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说清什么时候一个王朝开始?有些说1644年,另外一些坚持1645年。那它又究竟在何时终结?有人指向1662年,还有人坚称1683年。皇帝到底几位?四个、五个,说法不一。明明当时所有人都认作是一个正统的朝代,转眼历史记忆里却漂浮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南明,总被绕
作者:小院之观
谁能说清什么时候一个王朝开始?有些说1644年,另外一些坚持1645年。那它又究竟在何时终结?有人指向1662年,还有人坚称1683年。皇帝到底几位?四个、五个,说法不一。明明当时所有人都认作是一个正统的朝代,转眼历史记忆里却漂浮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南明,总被绕来绕去,始终没个准数。
南明这档子事,至今还有那么多枝蔓,不论翻到哪一页,总觉得某处夸张了,或者哪段又被刻意轻描。偏偏那种模糊又真实的感觉,像是覆了层水雾,看不清却拗不过要追问到底。
上一期说到李自成亲征吴三桂。吴三桂这人吧,起先也没打算自取灭亡。关宁军虽强,说实话真碰上大顺军,还真没啥必胜的把握。一旦输了,全家老小都保不住,小命也悬了!为了给自己多留点活路,吴三桂写了封信。
信里头酸词不少,说自己受国厚恩,心疼百姓罹难,死守边门就是为了替天行道,安民心。明明是求救嘛,可偏要凑上一大堆漂亮话,说是剪除暴恶,拯救危亡,大义凛然,大名远播。只要清兵助阵,流贼那堆金帛子女,皆归清王所有,这又是一桩“大利”。怎么看怎么像是投降的信,难不成真有啥高明算计?
信的收信人,是清朝辅政王多尔衮。
细读信件,明眼人就能瞧出来,吴三桂不是想借刀杀人帮明朝复辟,明白点说就是要投降。理由很简单。第一,他信誓旦旦承诺:“裂地以酧”,一个总兵有啥底气许这种大愿?崇祯两年前还宁死不肯给李自成封王,就是怕国土被割。第二,那时明朝已经瓦解,弘光帝还未继位。一个总兵权力有限,大事哪能随意做主?南京朝堂还在,他问过别人意见吗?按照现在说法,这叫引入外部势力武装干预,几乎等于叛国。
这些字眼,怎么听都像用“明朝孤臣”的外衣给自己披着,让带路党的身份不至于太尴尬。吴三桂也是能装,明知自己是请降,还要假装一腔孤忠。多尔衮眼里啥都看穿了,对吴三桂那点弯弯绕根本不在意,回信干脆,直接摆明:“只要归顺,老实点,保你封藩王,荣华富贵,连身家子孙都不用愁。”
这时候清军具体在哪?这个问题要是搁在地图上看,其实比吴三桂的动作还要关键。多尔衮的算盘算得精,表面看明朝亡在李自成之手,实际上皇太极早就把明朝国本削了一半。
皇太极,确实会“砍树”。他琢磨着怎么削弱明朝,正面打硬仗太吃力,就找别的法子,从边上下手。明朝自以为山海关和宁锦防线固若金汤,对后金那些拐道进关的招式基本都没提防。皇
来源:长河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