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这年头买个房子就像开盲盒,但今年5月之后的新房可能要变天了。
新《规范》直接把住宅品质标准拔高一个台阶,现在买不买房、怎么买房,咱们可得把政策嚼碎了研究。
先说最实在的层高问题。
过去开发商抠成本把层高压到2.8米,装个吊顶就剩2.6米,大高个抬手都能摸到灯。
现在新规强制要求层高3米起步,样板间里量房记得带卷尺——净高不足3米的直接pass。
特别是喜欢做无主灯设计的业主,这回终于不用顶着天花板过日子了。
电梯配置这次真给老百姓办实事了。
四层以上必须配电梯这条,让住在老破小顶楼的王大妈直拍大腿:"早该这么干了!"更狠的是12层以上必须装两台电梯,以后早晚高峰不用跟打仗似的抢电梯。
不过提醒大家注意,有些开发商可能会在"四层"定义上玩文字游戏,签合同前一定让销售白纸黑字写清楚。
隔音这事可是邻里和谐的救命稻草。
以前楼上剁个肉馅,楼下以为在装修;隔壁两口子吵架,整单元免费听直播。
现在分户墙隔音必须超过50分贝,什么概念?相当于你在家K歌,邻居只能听见蚊子叫。
收房时别嫌麻烦,花两百块租个分贝仪,开最大音量放《最炫民族风》实测,不达标直接找开发商维权。
绿色建筑这次玩真的了。
开发商要在楼顶装太阳能板,地下埋雨水回收系统,这些可不是摆着看的。
李哥去年买的"绿建三星"小区,夏天开空调电费直接省一半。
重点来了!符合标准还能申领政策补贴,具体能补多少?各个城市不一样,但记住买房时多问一嘴销售,说不定能省出个装修钱。
智能家居预装接口这个最容易被忽视。
现在年轻人装修哪个不搞全屋智能?但很多开发商还在用老式管线,后期改电路能把墙凿成蜂窝煤。
新规要求必须预留智能接口,相当于给房子装好了"5G基站"。
不过要提醒各位,收房时记得对照图纸检查弱电箱位置,别等装智能窗帘时发现没留电源插座。
现在关键问题来了:什么时候下手最划算?行内人都盯着2025年5月这个时间节点。
因为新规5月实施,但项目从设计到开工至少要半年缓冲期,真正完全符合新规的楼盘估计要到2025年底才上市。
最近急着买新房的要注意,售楼处吹得天花乱坠也别上头,合同里必须写明"符合GB50096-2024标准"。
二手房市场要开始两极分化了。
2020年后的次新房还能勉强跟上新规,特别是带电梯的小高层会吃香。
但那些九十年代的老破小真要凉凉——加装电梯?一栋楼得凑齐12户人家签字,比中彩票还难;改造隔音?先问问承重墙让不让动。
中介要是忽悠你"老房改造潜力大",可得多个心眼。
最后给刚需族说句掏心窝的话:别看现在有些楼盘降价促销,羊毛出在羊身上。
低于市场价的"工抵房""特价房",很可能是按旧规赶工出来的尾货。
特别是层高2.8米、没预留电梯井的户型,住进去就是天天心塞。
记住,好房子未来转手至少溢价20%,差房子打骨折都没人接盘。
这波新规下来,开发商成本至少涨15%,但这些钱花在提升居住品质上,可比送什么"精装大礼包"实在多了。
最近有购房打算的,不妨再观望几个月。
等第一批按新规设计的楼盘面市,咱们拿着这份攻略去验房,保准能挑到十年不过时的好房子。
关于新规还有哪些隐藏坑?你家小区符合几条新标准?买房路上有什么血泪教训?评论区等各位爆料!
来源:苏颜鹤