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CS/VP14 战车:在非洲战场赢下的 &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8:10 1

摘要:马里港口的晨光中,百余辆灰绿色战车整齐列阵,漆面尚未完全干透,士兵已迫不及待攀上车顶调试火控系统。这不是精心编排的阅兵仪式,而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向非洲交付 CS/VP14 防地雷反伏击车的日常场景。2025 年,仅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两国就接收了超百辆该型战车,昔

马里港口的晨光中,百余辆灰绿色战车整齐列阵,漆面尚未完全干透,士兵已迫不及待攀上车顶调试火控系统。这不是精心编排的阅兵仪式,而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向非洲交付 CS/VP14 防地雷反伏击车的日常场景。2025 年,仅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两国就接收了超百辆该型战车,昔日被西方国家垄断的非洲军购订单,正悄然转向中国装备。这背后,是战场用生存与胜利投出的真实选票。

低调战车的硬核实力:爆炸中开出生路

CS/VP14 是中国兵器长安集团推出的第二代防地雷反伏击车,长 7 米、重 11 吨的四方车身没有夸张涂装,却藏着守护生命的硬核设计。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历经实战检验的抗爆性能 —— 双 V 型车底可抵御 8 公斤 TNT 地雷的直接爆炸,车轮独立抗爆等级更是达到 16 公斤。更关键的是,即便遭遇简易爆炸装置(IED)袭击,车辆能自动切换应急档位,受损车轮仍可短时续航,实现 "爆炸后必须能走" 的实战标准,而非仅满足于 "能逃生" 的底线要求。

车内 11 人的承载空间布局暗藏巧思,2 名驾驶组员与 9 名全副武装士兵的配置适配非洲军队常见编制。四点式安全带、抗爆座椅与低噪音控制面板的组合,并非为了舒适,而是确保士兵在爆炸震荡后能迅速恢复作战状态。标配的光电系统、独立悬挂、ABS 刹车系统,以及可选装的夜视和监控设备,让这款战车从出厂就是 "实战模式"。肯尼亚军队早年前线反伏击战斗中的稳定表现,瓦格纳武装人员 "开得稳,扛得住" 的直白评价,都是其性能最有力的注脚。

因地制宜的交付:比西方更懂非洲战场

2025 年 6 月 10 日,布基纳法索国防部长卡苏姆・库利巴利亲自站台验收装备,这批交付包括约 50 辆 CS/VP14 和 40 辆 VP11 轻型装甲车,是双方总交付计划的首批成果。布基纳法索的转向颇具代表性 —— 这个曾严重依赖法国装备的国家,因西式装备规则繁杂、维护成本高,且常因备件与燃油供应中断被迫弃用,最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中方交付的战车绝非 "标准款" 的简单输出。针对布基纳法索 45 摄氏度的高温、崎岖多尘的路况,交付版本专门配备低温高温启动系统、抗沙尘电控模块和耐高温胶封件,确保车辆在极端环境下持续作战不熄火。考虑到当地驾驶习惯,方向盘更提供左右舵双版本选择。这批战车未做任何展示便直接投入北部三省交界的反恐前线,三周内即完成机动转场与实战测试,用效率回应了战场急需。

马里的采购则展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逻辑。2025 年 8 月抵达的第二批次战车,是 160 辆大订单的延续。首批 36 辆经几内亚港口登陆后,直接部署至莫普提与通布图之间的 "叛乱频发带"—— 这片简易爆炸装置高发区,曾让政府军付出惨重伤亡。VP14 的部署显著降低了士兵出行风险,而中方同步推进的锂矿开采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与边境哨所智能化项目,更将装备采购嵌入地区安全发展体系,替代了西方单一的军援模式。

战场口碑的胜利:中国装备的非洲崛起

CS/VP14 在非洲的走红,没有依赖广告轰炸,也不靠政治游说,而是靠一次次爆炸后的成功脱险积累口碑。在满是简易爆炸装置的非洲腹地,它能以 120 公里的时速在沙道疾驰,中弹后仍可冲出伏击圈;相比之下,西方旧型号装甲车故障频发、配件难寻,可靠性早已在实战中失分。

联合国 2025 年 1 月安理会辩论会上,中方代表傅聪的表态道出了核心逻辑:"支持非洲,必须增强其自主反恐能力。" 中国方案的落地,正是用实打实的硬件支撑起这一理念。从肯尼亚的边境伏击战到马里的道路护航,从布基纳法索的反恐收复战到更多国家的主动接洽,CS/VP14 的实战照片在非洲安全论坛上频频出现,成为无需代言的 "护命之车"。

在非洲战场,每一辆 CS/VP14 都带着实战履历,它们不是展厅里的模型,而是士兵信赖的伙伴。中国战车的崛起,本质是对战场需求的精准回应,是用可靠性与实用性赢下的 "生存选票"。当更多灰绿色的身影出现在非洲反恐前线,一场由实战定义的装备格局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来源:精彩V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