂台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的20支参赛队伍,共计200余名学生化身“国安卫士”齐聚一堂,展开脑力交锋。比赛突破传统竞答模式,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核心内容嵌入趣味游戏沉浸式互动场景,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命题,既提升了师生的参与感又加深了青年对国家安全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经过6轮“知识+技能”的综合比拼,2024级会计管理3班3支战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默契的团队协作摘得桂冠。“当‘维护国家安全’从课本走进实景,当‘青年责任’在竞技中具象化,我们真正理解了‘安不忘危’的深意。”冠军选手张梦婷的感言,道出了新时代青年对国家安全的深刻认知。

与此同时,A7教学楼一楼大厅,“山河安澜 绘筑防线”国家安全主题书画展”正以艺术的笔触铺展国安画卷。书法区,“国泰民安”“安如磐石”等苍劲大字力透纸背,将国安理念融入传统文化血脉;绘画区,戍边战士顶风冒雪的钢铁身躯、网络工程师紧盯屏幕的专注神情、社区工作者走街串巷的温暖身影交相辉映,勾勒出“全民皆兵”的守护图景;水彩画《隐秘的守护》中,学生主动举报可疑网络信息的细节,更是让观者深切感悟“国家安全无小事” 的真谛。本次书画展共展出作品50余件,“每幅作品都是一堂无声的思政课。”活动策划人王更芳老师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特意将书画展打造成“行走的国安教育馆”,通过艺术创作的情感共鸣,让“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精神图谱,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层浸润。

“这堂课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重新认识文化与国家关系的大门;如一台天平,让我更加读懂了文化安全的分量。”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学生冯锦鹤感慨道。这种从课堂到现场、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变,正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实践赋能”为突破口,构建起“理论教学+场景体验+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将教学现场延伸至红色纪念馆、学生军训场、宁夏博物馆等,铸就学生家国情怀;开发“国家安全知识竞赛”,通过趣味游戏、团体积分等提升学理论能力;探索“思政艺术工作坊”,让书画、短视频、情景剧成为理论传播的新载体。此次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正是该体系的集中展示——知识擂台赛锤炼理性认知,书画展培育情感认同,实践教学夯实行动自觉,形成环环相扣的育人闭环。

此次国家安全教育创新实践,既是一次“以青春之力护国安之盾”的生动演练,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耕思政课改革的有力行动。当知识竞技的掌声、艺术创作的墨香与实践教学的感悟在校园里交织,一幅“全员参与、全要素覆盖、全过程渗透”的国安教育新图景正徐徐展开。站在新的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大思政”视野破题,以实践创新赋能,让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青年心中扎根,让守护家国的青春力量在时代征程中永续传承。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更芳/文 李阳 王帅 王斯申等/图

来源:思源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