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群里又炸开了锅,有妈妈晒出孩子的作文本,满页都是“然后”“接着”,三句话就把故事讲完。还有家长说,孩子对着作文题坐半小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其实写作差不是孩子笨,而是少了个关键习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孩子的笔会越来越顺。
家长群里又炸开了锅,有妈妈晒出孩子的作文本,满页都是“然后”“接着”,三句话就把故事讲完。还有家长说,孩子对着作文题坐半小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其实写作差不是孩子笨,而是少了个关键习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孩子的笔会越来越顺。
先别急着让孩子“写”,从“说”开始练。邻居家的男孩以前写作文像挤牙膏,后来妈妈每天睡前让他说故事。比如放学路上看到小狗,就让他说说小狗的样子、在做什么,慢慢的,孩子能把一件小事说的有模有样。
写作本质是把想法写下来,如果连说都没思路,写自然更难。家长可以从日常小事入手,吃饭时问孩子:“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散步时让他描述路边的花像什么。不用要求说得多好,只要孩子愿意开口,就能慢慢积累表达的思路。
有位小学语文老师分享过,班里写作好的孩子,大多爱说话。因为“说”的过程,就是在梳理逻辑、组织语言。等孩子习惯把想法说清楚,再落到纸上,写作就会轻松很多。
别总让孩子背范文,多让他记小事。同事给女儿准备了个小本子,不是让她写作文,而是记每天的小发现。比如“今天早餐的鸡蛋是心形的”“同桌的橡皮能变成小汽车”,短短几句话,却记满了生活细节。
很多孩子写作文没内容,是因为没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范文背得再多,也不如自己经历的真实。让孩子记小事不用追求字数,哪怕一句话、一个短语都可以。慢慢的,孩子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写作时就不会没素材。
一位作文竞赛获奖的孩子说,他的灵感都来自自己的小事本。比如记过下雨天蚂蚁搬家,后来写《大自然的秘密》时,直接把这段观察写了进去,作文还被老师当成范文。
别忽略读的力量,每天读一段好文字。朋友带儿子读绘本时,会特意停一停,让孩子说说这句话写得好在哪里。比如读到月亮像小船,就问孩子:为什么不说月亮像盘子呢?引导孩子感受语言的妙处。
好的写作需要输入,读优秀的文字能让孩子学习表达的方法。不用让孩子读深奥的名著,绘本、童话、短篇故事都可以。关键是带着孩子品文字,比如看看作者怎么描写天气,怎么写人物的心情。久而久之,孩子会潜移默化地模仿,写作风格也会慢慢变好。
教育专家说,阅读和写作就像输入和输出。只有输入足够多的好内容,输出才会有质量。每天花1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一段好文字,比逼孩子写一篇作文有效得多。
别用写作文的压力吓孩子,把写作变成玩游戏。侄女以前怕写作文,后来姑姑跟她玩词语接龙写故事。姑姑说清晨的公园,侄女接有只小鸟在唱歌,你一句我一句,不知不觉就编出了一个小故事,还开心地写了下来。
孩子对任务会有抵触,但对游戏却很积极。家长可以把写作变成有趣的互动,比如和孩子一起编童话,让他给玩具写自我介绍,甚至让他给宠物写日记。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放下对写作的恐惧,觉得写作是件好玩的事。
有位宝妈分享,她让儿子给动画片里的角色写信,儿子为了让角色收到信,认真地组织语言,写了满满一页。原来只要换个方式,孩子根本不怕写作。
其实孩子写作能力的提升,就像小树苗生长,不用急着催它长高。每天花10分钟,陪孩子说说话、记记小事、读段文字,慢慢的,孩子会越来越会表达,越来越爱写作。
当有一天,孩子拿着自己写的故事主动分享,当他的作文本上出现越来越多生动的句子,你会发现,原来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好作文,并没有那么难。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孩子写作时遇到过哪些难题?你是怎么帮孩子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来源:阿南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